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配合补中举陷汤治疗脾虚气陷型胃下垂的临床研究
2018-06-25廖桂香
饶 娟 廖桂香 陈 玲
胃下垂是常见的胃部疾病,临床症状差异较大,轻者多无明显临床表现,严重者则可表现为脘腹胀满不适等症状,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相混淆。腹部X线钡餐检查有助于鉴别,目前认为腹肌松驰、膈胃韧带功能衰退、膈肌吊力下降等均是本病的重要因素[1-2]。本病治疗手段较多,手术治疗可在短期内改善临床症状,但复发率较高,单纯西药的应用则以改善症状为主,临床疗效有限。中医认为脾虚下陷是本病的重要病机,通过联合干预手段以提高临床疗效是目前研究的重点。笔者将2015年11月—2017年10月因胃下垂(脾虚气陷型)于我院就诊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补中举陷汤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数字表法对本研究所有因胃下垂(脾虚气陷型)于我院就诊的患者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均在2015年11月—2017年10月于我院就诊,共60例,均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对照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9~67)岁,平均(38.74±6.63)岁;病程1~8年,平均(3.41±0.89)年;疾病分级:Ⅰ级7例,Ⅱ级16例,Ⅲ级7例。观察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7~72岁,平均(39.03±6.75)岁;病程1~10年,平均(3.69±0.94)年;疾病分级:Ⅰ级6例,Ⅱ级14例,Ⅲ级10例。两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诊断标准[3]:患者可表现为食欲差,胃脘胀满不适,腹部X线可见胃小弯切线降低,根据小弯切线在两髂骨嵴连线下距离分级。分级:Ⅰ级为1~3 cm,Ⅱ级为4~6 cm;Ⅲ级为7 cm以上。纳入标准:①确诊胃下垂(脾虚气陷型)且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精神病、血液系统疾病者;②过敏体质者;③妊娠期不便纳入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用补中益气丸(九芝堂制药,批号Z43020143)口服,8粒/次,3次/天,治疗3个月。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补中举陷汤治疗,中药由炙黄芪30 g,党参、炒白术各15 g,升麻、柴胡、知母、枳壳、桔梗、当归、陈皮各10 g,炙甘草5 g等药物组成,我院中药房统一提供并代煎,按标准煎煮法每剂药取汁300 mL,150毫升/次,2次/天,分别于早餐后及晚餐后服用。穴位埋线,取穴:选择胃俞、脾俞、中脘、大肠俞、下脘、命门、关元、三阴交、气海、百会、肾俞、足三里等穴位。准备一次性埋线包,常规消毒穴位,采用埋线针(7号),将可吸收蛋白线用无菌镊子放置于针管前端,置入针芯,左手食指、拇指将穴位皮肤提起,右手将针刺入皮下,埋线体入皮下,埋线针拔出后以敷贴固定针孔,得气后留针30 min,7天治疗1次,治疗1次后间隔7天再次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皮肤是否出现红肿破溃,两组均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治疗前及3个月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选取神疲乏力、食欲减退、脘腹坠胀等症状,根据严重程度分级,最严重的用数值6表示,中度4分,轻度2分。轻:上述症状可忍受,程度轻,日常生活不受影响。中:症状已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但尚可忍受。重:患者的日常生活已因病情严重受影响,已不能忍受。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自胃小弯切点与髂
嵴连线距离[4],由同一位主治医师测量完成。③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5]。治愈:乏力、脘腹坠胀等症状消失,X线钡餐检查无异常;显效:上述症状基本改善,X线钡餐结果提示胃小弯仍在髂嵴连线以下,但位置已提高5 cm以上;有效:上述症状有所改善,胃小弯仍在髂嵴连线以下,胃小弯提高2~5 cm;无效:症状及X射线钡餐检查未改善。n总有效=n治愈+n显效+n有效。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胃小弯切点与髂嵴连线距离比较
两组治疗前数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胃小弯切点与髂嵴连线距离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数值小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10.20±1.575.08±0.591)对照组10.31±1.467.46±0.731)t值0.5096.292P值0.4820.000
注:1)与治疗前比较,P<0.05
2.2 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神疲乏力、食欲减退、脘腹坠胀等症状积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 临床疗效比较
表2 症状积分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
表3 临床疗效比较 (n=30,n,%)
3 讨论
胃下垂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本病病机复杂,目前认为腹内压力降低、膈肌悬挂力缺陷、腹肌松弛、韧带松弛均与本病关系密切[6]。临床诊断上腹部X线钡餐检查有助于鉴别[7]。治疗方面,西医尚无特效药物,促进胃肠动力药物、放置胃托的应用具有一定疗效但较为局限[9-10]。手术是内科保守治疗不理想患者的重要方案,但存在创伤大的弊端,且远期复发率较高[11]。
