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掉“尾巴”:劳动力也是商品
2018-06-21
因为1984年留下的一个“尾巴”,之后近10年,各种中央文件提的概念都是“劳务市场”。把“劳务市场”变成“劳动力市场”的,是1993年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那一年的5月31日,正值初夏,依旧在北京玉泉山,林木苍翠,清幽寂静。一个25人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文件写作小组正式成立,64岁的高尚全和60岁的张卓元都在其中。
这是高尚全第二次参与“三中全会”文件的起草,张卓元则是第一次以中央全会文件起草组成员的身份走上玉泉山。
作为经济学家孙冶方的得意弟子,张卓元被视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稳健派”的代表人物,他一向提倡“稳中求进”。从那次开始,迄今他已参加了13次中央文件的起草工作。
进驻玉泉山之后,起草组成员散居在2、3、4号楼,工作地点在5号楼的一层会议室。在接下来的半年多时间内,他们将完成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第一个总体设计。
一切迹象表明,改革正在快马扬鞭。
但回首历史,从1984年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1993年完成市场经济体制总体设计,其间又经历了许多曲折和艰难。
早在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就明确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体制改革思路。
恰恰在这时,商品经济的闸门险些被关上。接下来的几年,困难一个接着一个。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市场经济”才光明正大地走进公众视野。当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只是提出了目标,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究竟是怎样的?其基本框架是怎样的?”张卓元说,所有这些问题都不清楚。
“有待于一年后召开十四届三中全会来解决了。”尽管从家乡广东到北京已有六十多年,但他至今乡音犹存。
从成立的第二天,也就是6月1日开始,起草组用了两个全天的时间,结合经济改革和发展实际,就文件内容和框架进行了两天半时间的学习和讨论。
当时起草小组内气氛很好,成员相处很和谐,一般都以老张老李或同志相称,时任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温家宝是起草小组组长,大家都叫他家宝同志。
体改研究会会议室的墙上,至今还挂着一幅高尚全和温家宝的合影。“大家都比较敢于发言,没有太多顾忌。”这样的氛围里,高尚全又重提10年前留下的那个“尾巴”,建议应该把“劳动力市场”写进三中全会决定。
理由是劳动力市场原本就是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现实生活中,就业压力那么大,单靠政府调配肯定不行,“不开放劳动力市场怎么解决就业压力呢?”
反对者的理由是,怕提出劳动力市场会影响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担心政治上引起不良反应”。
▶下转第8版
两股力量一直对抗到11月3日,此时距十四届三中全会开幕只剩下11天了,此事还未有定论。那天,恰好政治局常委开会听取起草组的汇报,作为分小组的负责人,高尚全列席了会议。
“我想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争取机会了,再不说就没有机会了。”高尚全鼓起勇气举手要求发言,并一口气讲了5个“为什么要提劳动力市场”的理由。
针对反对者的担心,高尚全明确提出,有了劳动力市场,劳动者可以得到市场的尊重,劳动力有了自主权,不会影响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高尚全会后找到温家宝,说自己有点内疚,那个场合不该发言。但温家宝肯定地说:“我赞成你的意见。”最终,“劳动力市场”被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
这个“决定”勾画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设计了继续深化改革的总体蓝图。
“决定”的形成过程中,争议最多、起草组费力最大的是有关“国企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
张卓元记得,当时,国有企业占据超大比重。按照传统的思路,“搞活”国企无非简政放权、减税让利、政策调整“三板斧”,很难有新的突破。
为解决这一难题,本来和高尚全一起在起草组市场体系分组的张卓元,被调到了现代企业制度分组,潜心研究此事。
时任国务院经贸委副主任陈清泰也被临时请上了玉泉山,陈清泰是一年前从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上调北京的,还担任过国企改革调研组的组长,对国企改革“有发言权”。
起草组最后用16个字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