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境电商物流协同缺失与实现路径

2018-06-22吴守学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跨境物流实现路径跨境电商

吴守学

内容摘要:本文从跨境电商和跨境物流的演进历程及相关性出发,在完成跨境电商物流协同理论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的过程中,探索存在于跨境电商物流协同模式中的四大显著缺失,进一步提出推动跨境电商物流协同发展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跨境电商 跨境物流 协同 实现路径

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的演进历程及相关性

(一)跨境电商的演进历程

从宏观角度上看,我国跨境电商是在国际贸易和国内电商发展基础上融合而成的产物,其出现晚于二者,但发展迅速、势头强劲,在传统的国际商贸交易中加入电子商务元素,借助信息技术进步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国外商贸市场为触角,在国内电商市场趋于饱和、国际商贸增长停滞、国际贸易发展缺乏指向性的背景下,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

从微观意义上讲,跨境电商保留了国际贸易与国内电商中的许多要素,但不能将其完全等同于国际贸易和国内电商的总和,表1从交易主体、交易背景、物流模式与支付方式四个方面对比阐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跨境物流的演进历程

跨境物流、国际货运、国内物流均归属于物流范畴,三者间存在相通之处,且分别与跨境电商、国际贸易、国内电商形成配套的商品“买卖-流通”体系。国内物流一般在同一国家范围内完成商品由卖家集仓配送至终端买家的全过程,运输流程较为简单,而跨境物流则需要考虑输入国与输出国的海关、商检、国际金融政策及货币汇率转换等诸多问题。国际货运一般借助一种或多种方式联合将商品由一个国家(或地区)转输到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其运输方式主要有远洋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国际多式联运等,而跨境物流以国际邮政、国家快递、海外仓等跨境物流模式为主。

(三)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的相关性

跨境电商由传统电商所衍生,但又明确区别于传统电商,具有多维化、多触角、小规模、高频率等特征,跨境物流的发展趋势依附于跨境电商的具体形态,并受到跨境电商个性化特征的深远影响。首先,跨境电商的多维化具体表现在商品、资金、信息等资本流通形式由双向对接向多维网络构建的演变,将营销、支付、物流等交易过程分别交与不同平台网点完成,使跨境物流成为专业性较强的单一领域;其次,跨境电商的多触角分别伸向多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与消费者中,增加了跨境物流所涉空间范畴的复杂性;最后,小规模、高频率作为跨境电商的内在特征,表现为商品交易批量小、单笔订单数额小、订单周期短、商品交易频率高等,因此对跨境物流的发展提出了相应需求。

跨境电商物流协同缺失表征

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是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两个重要主体,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是跨境电商得以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有利条件,除该系统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作用外,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同时还受到产业链条的上级供应商与下级消费者的影响。跨境电商物流协同缺失的具体表征如下:

(一)跨境物流横向协同缺失

从跨境物流横向协同的角度,可将跨境物流划分为货物输出、跨国运输、输入国终端配送三个环节。跨境物流的国内输出环节在汲取国内电子商务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日渐成熟,功能逐渐丰富;跨国运输作为传统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环节,也已经形成了成熟而稳定的运作规模;输入国终端配送在输入国电子商务体系的协同作用下,也能进行流畅而高效的货物流通。

尽管上述三个物流环节从单一层面上看均能合理高效地运行,但是从跨境电商驱动商品跨境转运物流链条的横向协同层面上看,在跨境物流的跨国运输和输入国终端配送两大环节上,存在严重的协同缺失现象。首先,跨国运输在传统意义上的国际贸易模式中停滞不前,没有充分考虑到跨境电商对创新化商贸经营模式的要求,不能满足小规模、高频率、短交易周期的零散式商品流通需求;其次,在输入国终端配送环节中,受到信息化服务水平的限制,尚存在物流可视性、透明性、可追溯性较差的缺陷。

(二)跨境物流纵向协同缺失

从跨境物流纵向协同的角度,跨境物流可被看作是跨境电商交易过程中实现商品“供应-分配-消费”的物流链条,这一链条上既包括与商品供应配套的仓储、集中、包装,又包括与商品运输相关的分拣、配送、输出国与输入国海关与商检环节,在各个环节中出现的协调障碍均会导致跨境物流纵向协同的缺失。

(三)跨境逆向物流协同缺失

跨境电商中的退换货需要借助逆向物流完成商品向商品输出国的回流,逆向物流会使商品交易中的流通成本大大增加,甚至出现商品自身价值不足以抵偿物流成本的情况。由于跨境物流的流通周期长、覆盖范围广、流通环节复杂等因素,以及电商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因素,导致跨境电商的退换货概率近年来持续攀升,尤其是在强调保障消费者利益的发达国家中,特定的人文环境加大了商品无理由退换服务的发生率,一定程度上导致跨境逆向物流协同缺失。

(四)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间协同缺失

就跨境电商贸易模式与跨境物流运作状态来看,跨境物流与跨境电商间存在增長速度和发展规模不匹配的问题,导致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间协同缺失。

一方面,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的背景下,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对跨境物流的运作模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消费者对跨境购物的需求不断增加且呈多样化趋势,进而衍生出新兴的物流增值服务,在此条件下,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跨境物流必然会阻碍跨境电商的发展;另一方面,跨境物流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不同种类的物流设施与配套设备没有统一的规范化标准,因此难以在跨境电商业务运作中发挥核心支撑作用,并且导致不同物流方式之间的衔接不当。

