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患者的康复综合护理方案及效果评价
2018-06-23孙新建
孙新建
(新疆民航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眩晕是指在无外界刺激前提下,出现的自身或外物旋转、前后、升降错觉,是一种症状或原发病。在我国眩晕发病率高达5%,按照病因可分为缺血性眩晕、前庭周围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CV)等,临床上指的眩晕症一般是指BPPV。眩晕危害较大,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是跌倒的常见病因,还可能诱发车祸等意外伤害。眩晕症的治疗方法基本成熟,主要包括用药、耳石复位治疗、物理治疗等,近年来甚至有部分医院开展微创治疗,但眩晕症的复发率仍然居高不下。故,有必要加强眩晕症康复治疗的管理,以降低复发风险。本文采用对比分析,以医院门诊收治的112例BPPV、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入院,评价康复综合护理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门诊收治的BPPV、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病史调查、前庭功能检查等方法明确诊断;②有明确的眩晕病史;③认知精神正常;④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拒绝参与研究;②无法获得随访;③认知精神障碍;④其他功能障碍,如下肢瘫痪;⑤服用耳毒性药物等外界原因导致的眩晕;⑥拒绝参与研究。根据病历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其中,对照组男30例、女26例,平均年龄(51.2±10.2)岁,有眩晕病史81例。除眩晕外,伴恶心/呕吐72例、耳鸣听力下降56例;观察组男29例、女27例,平均年龄(52.6±9.6)岁,有眩晕病史78例。除眩晕外,伴恶心/呕吐75例、耳鸣听力下降6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伴随症状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急诊对症处理后,送耳鼻喉科诊断确诊为BPPV、良性位置性眩晕,治疗选择推拿、复位方法,包括EpLey复位方法、Barbecue翻转复位法或两者联合等。出院前,医嘱患者需要做好个人的生活管理,每周进行运动运动2~3次,进行左右侧的平衡训练。护士主要任务是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加强合并症的管理。
1.2.2 观察组
进行康复综合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健康教育:①准备好充足的眩晕症、康复治疗的资料,与医师一道进行健康教育,就眩晕症的发生机制、危害、治疗方式、发作诱因等进行宣教。许多患者对BPPV、良性位置性眩晕缺乏足够的认识,态度不够端正,有的人认为这是一种偶然表现、危害不大,有的人则担忧过剩、心理负担较重,眩晕症并不是绝症,有危害,不容忽视,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也不能过分的担心,眩晕症只要你管理得当是可以控制的。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态度,选择合适的沟通策略,通过有效的沟通,以帮助患者的建立科学的疾病管理意识,积极配合做好康复训练、生活管理。②制定详细的生活管理、康复策略,就患者担心的问题,如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训练、担心突然发作影响自己生活工作、担心在开车等情况下出现眩晕等,就这些问题答疑解惑,帮助患者建立疾病管理的信心。主要策略包括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避免长期用眼与疲劳工作、禁烟酒等。眩晕的危险因素包括呼吸道感染、咳嗽、中耳炎、失眠、急性心理应激等,需要重视细节的管理,预防眩晕的复发。
(2)延续性护理:①留下微信,加入眩晕症病友群;②护士通过微信与患者建立长期的联系,进行宣教,提醒做好疾病管理,如在冬季,容易出现呼吸道感,咳嗽等症状容易诱发眩晕,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③鼓励相互之间交流经验。
1.3 观察指标
8周后评价疗效,干预前后扫视检查、平滑跟踪试验、视动眼震试验、凝视检查、自发眼震、冷热试验异常率。随访统计两组对象的复发率,复发距离此次发作的时间,再次复发的持续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扫视检查、平滑跟踪试验、视动眼震试验、凝视检查、自发眼震、冷热试验异常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平滑跟踪试验、视动眼震试验、自发眼震、冷热试验异常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复发率8.93%(5/56),低于对照组30.36%(1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距离此次发作的时间,再次复发的持续时间分别为32 d、6min,低于对照组27 d、9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良性的眩晕的康复治疗方法基本成熟,包括用药、推拿、中西医结合、理疗等,疗效肯定。但眩晕症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使是良性的眩晕症,复发率较高。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复发率达到30.36%明显较高,达到较高的水平。这可能与患者随访较为密切有关,实际上许多患者都会出现偶发的眩晕,尽管绝大多数时间较短,部分患者甚至未意识到为眩晕复发。复发与前庭功能不良、精神状态不佳等因素有关,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综合康复可使患者获益。而常规护理内容过于简单,对患者心理支持不足,缺少延续性护理。
表1 两组治疗前、干预后相关检查的异常率对比[n(%)]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眩晕诊治专家共识.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1):369-374
[2]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与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2016年,贵阳).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42(3):163-164.
[3]黄凤英,宁炳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护理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05):104-107.
[4]常 丽,李永聪.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效果评价[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05):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