APP下载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2018-06-25谢婷

现代交际 2018年8期
关键词:农村教育认知学前教育

谢婷

摘要:与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相比,目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处于相对滞后状态。原因众多,诸如政府部门缺乏政策保障和支持,师资队伍专业素养较低、身份地位较低、课程设置随意性大、教学模式严重倾向小学化等。这些问题也日益得到社会普遍关注,为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快速良好发展,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合理规划学前教育布局和整合,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家庭协助幼儿园、了解尊重幼儿园等,多方协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进农村学前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农村教育 学前教育 幼儿园 教师 认知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199-02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部分,决定了一个国家、地区教育水平的起点和发展水平。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快步向前发展。但作为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大国,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阶段。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以河南周口某乡镇为研究区域,经过走访和深入幼儿园实地调研,总结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层面对农村学前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近年来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进行了大量人财物投入,但具体到农村相对贫困落后地区学前教育发展依然堪忧。常表现为老问题还未解决新问题不断出现。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主要原因:一是立法相对空缺。目前我国尚未形成针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全国性法律条文。[1]法律意识薄弱的农村,使农村学前教育处在隐患之中。二是管理体制有漏洞。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未充分发挥,乡镇级别高质量中心幼儿园缺乏,起不到对周边村落的辐射作用。近年来支持民办幼儿园创办的政策放宽,部分幼儿园缺乏合理规范的考评制度和整顿力度,影响农村幼儿园健康发展。三是财政投入不足。部分贫困乡镇大部分教育经费投入到中小学合并与重建上,忽视了学前教育发展进程。四是相关责任人责任意识淡薄。县乡两级政府及行政村的相关负责人对学前教育发展政策落实不到位,出现推诿扯皮、责任分散等问题。

二、农村学前教育系统内部存在隐忧

1.师资队伍问题

农村幼教人员流动性大,优秀教师流失大。幼儿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工作经验缺乏的教师占比大,学历层次普遍较低,无职称教师占比高。教职人员的聘用制度不规范,幼儿园所属者亲属临时顶岗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把部分素质和能力水平较低的不能胜任工作的老师分到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中。[2]同时,农村学前教育师幼比例失调,教师工作繁琐,保教结合,空余时间要制作玩教具,要经常向家长反馈幼儿信息。[3]报酬少,福利待遇差,社会地位较低,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2.课程与教学问题

一是农村部分幼儿教师教学随意性较大,课程设置不科学,幼儿个别学习受忽视。二是小学化较严重。虽近几年小学化现象引起热议,但为了幼儿园生存与盈利以及迎合家长需求,幼儿园教学偏向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忽视幼儿社会性、情商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即使有所涉及也很少联系并运用到幼儿现实生活。

3.幼儿园基础条件问题

农村高质量幼儿园数量少是农村学前教育师幼比例严重不协调的原因之一。偏远贫困地区大部分农村幼儿园存在环境差,物质条件简陋,教学用品陈旧,教学理念落后,场地有限等诸多问题。且存在一系列安全隐患,如校舍建筑安全、饮食卫生安全、校车安全、健康检查安全等常被忽视。

4.幼儿园规划问题

农村幼儿园规划缺乏长远考虑。首先,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即使制定了一些规定,实施起来也会有出入。其次,地理位置过于分散,对于幼儿上下学造成不便。加之,幼儿园的周边环境多为热闹集市或偏僻田地边,土地利用不合理。另外,幼儿园没有与民众达成共识,宣传力度小,农村学龄前儿童入园率低,没有发挥普遍性的教育作用。

5.学前教育各机构之间的问题

随着政府支持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热潮兴起,诸多农村幼儿教育机构之间存在恶性竞争。且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多为小学附属学前班,形式较为单一,衔接关系较差,不利于幼儿发展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三、农村幼儿成长环境和认知上的偏差

1.农村居民的观念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民众的生活水平不亚于县城居民的生活水平。对于学前儿童的养护也有更强的经济能力,幼儿的饮食与营养的改善、玩教具的多样化、成长经历的丰富也促进了学前儿童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但大部分居民还认识不到读书的重要性。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幼儿发展不被重视,取而代之的是任由发展。

2.农村教师的认知

农村幼儿教师由于在学前教育上得不到满意报酬,一般会做一些副业,这必然会分散教师对于学前教育事业的投入。还有部分教师因为幼师压力小,工作任务轻松简易,而又不想离家太远才选择这个职业,认为幼儿园的工作就是哄着孩子玩好、吃好、睡好。此外,也有幼师因为接送孩子比较方便,也能更加方便地了解自己孩子的状况才选择入园任教。总之,农村幼师对于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低。

3.农村家庭的做法

农村地区部分家长文化素质不高,没有科学育儿知识,观念相对落后,接受新鲜事物慢,不易接受科学的教育方式。据周口某乡村家长反映,孩子上三年幼儿园,钱花了却什么也学不到,干脆让孩子在家放养,直到6岁直接上小学。对教育比较重视的家長则会要求幼儿学习数学、语文等知识,认为这才是幼儿学到的比较有意义的知识,把成绩作为孩子的评判标准。且村子里大部分儿童是留守儿童,隔代抚育的方式更是忽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依旧觉得要么让孩子在学前班跑几年,要么就待在家里,到年龄后直接上小学。在教育上依赖学校,不给孩子作表率,一边搓麻将或者看手机一边呵斥孩子好好学习,甚至有的使用棍棒教育。[4]

4.农村幼儿的认知

学前儿童的入园准备将对幼儿以后的学业具有预测性,且对幼儿的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周口某乡镇一些幼儿不想入园的原因不仅是自身没有做好入园准备,还由于家长在入园前经常拿“你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里去”的话来吓唬孩子所导致,致使孩子还没入园就产生恐惧和焦虑心理。此外,目前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导致孩子一时接

受不了入园后自己不

被关注的感受。

四、结语

目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处于相对滞后状态的原因众多,诸如政府部门缺乏政策保障和支持,师资队伍专业素养较低、身份地位较低、课程设置随意性大、教学模式严重倾向小学化等。为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快速良好地发展,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合理规划学前教育布局和整合,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家庭协助幼儿园、了解尊重幼儿园等,多方协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进农村学前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红.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困难及其发展路向[J].学前教育研究,2012(3):230-232.

[2]谭曙光.农村学前教育的困境与突围[A].2016年第一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2016(7):445-447.

[3]郑晓生.我国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09(10):678-680.

[4]汪冬梅.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研究——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双河乡学前教育调查现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责任编辑:孙 瑶

猜你喜欢

农村教育认知学前教育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