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指导下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引领的路径探析
2018-06-25王凯
王凯
摘要:我国社会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为了确保“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能够更快速实现,深化教育改革实践势在必行。以“十九大”为背景,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和中央3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强调了要深入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效落实,强化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即成为理想信念教育和传播“中国梦”的根本举措,由此也为当代高校辅导员提出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即以此为背景,结合“十九大”精神与工作经验浅谈当代高校辅导员强化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应然举措。
关键词:“十九大” 辅导员 大学生 思想理论教育 价值引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154-02
随着“十九大”圆满召开,我国教育事业也将担负起越发艰巨的任务。时至今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迎风招展,“十三五”征程近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在前方,走好“文化强国”之路势在必行。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做好对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和價值引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高校辅导员身为大学生思政工作的主体,践行“立德树人”本职,通过专业化、职业化队伍的建设确保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有效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即成为当务之急。一直以来,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目标均明确定位于以此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基。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文化强国”成为必由之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被提出了全新的要求。[1]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其价值观与思想政治的正向发展需要在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带动下实现,此为确保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举措,也是当代高校辅导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核心基础。
一、明确未来发展的职业化、专业化导向
一直以来,高校辅导员的职能始终被定位于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范畴当中,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需要紧随社会价值观导向,也就是需要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展开。只有确保高校辅导员发挥出应有之力,才能最大限度落实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进而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建设提供更多信仰坚定的后备力量。[2]由此可见,高校辅导员应不断加强自身理论水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予以深入了解,并致力于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大力学习思想政治相关内容,强化自身能力建设。以此为基础,才能通过对大学生思想的有效引导弱化新媒体环境下多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综合性冲击。同时,要把握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方针和政策,加强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建设,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升自身素质,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强化价值引领,不断在日常工作中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地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工作方法要因时而变,结合学生生活方式、物质条件、主流思想等方面随时调整策略,不断推陈出新,创新工作策略。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政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应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顺应时代发展浪潮打造职业化、专业化辅导员团队,统筹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相关教育工作者等资源,对大学生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虽然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体,但实践层面又是大学生群体关系最为密切的伙伴,因此辅导员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亦能够体现在对大学生实施潜移默化式的积极影响,从而身体力行为大学生树立榜样,督促大学生素质不断提高。
二、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把握工作的重心
“坚定理想信念”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要理念。本文所理解的理想信念,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价值追求的一致目标。因此,辅导员对于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能够共同达成此目标,现如今已经在“十九大”的带动下定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层面。微观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价值教育更是直接关乎着其未来的成长与发展问题,由此成为今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心。[3]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两方面思考:一方面应以各种形式开展理想信念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包括传统形式的演讲、文艺汇演以及基于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等,以行之有效的方式致力于不断强化渲染良好的校园文化风气。在此过程中辅导员要善于利用自身与学生良好关系的优势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与价值动态,以确保教育的针对性。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各种形式的理想信念教育的时候,不应该对大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理论灌输,致使各类活动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应该重视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借助各类新媒体平台发声,强化网络思政教育,提升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提升教育效果,避免让学生感到反感。另一方面,辅导员应向学校建言献策,积极为大学生创造形式更为丰富的各类创新性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走出校门,深入社会,了解国家和社会近年来的深刻变化,了解专业所需,特别在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了解农村大地发生的深刻变化,在田间地头读懂中国,以此为大学生思想价值的正向陶冶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大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知不觉逐渐形成道德感、使命感与责任意识,同时还能借此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使更多大学生摆脱“无聊”式生活框架的束缚。
三、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强化价值观引导
社会发展至今,经济水平已有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全球化发展进程也在快速深入,多元化的交互对于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意识形态影响至深。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最为鲜明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与时代相符,包括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敢于争先的冲劲等,但同样不容忽视的一大问题更体现于大学生群体如今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与基本道德意识的减弱等方面。[4]当代大学生群体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通常是以自身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界定自己生活的“朋友圈”,课余时间被大量的信息占据,对自身的发展和成长思考不够深入,对自我的认知也限于表面,这类学生的思想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自身价值观产生偏差。为此,现有教育界更加关注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进程,高校辅导员的职能由此即重新回归并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更高要求,落实好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实为思想价值教育的重要根基。在此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应当积极发挥出自身的正向影响力,身体力行通过加强自身价值观培养,对大学生群体起到应有的表率,做好大学生的伙伴,积极关注到每一位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甚至于生活问题,从而以价值观为素材加以正确引导[5];同时还应当紧随国家和党的政策发展路线,致力于不断创新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包括最新的“十九大”专题等等,引导大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不断提升爱国情感,增进对国家的自信,使“文化强国”之理念落到实处。尤为重要的是,辅导员对于大学生的思想价值教育有必要以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为前提,给予学生以必要的心理疏导,将价值观引导流于常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促使大学生应用良好意识来驱动行为。
四、培养创新意识,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
随着“创新驱动”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由此被重新定义。尤其是在“十九大”报告转化了当代社会主要矛盾之后,“创新”一词更是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也就是说,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成为最具价值的能力,属于先天智力之外的精神状态乃至于人格特质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化呈现。对于高校辅导员的大学生工作而言,传统时期的思想教育局限性难以为继,顺应社会发展的新趋势而对此加大力度实施创新性改革成为当务之急。[6]很多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没有形成准确的认知,这就要求高校提供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导师,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教育和管理的一线队伍,更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理念,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引导学生将所学专业技能转化为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增强自身综合素质,也为自己早日适应工作环境做足准备。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一方面,应当在日常与大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了解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此为基础致力于有效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使学生在主观层面提高思想政治悟性,鼓励有想法、有勇气、敢闯敢拼的学生积极创业,合理科学地帮助学生创新创业,比如紧密围绕大学生素质建设创新更多主体,通过实践能力培养平台的搭建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引导等;另一方面,在日常与大学生接触的过程中,辅导员要习惯于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通过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积极向大学生推送热点新闻,而后结合大学生所给出的结论和想法深入把握大学生的思想与价值观动态,以此作为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重要参考依据,最终站在客观立场对大学生给予正确评价,使大学生内心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并以此架构行为尺度,确保其能够正视自身未来发展前途,为其成长与成才保驾护航。
五、结语
综上所述,“十九大”报告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形势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全新政策,“内涵式”发展被定义为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做好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顺势成为重要内容。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执行主体,时至今日亦伴随社会发展的全新形势而被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新要求。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并联系理论认知,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对此课题的思考,包括明确未来发展的职业化专业化导向、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把握工作的重心、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强化价值观引导以及培养创新意识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等。由此可见,未来高校辅导员所扛重担必将越来越艰巨,唯有结合时代正确定位自身的职能立场,才能有效发挥出高校辅导员的重要价值,与高校一并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并为大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负责。
参考文献:
[1]廉世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全面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J].大学教育,2014(12):57-58.
[2]丁娟,唐亮.群众路线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工作体悟[J].人才资源开发,2015(16):165-166.
[3]张春雨.中国高校发展的基石——辅导员队伍的现实与未来[J].学周刊,2016(1):12-13.
[4]刘倩.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J].山西科技,2015,30(5):110-111+128.
[5]夏斌文.辅导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4):153-154.
[6]马娟.高校辅导员工作有效性研究——基于对广东省40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调查[J]. 复旦教育论坛,2014,12(4):69-75.
责任编辑:孙 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