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似俗实雅的“洛阳话”
——洛阳方言中保留的上古词汇考

2018-06-25

殷都学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古汉语涂抹洛阳

宋 婷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一般认为,闽方言是研究上古汉语的活化石。笔者为洛阳老城人,在教学中发现洛阳当地方言词语中部分源自上古汉语,尽管数量不多,但因其穿越千年历史还顽强“遗存”,弥足珍贵,故不揣鄙陋,略陈己见,呈出与大家探讨。*本文对语言分期时间界定参考王力先生观点,主要考察方言中保留的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上古汉语文献中的词汇。

1.造

“造”有“成就、功绩”之义。《说文·辵部》 :“造,就也。从辵告声。谭长说 :造,上士也。”《说文》段注亦释“造”有“成、就”之义。“造士”表示学术道业已有成就的人。先秦文献中记录了“造”这一义项。《诗·大雅·思齐》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汉代郑玄笺 :“子弟皆有所造成。”句意表示 :所以成人拥有德行,后世儿童具有造就。《左传·成公十三年》 :“文公恐惧,绥静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杜预注 :“造,成也。言晋有成公于秦。”原句理解为 :文公担心秦国受损,安抚了诸侯,秦国军队能够返回而没有受到损害,这就是我们对秦国的大功劳、大成就。陈琳《为袁绍檄豫州》 :“则幕府无德于兖土之民,而有大造于操也。”“大造”的用法与《吕相绝秦》中一致,表示“大功劳、大成就”。这一用法直到元代文献仍可见到,《三国志平话》 :“专令张飞持书远见,倘蒙大造,特为解围。非特刘备蒙恩,抑且生灵受惠。”

今洛阳方言表示感慨他人有大的贡献和成就时称“zɑo〔tsɑu31〕”。例如 :

(1)他学习全年级第一,这次保送到清华大学,真zɑo啊!

(2)他可zɑo了!把你交给他的事儿全摆平了!

(3)这次活动阵容庞大,太zɑo了!

(4)你太zɑo了,把事情都办完了!

在方言用例中,我们可以看到,zɑo在今天洛阳话中表示学业有成绩、做事有成绩,也用到场面宏大,既夸赞人的成就,也夸赞事情的恢弘壮观程度,这样的音义与“造”的上古义项对应一致。

洛阳话中“太造”应该与《左传·成公十三年》中的“大造”同出一源。“大”“太”本是一对古今字,古今字是一种纵向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如《左传·隐公元年》 :“大叔出奔共。”“大叔”读作“太叔”,表示“宠爱滋甚”义。《广雅·释诂一》 :“太,大也。”《白虎通·五行》 :“太亦大也。”段玉裁曰 :“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但古今“造”出现的语境显示该词充当的句法成分还是不完全一致,上古文献中词语“造”词性是名词,而今天方言使用中,“造”的词性是形容词。“造”的成就义保留在现代汉语“造诣”“造就”等复音词中,已不再单独使用和出现,但在洛阳方言中“造”还可以单独出现,自由运用。

2.墁

“墁”已见于先秦文献,《孟子·滕文公下》 :“有人于此,毁瓦画墁。” “毁瓦画墁”表示打碎屋瓦,涂抹已画好的田地界线。《玉篇·土部》 :“墁,杇也,所以涂饰墙也。”朱熹集注认为“墁”表示“墙壁之饰”。《字汇·土部》 :“墙壁之饰曰墁。”《说文》收“镘”“槾”二字来表示涂抹的工具,但未收入“墁”。

“镘”“槾”“墁”三个词语在核心义项“涂抹”义是一致的,前两个字侧重于墙壁涂抹工具,后两个字侧重于墙壁涂抹动作。段玉裁注曰 :“镘,铁杇也,杇所以涂也。秦谓之杇,关东谓之槾,从木。是则木为者曰杇,金为者曰镘,许以从木从金别之也。”三个字的形旁构造不同,意义侧重点不同,“镘”“槾”侧重于工具的属性,是金属还是木头,是“涂抹”的施事工具;“墁”侧重于工具的受事对象,因其涂抹的是墙壁,用来表示“涂抹”的受事对象。后来词义引申,中古以后,三个词语在表“涂抹”这一义项时常出现交叉混用。如杜甫《课代木》诗序用“镘” :“夔人屋壁,列树白菊,镘为墙,实以竹,示式遏。”而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则用“墁” :“斯立易桷与瓦,墁治壁,悉书前任人名氏。”

今洛阳方言中表示与墙有关的涂抹动作称“mɑn〔man31〕”。

(1)让我给我墙上mɑn点儿石灰!

