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龄前儿童猛性龋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的调查

2018-06-22何姗丹

实用临床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乳牙龋齿流行病学

何姗丹

(深圳市人民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广东 深圳 518020)

猛性龋又被称之为放射性龋齿,是一种对乳牙产生严重破坏的一种疾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对儿童具有较大的不良影响[1]。该疾病不仅能导致牙齿发生缺损现象,还能导致牙龈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炎症,最终影响身体的整体性健康,故被列为冠心病、癌症之后的第三大需要被重点治疗的疾病。但对于引发该病的病因并未明确,目前,多使用Logistic分析法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2],再采取应对措施。本文将重点讨论学龄前儿童猛性龋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多阶段抽样方案抽取2017年深圳市罗湖区600名学龄前儿童,按照年龄将其分为1~<2岁组、2~<3岁组、3~<4岁组、4~<5岁组,每组各150名且男女各75名。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给儿童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并指导家长进行填写。问卷内容主要为:1)儿童的基本情况,即性别、年龄、到口腔科就诊次数与效果、猛性龋发现时间与治疗方法等。2)儿童在婴幼儿时期的喂养方式,包括母乳喂养与混合喂养等。3)儿童在婴幼儿时期的喂养情况,包括喂养的总时间、儿童对甜食的喜好程度、喂养物中糖分的添加情况、每天的喂养次数与儿童的入睡习惯等。4)儿童是否具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儿童每天是否刷牙、每天刷牙次数、牙膏的使用情况等。5)儿童的日常饮食习惯,包括零食种类与食用习惯等。6)家庭的基本情况,包括父母的文化水平、家庭的经济条件状况与父母对子女的儿监护情况等。家长填写完毕后对调查问卷进行回收。

1.2.2 统计学方法

由专业人员采用SPSS18.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猛性龋的患病率

猛性龋总患病率为29.67%(178/600),其中男童88例,女童90例。各年龄组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2,P<0.05),见表1。

表1 各年龄组儿童猛性龋患病率比较

2.2 猛性龋致病因素

猛性龋致病因素见表2。

表2 猛性龋致病因素

2.3 Logistic分析结果

将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危险因素的Logistic分析结果

3 讨论

猛性龋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疾病,随着生活方式与环境的不断改变,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率为8.18%~34.70%[3],并且猛性龋的发病率、龋面、龋均都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扩大。猛性龋的致病因素多与儿童食用过量糖分、母乳喂养时间较短、乳牙的长出时间与牙齿结构由密切关联[4];另外,还与细菌感染有关,常见的致病菌为变形链球菌与远缘链球菌等。

本研究结果表明,患儿出现猛性龋的主要危险原因为母乳喂养时间、儿童是否有吃甜食的习惯、每日母乳喂养的次数、儿童每天吃零食次数、儿童是否拥有良好的刷牙习惯与父母目前自身的文化水平,此观点与周满红[5]的研究结果相似。笔者分析其主要原因为:1)诸多甜食中富含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的大量存在为变形链球菌的使用提供了理想条件,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龋齿的产生[6]。2)入睡时,由于唾液的流速变缓,唾液对于口腔的洁净能力减弱,若儿童在睡前食用甜食并且未进行有效的漱口或者刷牙,也会增加龋齿的患病率[7]。3)当儿童摄入过多的零食后,会为口腔微生物提供充足的底物,使得菌斑内的pH值始终较低,牙釉质易被溶解,导致儿童患上龋齿病。对于母乳喂养而言,儿童猛性龋的患病率将会随着母乳喂养次数的增多而提升,虽然相比于牛奶,母乳喂养会使菌斑内的pH值在较大程度上下降,但长时间的母乳喂养也会使菌斑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进而对牙齿造成严重的腐蚀[8]。除上述因素外,父母的教育水平也将影响儿童猛性龋的发病率,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对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确保口腔清洁等相对重视,促使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较大程度上避免猛性龋的产生。

依据WHO的调查显示,5岁儿童无龋率约为90%[9],本研究儿童的无龋率为67.67%,与该结果具有一定的差距。猛性龋的儿童的整体充填率也低于平均水平,并且其失牙率也逐年提升,即便是在儿童时期为儿童更换为恒牙后,也较易发生猛性龋疾病[10],因此应及时对儿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综上所述,猛性龋的好发于儿童时期,作为监护人,家长应加强对患儿的监督,避免使其食用过多的零食与糖分较高的食物,指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刷牙与清洁口腔卫生的习惯;同时在孩子的哺乳期家长需要加强母乳常识,定期参加健康知识讲座,努力提升关于儿童猛性龋疾病的相关知识,最大程度地保障儿童的整体身心健康。

[1] 王云霞,韩东超,隋丽娜,等.郑州市区学龄前儿童猛性龋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12):955-956.

[2] 俞少玲,文秦,李妲.南京市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1,21(7):405-407.

[3] 李红.3至5岁学龄前儿童龋齿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2,32(1):32.

[4] 陈超.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4,23(6):492-494.

[5] 周满红.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5):241.

[6] Shaffer John R,Eleanor F,Wang Xiaojing,et al.Heritable patterns of tooth decay in the permanent dentition:principal components and factor analyses[J].BMC Oral Health,2013,12:7.

[7] Farihatini T,Dale P,Davey P,et al.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ooth decay in children:a review of four studies in Indonesia[J]. Revista De Salud Ambiental,2013,13(1):53-61.

[8] 黄芳,林征,张丁娟,等.福州市台江区学龄前儿童龋病现况调查及饮食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5):547-550.

[9] 李欣,陈薇,张辉,等.2015年北京市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现况及10年变化:2005—2015[J].北京口腔医学,2017,25(4):229-233.

[10] 田云峰,谢长海,陈亚亚.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8):49-51.

猜你喜欢

乳牙龋齿流行病学
乳牙龋坏需要治疗吗
羊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Caspase-1: an important player and possible target for repair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underlying neurodegeneration
乳牙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预防龋齿
一起疑似霉变蛋挞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