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子的定力

2018-06-22王蒙

特别健康 2018年5期
关键词:告子心志意气

○ 王蒙

孟子强调不动心,即心志不应该受外物的影响而震荡动摇,要沉得住气,保持住一贯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有定力。

反正孟子讲的定力,不仅是心理素质、承受能力、自我掌控能力,更是一个道德自信与道德勇气、道德把持的问题。对于孟子来说,心理素质良好,保持一贯性和定力,说到底,是价值坚守与恪守原则的问题。

庄子也是极强调虚静的,《庄子》有言:“……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庄子的要点在于,不受外物引诱与欲望计较的困扰。他们都认为,心志的定力是极高的品质与境界。

庄子的说法,是志、心、德、道的坚守,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心志反映道德,道德必须坚持。中国文化尚一——吾道一以贯之,天下定于一,尚同、尚文、尚中(和)、尚礼也尚静,就是不动心。

现在的人,喜欢用一个词,“选择”,选择的困惑是令人痛苦的,人们有时会处于选择的艰难与犹豫不决之中,处于心志的动荡与精神的崩溃之中,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动心的狼狈与不动心的坚决踏实,也许有利于了解《孟子》此章。

这个说法或嫌简单,因为中华传统文化同样也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与时俱化”“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心志一动不动,如何能更新求变?孟子紧接着就要讲“彼一时,此一时”。毛泽东最爱讲“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本来应该讲不动心也要讲不断地发展变化、与时俱进的。不知道是不是古人追求“片面的深刻性”与“彻底性”,在这里把不动心讲了个神乎其神。

从不动心的“价值观”,讲到勇,讲到自我修炼的方法。孟子的意思是,修炼越深入越好。北宫黝炼得最浅,叫做炼器官,皮肤、眼睛要有定力,要敢于维护尊严和意气,叫做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孟施舍炼的则是心志,是信心、是整体上的勇敢,特点是不惧敌、豁得出去。从孟施舍联想到曾子,曾子更深入一步,曾子的勇敢是理性的,并且是富有自省性的,曾子的逻辑是,你的不动摇是由于你的正确,反思无挂碍,深知你的所思所言所行,是合乎大义的,谁也不怕,否则,宁可反省与自我调整。

在这里,也有儒家与道家的相通处,老子是讲“勇于不敢”的,比个人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大道,是大义,是原则。

孟子此地的说法,一上来比较谦虚,他说,告子的定力修养比自己更先进,早就不动心了。他接着指出,告子认为,说不清楚,就此罢休是不对的,想不清楚的,不必动意气,则是正确的。

心与气的问题,再次表现孔孟老庄们对于匹夫之勇、血气方刚之勇的不以为然,心是心志,是全部精神的走向与选择,气是意气,是情绪化与简单反射化的情绪生理反应,不能与心志相比拟。二者又是密切相关的。这个说法很有趣。

孔孟都很重视对于一些人文名词的辨析与“正名”。和辨析下一段所说的“知言”相比照,他们不赞成动辄煽情,不赞成意气用事。心志第一,还是意气第一,应该说,这也是君子与小人的一大区别。

孟子引用告子的心志、语言、意气、气度或精气问题的说法,体现心本体、仁义本体、以心志统领语言与意气的儒家观念。

反求诸己,反求诸心,古人谈起心志、言语、意气、动静、定力、勇气诸话题,津津有味。今人谈起来,有些绕着名词转悠的糊里糊涂感。

猜你喜欢

告子心志意气
重估告子
——论阳明学派对告子思想的诠解
万裕屏
劳动砺心志,感恩促成长
告子眼里的人性
Waiting for You I'm in the Rain
古风新韵轻吟哦 立意高远传心志
——从方琼“‘长相知’——古典诗词歌曲音乐会”谈起
谈意气
职场“性福”指数
弈秋诲弈
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