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血栓前状态指标水平变化及意义

2018-06-22秦秀云贾晶日照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日照76800日照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山东医药 2018年21期
关键词:发型子痫重度

秦秀云,贾晶(日照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日照76800;日照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在我国发病率达9.4%,国外报道7%~12%。目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多项研究结果显示,血液的凝血纤溶功能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1~3]。正常孕期妇女也存在凝血激活,是孕期一种生理性保护机制,是适度的,可维持胎盘的完整性且有利于机体止血。但如果机体凝血激活过度即高凝,或可存在妊娠期或分娩期血栓,严重者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倾向。血栓前状态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止血、凝血和抗凝系统失调的一个病理过程,具有导致血栓形成的多种血液学变化[4]。本研究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栓前状态指标的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9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32例,均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5],根据其分类标准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37例,血压≥140/90 mmHg,妊娠期首次出现,并于产后12周恢复正常;尿蛋白-;患者可伴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轻度子痫前期组39例,标准为血压≥140/90 mmHg,孕20周以后首次出现;尿蛋白≥300 mg/24 h或+,患者可伴上腹部不适或头痛。重度子痫前期56例,血压≥160/110 mmHg,尿蛋白≥2.0 g/24 h或++;血肌酐>106 μmol/L;血小板<100×109/L;乳酸脱氢酶升高;ALT或AST升高;持续头痛或其他脑神经、视觉障碍;持续上腹不适;其中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28例(发病孕周<34周),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28例(发病孕周≥34周)。另选正常晚期妊娠妇女50例作为正常晚期妊娠组,年龄(37.02±2.53)岁;查体健康未怀孕女性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年龄(27.13±3.37)岁。各组均排除近2周内服用影响凝血、纤溶活性的药物;合并糖尿病、慢性高血压、血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肾脏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正常晚期妊娠组孕周分别为(37.10±1.60)、(37.52±2.03)、(37.69±1.83)、(37.02±2.53)周;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正常晚期妊娠组、正常对照组年龄分别为(26.42±3.08)、(27.01±3.40)、(26.58±2.94)、(37.02±2.53)、(27.13±3.37)岁。各组年龄、孕周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各组于清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5 mL,加入含枸橼酸钠的抗凝管中,3 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浆。采用CA-7000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沃芬公司),取部分血浆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另取部分血浆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栓前状态指标: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P选择素(GMP-140)、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D-二聚体(D-D)。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购自沃芬公司。

2 结果

2.1 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正常晚期妊娠组PT、APTT、TT、FIB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妊娠期高血压组FIB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PT、APTT、TT、FIB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病情越严重凝血障碍越明显。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PT、APTT、TT、FIB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各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0.05;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bP<0.05;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cP<0.05;与早发型比较,dP<0.05。

2.2 各组血栓前状态指标比较 正常晚期妊娠组VWF、GMP-140、TAT、D-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妊娠期高血压组VWF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VWF、GMP-140、TAT、D-D与正常晚期妊娠组、妊娠期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度子痫前期组VWF、GMP-140、TAT、D-D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VWF、GMP-140、TAT、D-D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各组血栓前状态指标比较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0.05;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bP<0.05;与妊娠期高血压组比较,cP<0.05;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dP<0.05;与早发型比较,eP<0.05。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及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6],是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机制复杂,其血液呈高凝状态,使得孕妇的脏器系统发生损害,可导致胎儿早产、感染、围产儿死亡、新生儿窒息等,危害极大[7]。

PT是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是否正常的指标[8],而APTT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是否正常的指标。本研究中正常晚期妊娠组PT、APTT比正常对照组缩短,但比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长,提示正常晚期妊娠孕妇也存在适度的高凝状态,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且病情越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越明显。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PT、APTT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PT、APTT缩短时,说明其凝血功能障碍加剧,有发生子痫的可能。FIB与凝血酶活性有关,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如果机体内FIB水平升高,说明有血栓形成的倾向;TT反映了受检血浆中是否有足够的结构正常的FIB 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凝血需要[9]。本研究中正常晚期妊娠组、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FIB水平依次升高,且各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FIB水平高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越严重,FIB水平越高,机体高凝状态越明显,机体形成血栓的可能性越大。

VWF是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糖基化蛋白质,主要由内皮细胞合成[10],可促进血小板的黏附与聚集,其血浆水平升高多见于血管内皮损伤、高凝状态疾病。而血栓形成的前提条件就是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损伤后释放一系列物质促进血栓形成[4],VWF被大量释放入血。本研究中正常晚期妊娠组、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浆VWF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病情越严重,血浆VWF水平越高,可见病情越严重内皮细胞损伤越严重。血小板活化是血栓形成的重要条件。GMP-140表达于活化血小板表面,同时有部分进入血浆,其血浆水平可评价血小板活化程度。本研究中正常晚期妊娠组GMP-140水平升高,说明血小板活化激活了凝血系统,以减少分娩时出血;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GMP-140水平随病情加重而逐渐升高,说明血小板过度活化,极易形成血栓。TAT是凝血酶早期生成的分子标志物,研究证实凝血系统启动最直接的物质就是凝血酶的生成。本研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TAT水平升高,且病情越重其水平越高。可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抗凝血功能减退明显。D-D升高反映了体内存在凝血及纤溶活性增强的重要分子标志物,既可反映体内存在血栓或继续形成的状况,又可反映体内纤溶活性增强的指标[11]。本研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D-D水平升高,且病情越重其水平越高。提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可能存在绒毛坏死、胎盘缺血及血管内细胞受损严重,因此释放大量组织凝血活酶[12],导致血栓形成。以上指标水平变化均提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

综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及血栓前状态,且病情越严重,高凝状态及血栓前状态越明显[13,14]。孕期监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栓前状态指标的水平变化,对病理性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邱东飚,郑鹏波,张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3(6):509.

[2] 张春荣,张翠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72-473.

[3] 冯燕,徐军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5):947-948.

[4] 宫继勇,田万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栓前状态各指标的临床意义[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31(1):80-82.

[5]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7-104.

[6] 齐俊巧,吴侠,张红娟,等.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阴道分娩时凝血功能的影响[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12):972-973.

[7] 张小雁,沈宗姬,郑海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相关指标的改变及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11,(2):12-14.

[8] 史玉霞,杨一新,许倩,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意义[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10):1384-1386.

[9] 蒋励帅,姚丽艳,麦尔哈巴·迪力木拉提.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相关指标变化的探讨[J].安徽医学,2013,34(5):600-602.

[10] 卢小林.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2010,(1):44-46.

[11] 王峰娟.不同成分献血者体内D-二聚体含量及其对血管性疾病的临床价值[J].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2,6(6):23-25.

[12] 陆奕华,吴星光,崔艳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J].海南医学,2014,25(12):1805-1806.

[13] Love ER, Crum J, Bhattacharya S. Independent effects of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on childhood development: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12,165(2):219-224.

[14] Bernardes T, Mol B, Ravelli A, et al. Recurrence risk of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and preeclampsia in second pregnancies in a Dutch linked population-based cohort[J]. Am J Obstet Gynecol, 2014,210(1):S162.

猜你喜欢

发型子痫重度
如何防范子痫
怀孕了发生子痫前期的9大元凶!
孕中期母血PAPPA与PIGF在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作用
MY HAIRS TYLE ISON POINT
发型
好别致的发型
HSP70、NF-κB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
2014新主流“重度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