(2)稍等我mɑn点浆糊,把春联贴上!

(3)看你脏的,黑黢黢mɑn了一手。

3.饥

“饥”是“饑”和“飢”的简化字。“饑”古指年成很差,粮食欠收;“飢”常指肚子吃不饱。先秦文献中“飢”与“饿”是同义词。《尚书·舜典》 :“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孟子·梁惠王上》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史记·吴王濞列传》 :“吴大败,士卒多饥死。”《淮南子·说山训》 :“宁百刺以针,无一刺以刀;宁一引重,无久持轻;宁一月饥,无一旬饿。”高诱注 :“饥,食不足。饿,困乏也。”“饥”与“饿”浑言一致,析言有差别,二者在于程度深浅轻重不同。“饥”是暂时肚子空,表示程度浅;“饿”是长时间肚子空,或者根本没有食物吃,甚至受到死亡威胁,表示程度更深、更重。《论语·季氏》 :“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孟子·告子下》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韩非子·饰邪》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淮南子·说山训》 :“宁一月饥,无一旬饿。”

(1)你饥不饥?咱做点儿饭吃吧!

(2)我有点儿饥,弄点儿干馍吃吃。

(3)晌午没吃饭,可饥。

在以上方言用例中,可以看到,“饥”在今天洛阳话中的用法和含义与上古汉语一致,表示肚子空,饿的状态。在方言中作为单音节词仍可以自由使用。现代汉语中“饥”已经消失了,却作为构词词素保留在双音节词语“饥饿”中,不再单独使用。

夹嘴夹持导线提供摩擦力时要求夹持稳定性能可靠,同时还要保证导线不受损伤,因此卡线器夹嘴不应过短。但是,夹嘴过长容易导致卡线器整体尺寸、质量过大,造成搬运和移动不便。导线的夹紧状态如图3所示。

4.哲

“哲”在上古文献中有知道、了解的意思。《说文·口部》 :“哲,知也。从口,折声。”《汉书·扬雄传》 :“立政鼓众,动化天下,莫上于中和,中和之发,在于哲民情。”颜师古注 :“哲,知也。”扬雄《方言》记录周秦到汉代期间齐宋之地的语言,称“知”为“哲” :“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战国宋地大致在今河南商丘市一带。

(1)他回来了,你zhe不zhe?

(2)我不zhe!

在方言用例中,可以看到,“zhe”在今天洛阳话中的音义与“哲”的知道义、了解义一致。洛阳处豫西,商丘处豫东,洛阳保留了周秦时期宋地方言词“哲”,也说明豫东、豫西两地间可能存在一定规模的人员流动与迁徙,有待进一步研究。

5.昭

“昭”在上古文献中有“清楚、明白”之义。《尔雅·释诂》 :“显、昭、觐、觌,见也。”郭璞注 :“显、昭,明见也。”《左传·宣公十四年》 :“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郑昭”表示郑国明见。《楚辞·九章·惜往日》 :“卒没身而绝名兮,惜壅君之不昭。”“壅君不昭”表示昏君心里不明白。《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终身迷惑,无与昭奸。”“昭奸”表示辨明奸邪。

今洛阳方言中表示“仔细看”“清楚”“明白”之义称zhɑo〔tau34〕。

(1)你zhɑo地上掉的啥?

(2)你zhɑozhɑo他手里拿的啥?

