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衡量孝心

2018-06-22傅志远

特别健康 2018年5期
关键词:换药伤口血糖

○傅志远

门诊时间,一位老太太戴着斗笠,赤脚走进诊室,这样的装束引起我的注意。老太太一来就大剌剌地坐下,开始讲话:“真不好意思,我刚才在田里工作,脚有点痛,想请你看一下。”

她卷起裤管,露出脚上的伤口。伤口上还包裹着泛黄且偏黑的纱布,这样的景象让我断定,她应该很久没有换药。

我把纱布撕开,映入眼帘的是一个6厘米长的伤口,显然,伤口长期愈合不良,连肌腱都隐约可见。

“你受伤到现在多久了?过去有没有糖尿病?”正常人的伤口,应该不至于溃烂成这样,我强烈怀疑,除了自我照顾能力不佳外,她还有糖尿病。

“已经快半年了。一直都没有好。之前,诊所医生帮我验过血糖,说我血糖稍微偏高,我都是吃我女儿买的健康食品在控制。”

这样的说法让我有点疑惑,病人既然曾经有过高血糖的病史,更应该多注意,为何她没有吃药控制血糖,反而求助于健康食品?我请护理同事帮她验血糖,结果被血糖仪上显示的、比正常值高了好几倍的数字吓了一跳。

这一类“糖尿病足”的伤口治疗原则,应该是先把血糖控制到合理范围,再配合积极的换药与反复清创处理,等到伤口的肉芽成熟到一定程度,甚至得考虑植皮手术。若放任血糖高得不像话,伤口不好好护理,有的病人,说不定还得因此截肢。

这一切都需要相当大的耐心,以及极佳的自我护理能力。这个病人完全没有控制自己的血糖(或者说她根本不知道要控制),也没有好好地让伤口保持干净、干燥与积极换药,穿着闷热不透气的塑料雨鞋,甚至赤脚下田工作。这令我对她病情的恢复感到悲观。

“我在诊所换过很多次药,擦过我女儿寄来的药膏,伤口越来越烂。我女儿和女婿叫我到大一点的医院来看。”

我当时服务的地区医院,已经算是当地的大医院。

听完她的说法,我用我破到不行的闽南语,一字一句地跟她说明,包括每天要验血糖、要按时吃药、糖尿病饮食的注意事项、伤口的护理方式,以及接下来可能需要清创,甚至做植皮手术。

“手术?不用吧。帮我打一针消炎药就好了。”她对自己疾病的认知让我相当错愕。

“光靠打针是不行的,可能要把伤口清一清。”我还是不死心地再讲了一次。

“真的要手术吗?我女儿在台北做生意,我叫她跟你讲,我听不懂你说什么。”她拿出电话,拨给她的女儿,“医生,你跟她讲。”

“不好意思,我是病人的女儿,我想知道我妈妈的病情。”电话彼端传来年轻女子的声音,感觉应该可以理解我说的话。

“你母亲脚上有一个慢性伤口,据她说已经半年没有愈合,而且她的血糖相当高,完全没有控制,这样下去可不行。”我很希望她女儿能听进我的建议,或许可以帮她母亲快一点好起来。

“你的意思是,我妈妈有糖尿病吗?不可能,我一直都寄日本进口的保健食品,很多日本老人都是吃这个来预防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

“我不知道你给你母亲吃了什么,我刚才给她验出的血糖值,是正常人的好几倍。”

数字会说话,我确信她的糖尿病从来没有治疗过。

“那伤口的部分呢?不就是一个被铁片割到的小伤吗?”她女儿的问话让我不禁怀疑,究竟她有没有看过自己母亲脚上的伤口。

“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目前,她需要积极的伤口护理,过一段时间,可能还得考虑手术治疗。”

“你们小医院的医生就是这样,动不动就叫人家手术。我给我妈买的是最好的玻尿酸药膏耶。那种药还是通过朋友从日本带回来的。我不会让我妈妈轻易动刀的,有空的时候,我会接她来台北的大医院看。”她女儿很激动,一连串不友善的话,还有对伤口的错误观念,让我快听不下去。

“你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是来看看你母亲,亲眼看一下伤口。如果你真的关心她,就不会放任她不懂得自我护理的行为。以这样的自我护理方式,你带她去哪里看,都是一样。”挂上电话前,我忍不住说了她一顿,虽然事不关己,可是,我对病人的遭遇感到同情。

孝心的表现,不在于花了多少钱,在于让对方真的受惠。或许我们想要尽点孝道,对父母表示一点心意。更应该问自己,我们的付出是不是父母真正需要的?

猜你喜欢

换药伤口血糖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伤口“小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