胃下垂与中医“胃下”、“胃缓”等概念相符,是由情志内伤,或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中气下陷,脾胃升降失调而发病[12]。《灵枢》中最早开始论述胃下垂,认为“脾应肉,肉胭坚大者,胃厚;肉胭糜者,胃薄。胃不坚……肉胭多少里累者,胃结,胃结者,上管约不利也。”隋《太素》则认为“胃下者下管约不利”,首次提出幽门管约束功能障碍是发病的关键。依据“损者益之,劳者温之”原则,李东垣首创补中益气汤,用以健运脾胃,被广泛应用与胃下垂的治疗,且对于脾胃气虚证的各类疾病治疗均有较好疗效。升陷汤由知母、黄芪、升麻、柴胡、桔梗等药物组成,升陷汤所补“大气”,意义较“中气”更广,对于脾胃中气及心肺之气均涵盖其中。我们对此进行加减,组成补中举陷汤,升提功效更强[13]。方中炙黄芪补益肺脾,与党参、炒白术合用加强健运脾胃功效,促进元气修复;升麻、柴胡升阳举陷;黄芪等补益药物多性温,易助热伤津,故以知母滋阴润燥;桔梗载药上行;气虚日久累及血分,气血两虚,故以当归补血养血;陈皮理气健脾化湿消胀,促消化,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炙甘草健脾益气,调和诸药。现代研究发现,黄芪、白术、党参等补益药物可提高免疫力,促进蛋白质合成,提高肌肉及韧带负重强度[14];陈皮则可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下垂引起的腹胀等症状[15]。穴位埋线法是中医常用外治法,将现代化医学手段与中医经络理论相关。穴位埋线时将羊肠线埋于穴位,可对局部产生长时间刺激,从而达到调和阴阳功效[16]。胃俞、脾俞、大肠俞、下脘、中脘等穴位均可调节脾胃功能;命门、关元、肾俞温肾助阳,补益先天以达到促进元气恢复目的;百会开窍醒神,加强升提功效;三阴交调节阴经气血,促进肺脾肾功能恢复;足三里是机体重要保健穴。
结果显示,观察组神疲乏力、食欲减退、脘腹坠胀等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自胃小弯切点与髂嵴连线距离降幅更大,较全面地体现了观察组方案的优势;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本研究证实了穴位埋线配合补中举陷汤治疗的显著疗效,机制可能与改善腹肌松弛、韧带松弛等因素相关,但受研究条件限制,目前尚不明确,这有赖于日后进一步研究的证实。综上,笔者认为穴位埋线配合补中举陷汤治疗胃下垂(脾虚气陷型)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1] 周 冰,王 琼,傅兰萍,等.补中益气汤配合消食口服液治疗胃下垂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3):38-39.
[2] 张优优,许丹丹.腹部多穴位使用电针治疗胃下垂11例[J].江西中医药,2014,45(5):61-62.
[3] 张益辉.针刺配合隔药饼灸治疗胃下垂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3):213.
[4] 曾祥红,李倩倩,李 芳,等.针灸治疗胃下垂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16,36(1):182-183.
[5] 马玉富.胃下垂X线钡餐诊断标准的探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1,9(6):462-463.
[6] 侯云霞,陈少宗.针灸治疗胃下垂的取穴规律与经验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7):70-72.
[7] 曹 玲,侯广云.电针齐刺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56-57.
[8] 何海波.胃下垂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1):1431-1432.
[9] 迟 伟,王 涛,黄友娟.李寿山治疗胃下垂(胃缓)经验[J].光明中医,2013,28(4):665-666.
[10] 杨 卓.西沙比利治疗胃下垂患者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2):148-149.
[11] 孙 炜,翟培杞,董迹菲,等.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胃下垂选穴配伍规律的文献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6):588-591.
[12] 刘亮先,王祖红,段晓荣.滞动针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胃下垂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7,36(5):558-562.
[13] 李锦峰,宋天宝,王建军.补中益气汤治疗胃下垂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3,29(3):13,23.
[14] 卢振中.陆氏埋线配合药物治疗胃下垂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2014,33(8):724-725.
[15] 吴玲月.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胃下垂55例经验[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2):154-155.
[16] 胡剑白,刘俊波,游永强.穴位埋线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FN-γ和IgE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6,16(5):691-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