在方言用例中,可以看到,“zhɑo”在今天洛阳话中的音义与“昭”的清楚义、明白义一致,但上古文献中“昭”这一动作发出者多是君王,而在方言中为大众使用词语。并且方言中还出现了动词连用——“昭昭”的用法,表示语气加强,多用在受事对象情况特殊、让人很惊讶的语境中。

6.烘

“烘”本义为“焚烧,燎烧”。《说文·火部》 :“烘,尞也。”《尔雅》 :“烘,燎也。”郭璞注 :“谓燎烧。”《诗·小雅·白华》 :“樵彼桑薪,卬烘于煁。”毛传 :“烘,燎也。”在本义“烧”的基础上“烘”又引申表示“烤干、烤热”,亦表示“渲染、衬托”之义。在现代汉语中,“烘”已作为构词词素,在“烘烤”“烘干”“热烘烘”等复音节词中出现。

(1)灯突然灭了,灯泡hong了吗?

(2)又没停电,灯不亮,是hong了吧?

在方言用例中,可以看到,“hong”在今天洛阳话中的音义与词语“烘”的烧义对应一致,但方言中“烘”一般专用在灯泡烧坏了这一特定语境中。

7.的脑

“的”最初读音为di〔di55〕,在古代义项很多,有明亮义,有妇女点在面部的装饰义,还表示白色。“的顙”表示白色额头。《易·说卦》 :“其于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作足,为的颡。”孔颖达疏 :“白额为的颡。”“的颅”表示额部有白色斑点,《晋书·庾亮传》 :“初,亮所乘马有的颅,殷浩以为不利于主,劝亮卖之。”“的颅”又称“白颠”,《诗·秦风·车邻》曰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尔雅·释诂》 :“颠,顶也。”额部有白色斑点也用“白题”表示,《韩非子·解老》曰 :“弟子曰 :‘是黑牛也不是白题’。”“题”本义额头。《尔雅·释言》 :“顁,题也。”晋郭璞注 :“题,额也。”邢昺疏 :“皆谓额也。”“题”“颠”上古定端旁纽,支真通转,皆表示头部,应为一组同源词。

今洛阳方言中表示“脑袋”之义称di〔ti34〕脑。

(1)天黑,走慢点,别碰住你di脑。

(2)今儿有点儿感冒,我di脑懵懵咧。

该方言词尽管与“题”的本义一致,但从语音的角度看,“题”原属全浊声母,阴平字,今读送气音,方言“di”不送气,“di”与“颠”韵母差异较大。洛阳方言中没有单独用“di”表示脑袋的用法。我们认为“di脑”应为“的脑”,一方面读音相一致,另一方面词汇有来源,“的脑”当源自上古词汇“的颅”,“颅”“脑”乃近义词,古代“的颅”表示马的脑袋,今天方言表示人的脑袋。“的脑”在洛阳方言中应用语境较广,可用于自称,也可以用于他称,口语化色彩浓烈,正规场合、需要表达恭敬的场合、面对长辈的场合一般不使用该词语。

结语

今天洛阳方言中保留的上古汉语词汇的数目远不止如此,“跍踞”“坷廊”等洛阳方言词前辈学者已作了较为充分的研究,这里不再赘述。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讲古音时曾援引广州话、客家话并言 :“白话音比读书音更能存古。”今天洛阳的白话音尽管从古音角度已难见“雅音”,但从词汇角度可以看出洛阳方言也具备存上古之能力。洛阳方言中大多词只有音,找不到对应的字,研究难度不小,却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而方言中保留的这些上古词汇也并不仅仅是语言问题,其背后的社会学、历史地理学、文化学等问题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清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 :中华书局,1980.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成都 :成都古籍书店,1981.

[3]徐中舒.汉语大字典[M].武汉,成都 :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

[4]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5]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 :中华书局,2000.

[6]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 :中华书局,2004.

[7]王先谦.释名疏证补[M].北京 :中华书局,2008.

[8]王世伟.尔雅注疏[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古汉语涂抹洛阳
洛阳正大剧院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正反同辞”理论在古汉语教学中创新研究——以“罢极”训释为例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洛阳自古繁华
涂抹
鸡蛋清巧贴吸盘挂钩
巧贴吸盘挂钩
见于《说文解字》的晋江、石狮闽南方言上古汉语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