跨境电商物流协同模型构建

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是两个相伴而生的系统,二者的协同发展有利于整个跨境电子商务贸易过程的持续发展和高效运作。然而在制约跨境电商发展的诸多要素中,将跨境物流视作制约其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已经成为国内众多学者的普遍共识。因此,在研究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发展的影响机制基础上,构建跨境电商物流协同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模型假设

首先,就跨境电商与其他因素协同效应对跨境电商物流协同以及整个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平衡产生的影响,作如下假设:

H1a:跨境电商与其他因素协同效应有利于跨境电商物流链条协同发展;H1b:跨境电商与其他因素协同效应不利于跨境电商物流链条协同发展。

其次,从跨境物流内部各要素交互融合的角度出发,作出如下假设:

H2a:跨境物流与其他因素协同效应有利于跨境电商物流链条协同发展;H2b:跨境物流与其他因素协同效应不利于跨境电商物流链条协同发展。

最后,从跨境物流链条上各链接节点之间的协调性出发,对其与跨境电商物流协同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假设:

H3:跨境物流链条协同效应有利于跨境电商物流链条协同发展。

(二)模型构建

结构模型构建。该结构模型含有四个变量,分别为跨境电商与其他因素协同效应(G1)、跨境物流与其他因素协同效应(G2)、跨境物流链条协同效应(G3)、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间协同效应(G4)。因此,根据上述关于模型的理论和假设,通过AMOS21.0软件进行建模,结果如图1所示。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根据上述理论模型,使用AMO21.0软件对变量及其相应测量指标进行构建,得出结构方程模型如图2所示。

(三)统计分析

数据采集。根据样本测试后的量表设计相应调查问卷,并按照被测者满意程度划分为五个等级。本文通过现场和网络途径发放问卷,有效回收问卷共计为240份,样本数量适合构建结构方程,由于采用面对面和网络定向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所以问卷反馈信息的可信度较高。

信度与效度检验。使用SPSS21.0和AMOS21.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量表中整体的α值为0.825,由于α值大于0.7,表明该表具有较好信度;量表中整体的KMO值为0.823,大于0.7,各变量的α值和KMO值均大于0.7,且各变量之间的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统计量的显著性因子均小于0.01,表明各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由上述分析可知,量表中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表中各变量指标的标准化载荷均大于0.5,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收敛和区别效度。表中CR均大于0.7,AVE数值在0.5左右,说明变量内部一致性和效度良好。

假设验证结果分析。使用AMOS21.0软件对结构方程进行假设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跨境电商与其他因素协同对跨境物流链条协同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3,P值为0.759,在P<0.05的水平上不显著,表明该路径无效,所以拒绝假设H1a;跨境电商与其他因素协同对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间协同的标准化路径化系数为0.50,P值为0.005,在P<0.0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该路径有效,所以接受假设H1b;跨境物流与其他因素协同对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间协同的标准化路径为0.19,在P<0.0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该路径显著,所以接受假设H2b;跨境物流链条协同对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间协同的标准化路径为0.65,在P<0.0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该路径有效,所以接受假设H3。

跨境电商物流协同的实现路径

本文在挖掘跨境电商物流协同缺失显著性表征的基础上,结合跨境电商物流协同模型理论分析,提出以下实现跨境电商物流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

首先,推动跨境物流网点建设与协同网络的构建。在跨境电商物流协同网络建设的具体措施中,既要保持各组成要素的战略性统一,又要注重协调各要素所占比重的平衡,在协调稳定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地强化某些操作环节,进而实现社会经济效益,适应内外部环境,推动有效商贸或物流资源的整合,借助规模效应和扩散效应实现跨境电商物流协同网络的优势作用。

其次,关注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的沟通与协作,推动推动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相互协调促进,实现共赢。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战略的实施,既要从长计议,对网络资源技术、数据共享技术、供应链软硬件设备等长期战略因素进行规划,又要从具体层面入手,改良商品包装、优化物流线路、压缩运输成本以及加强物流实况跟踪,达成二者的通力合作。

最后,采用混合式跨境物流模式,力图实现不同物流模式间优势互补。跨境电商的交易对象打破了单一国境的限制,交易主体也不再局限于同一国境范围内,因此交易过程更为复杂、物流模式更为繁琐、交易成本和风险均高于国内电商。在国际货物运输方面,存在因运输方式不同而出现的时間成本、运输成本、适用范围等方面的差异。因此,采用多种物流方式混合衔接的混合式跨境物流模式更符合跨境电商交易的复杂性和时效性要求。有针对性地合理运用混合式跨境物流模式,不仅能够完成商品跨国界流通与终端配送等一系列环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压缩货物流通成本,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跨境交易风险指数,凸显多种跨境物流方式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范静,袁斌.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创新的经验与启示[J].商业经济研究,2016(11)

2.刘小军,张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电商物流的协作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6,30(5)

3.陆国红.跨境电商与物流产业链的融合发展[J].商业经济研究,2016(6)

4.李旭东,王耀球.跨境电商多元模式下跨境物流企业服务功能整合优化[J].商业经济研究,2016(5)

猜你喜欢

跨境物流实现路径跨境电商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