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中的人工髋关节治疗技术与效果观察
2018-06-25万斌吕征周锦春
万斌 吕征 周锦春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29)
髋关节骨折是骨科常见创伤,尤其是在老年群体当中具有常见性,导致老年人的关节活动能力受损,正常活动受到严重限制,生活质量下降[1]。髋关节患者临床治疗治疗中,内固定治疗是常见手段之一,但是这一方法逐渐无法满足患者临床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工置换关节的技术开始在骨科创伤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使得患者身体康复进程加速,治疗效果更为显著[2]。基于此,本次研究中选择以100例髋关节创伤患者为例,围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使用情况展开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髋关节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置换术治疗。观察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54岁~79岁,平均年龄(67.36±5.14)岁。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53岁~78岁,平均年龄(69.36±5.2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一般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术治疗。取仰卧位,抬高患者髋骨位置,于C型臂机引导下进行骨折复位,到达满意状态后插入孔针,并采用扩孔器扩孔,将DHS滑动螺钉植入后,将股骨与DHS钢板进行固定,最后留置引流管,缝合。
观察组采用人工髋关节手术治疗。取仰卧位,选择在患者髋关节后侧位置进行切口,长度保持在13cm~16cm之间即可,分离皮肤组织后,打开髋关节囊,期间避免对筋膜组织造成损害;对大小转子进行复位后,采用钢丝固定,于小转子上方约1cm位置实施股骨颈截骨,并将其取出。随后,对髋臼进行处理,向前倾斜15°左右后,扩髓并将人工股骨头、股骨柄植入其中,同时对关节的松紧程度匹配度进行调整,放置引流管、缝合。
1.3 疗效判定
治疗后,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以Harris评分为标准对手术治疗情况进行评价,分为优、良、可、差四个等级,治疗优良率=优+良+可/100例[3]。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负重时间、手术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观察组患者,术后负重时间晚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x-±s)
2.2 两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90%,对照组为8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对比[n(%)]
3.讨论
随着老龄化问题日渐凸显,老年群体中的髋关节损伤人数不断增加,给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开始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治疗效果显著。
分析本次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长为96.67±17.76min,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为82.10±13.16min,对照组患者负重时间为35.25±6.14d,观察组负重时间为16.77±3.38d。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并且术后患者的负重时间要早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90%,对照组为8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远远超过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内患者的优、良所占比重更高,而对照组内则是以可、良的占比更高。由此可以看出,接受人工置换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段,安全性相对较高,手术对患者所造成的刺激影响范围相对较低,并且在手术结束后,患者恢复速度更快,患者髋关节功能更快的到康复。造成这一差异形成的原因在于人工置换术远期效果显著,对骨折部位所造成的压力与张应力相对较低,尤其是老年患者多存在一定程度的骨质疏松症状,传统内固定治疗极有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临床并发症,甚至造成二次伤害,而人工置换术对患者骨折位置造成的伤害程度弱,预后情况更好。
综上所述,髋关节骨科创伤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人工置换术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能减轻手术二次伤害,有助于患者术后功能尽管康复,因此可广泛应用。
[1]苗峰田,贾瑞霞.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01):10-12.
[2]雷飞跃,张雪平.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04):405-406.
[3]俞银贤,易诚青,马金忠,等.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6,30(02):13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