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后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病人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8-06-25王雪燕韩素丽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鸣音本院胃肠功能

王雪燕,韩素丽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人民医院护理部,江苏 徐州 221600)

胃肠疾病大多病情严重,手术是治疗该类型病症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手术多具有创伤性,会对病人术后康复及其胃肠功能恢复带来一定影响,因此要重视干预措施的施行[1]。本院对胃肠手术病人施予术后护理干预,为分析其效果,此次抽取本院2016年01月~2018年02月收治的胃肠手术病人80例进行分组研究,旨在改善其胃肠功能,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本院2016年01月~2018年02月收治的胃肠手术病人80例,随机分作2组,对照组39例,21例(53.85%)男性及18例(46.15%)女性;年龄19~66岁,平均(41.27±3.31)岁;胃肠疾病类型:14例(35.90%)属于阑尾炎,10例(25.64%)属于肠梗阻,5例(12.82%)属于胃肠穿孔,10例(25.64%)属于幽门梗阻,该组施予常规护理。干预组41例,22例(53.66%)男性及19例(46.34%)女性;年龄18~65岁,平均(42.30±3.29)岁;胃肠疾病类型:16例(39.02%)属于阑尾炎,11例(26.83%)属于肠梗阻,4例(9.76%)属于胃肠穿孔,10例(24.39%)属于幽门梗阻,该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予术后护理干预,所有病人均已配合对知情同意书进行签署,且本院医学伦理会已批准此研究,同时2组病人上述资料对比无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39例均施予常规干预,即予以病情观察,加强疾病宣教及心理干预等。于此基础,干预组41例施予术后护理干预:(1)术后腹部干预。术后6h左右,护理人员要以合适力度对病人腹部进行按摩,并予以热敷,协助其维持屈膝、髋仰卧状,以顺时针沿着病人脐部进行按摩,切口两侧以由下至上、由上至下的方式进行,避免牵拉切口。10min/次,2次/d,若病人有腹胀现象发生,需适当延长按摩时间,约15min/次即可。(2)术后体位干预。术后6h至8h,护理人员要对病人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指导其维持舒适体位,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随意下床或移动,以防牵拉伤口。(3)术后饮食干预。当病人肛门顺利排气后,予以食用流食,以促进其胃肠运动,有助于加快创口愈合。饮食干预中,需以少食多餐作为干预工作主要原则,再结合病人恢复情况调整食品类型,避免食用带有刺激性的食品,并酌情给予病人嚼口香糖,通过对假饲原理合理应用,刺激神经体液加速反射,不仅能加快消化液整体分泌量,而且还可促进病人胃肠系统加速蠕动。(4)术后运动指导。当病人接受手术6h至8h时,若其生命体征已经恢复至平稳状态,护理人员要指导病人进行上下肢体训练以及呼吸训练,需避免对其创口造成牵拉感。术后1d,需根据病人耐受情况及恢复情况酌情加大运动量,再给予病人介绍自我按摩方式,使其掌握运动方法、运动强度,以促进胃肠道系统中的血液加速循环。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2组病人术后的排便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涉及数据均输入Excel表格展开统计处理,并以SPSS20.0软件分析,“±s”/t表示与检验计量资料,[n(%)]/x2表示与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干预组的排便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都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 2组病人干预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s,h)

表1 2组病人干预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s,h)

组别(例) 排便时间 排气时间 进食时间 肠鸣音恢复时间对照组(n=39) 55.56±6.17 45.17±5.33 42.22±4.26 47.26±5.28干预组(n=41) 44.26±5.29 34.22±3.17 36.11±3.89 31.27±2.56

3 讨 论

胃肠手术为临床治疗胃肠疾病病人的常见措施,且病人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影响因素较多,具体有镇痛泵使用情况、术中腹腔暴露情况、麻醉情况以及病人生理结构状况等[2]。一般而言,胃肠疾病病人接受手术后,其胃肠功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顺利恢复,而如果有延迟恢复情况发生,可能会引起肠梗阻以及腹胀等情况,阻碍疾病转归,所以要加强护理[3]。

术后护理干预强调给予病人术后干预措施,通过分析其病情状况,再结合其术后恢复情况与需求制定干预措施,以满足病人术后护理需求。干预中,通过腹部干预,以正确方式、合理力度加强腹部按摩,可加快病人肠部蠕动,以促进其体内气体顺利排出;通过体位干预,可提升机体体位舒适性,在保护其创口的基础上,加快血液循环,以促进腹张力及时释放;饮食干预可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态,不仅能促进其创口愈合,还能使肠道系统的蠕动速度加快,并对胃肠激素产生刺激作用,有利于加快其分泌,从而改善肠蠕动能力;运动指导中,通过评估病人身体状况及耐受程度,并于此基础进行适度运动,可对胃肠道产生刺激感,不仅可以促进其蠕动,还能加快机体血液循环速度,以保证其通畅性,在促进胃肠系统中内容物加速排出的基础上,改善机体吸收能力、消化能力[4]。本次给予干预组病人术后护理干预,其排便时间(44.26±5.29)h,排气时间(34.22±3.17)h,进食时间(36.11±3.89)h,肠鸣音恢复(31.27±2.56)h,均比对照组短,(P<0.05),满足任丽娜[5]等研究结果(观察组排便时间(43.25±7.82)h、排气时间(39.12±7.52)h、肠鸣音恢复(34.18±9.58)h)。

综上所述,对于胃肠手术病人,于其术后施予护理干预可改善其胃肠功能,缩短各项功能恢复时长,可推广。

[1] 梁婉红,陈利芳,黄 芳,等.综合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4):1942-1944.

[2] 赵 青,张 彦,刘新玲,等.综合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探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0):115-116.

[3] 崔丽霞.术后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早期胃肠功能的影响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20):109-110.

[4] 谢圣娟.综合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6,06(05):252-253.

[5] 任丽娜,张银萍.术后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1):194,196.

猜你喜欢

鸣音本院胃肠功能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