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小三线建设职工住房保障研究

2018-06-21韩佳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住房保障

韩佳

摘 要:上海小三线建设是三线建设决策的组成部分,其选址位于皖南、浙西等地,1965至1988年间共有七万余人次离开上海,远赴安徽等地参与上海小三线建设。这部分上海职工的住房保障问题值得关注。文章主要讨论职工在安徽和小三线调整回迁之后职工在上海的住房保障。小三线建设初期,住房紧张,职工通过借宿民房,建造“干打垒”式房屋进行解决;建设中期,职工人数增加,开始修建职工宿舍;建设后期,小三线调整回迁,通过企业自筹、政府补贴、银行贷款等方式为职工修建住宅,住房问题基本得到妥善解决。

关键词:上海小三线;职工宿舍;住房保障

20世纪60年代,在紧张的国际形势下,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和毛泽东提出了加强备战、巩固国防的战略部署,在安徽南部和浙江西部山区建设起来的以生产常规兵器为主的后方工业基地。上海小三线建设从1965年选点筹建开始,到1988年调整结束的24年间,逐渐发展成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小三线中门类最全、人员最多、规模最大的一个军工生产为主的综合性后方工业基地。因此,上海小三线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

一、上海小三线职工在安徽的住房保障

上海小三线1965年基建开始,到1972年基本结束,但各个小三线厂基建结束时间早晚不一。因战备需要,小三线的生产、生活用房遵循“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在单体外形和单体群的排列上,要符合乡土化、民房化、村落化的要求。[1]在基建时期,鲜有小三线单位能修建真正意义上的职工宿舍,许多职工就住在土坯房或者借住在当地老乡家中,住宿条件很差。“我们晚上借住在老百姓的家里。山区的老百姓生活困苦,我们住过牛棚、羊棚,打着草铺,睡到半夜,蛇、蟲、老鼠等爬过来都是不稀奇的。刚开始我们指挥部就在一座祠堂里办公、住宿。”[2]1965年前后奔赴皖南进行基建任务的小三线职工们的住宿条件非常艰苦,这在许多小三线亲历者的口述当中都能够找得到佐证。难以想象,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职工们不但要完成每天的劳动任务,又要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无疑是对职工们体力与耐力的双重考验。

1966年开始,职工们陆续从上海到安徽,职工人数增加,许多小三线单位向二二九指挥部报告,希望能够增加资金修建简易职工宿舍,满足职工的住房需求。针对这一问题,1966年9月,二二九工程指挥部在文件(86)沪指(张计)字第90号文件中对生活用房定额做了明确规定:全厂生活用房,以每人11平方米计算,其中家属宿舍占全厂总人数的15%,每户平均为30平方米,计4.5平方米;单身宿舍占全厂总人数的85%,每人4平方米,计3.40平方米。[3]文件除了对家属宿舍及单身宿舍的面积定额作出规定外,还对房屋结构、层高及开间、墙身处理、屋面、楼面、粉刷及油漆、水电等等都作了详细规定。

随着基建任务的完成,部分小三线厂开始投产,职工大量增加,原先按照职工人数85%建造的职工宿舍已经无法满足增加职工的住房要求,这是现实又急需解决的问题。1970年前后,随着职工人数的增加,各个小三线单位向上级有关单位反映后方住房紧张,住宿条件差,职工家属宿舍急需新建、扩建的上海档案馆藏档案非常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一时期小三线职工住房条件急需改善。

面对这一问题,1970年,市革委会工交组向市革会请示:“在建厂时家属宿舍时按职工人数百分之十五建造的,已不能满足需要,八一二指挥部提出还需建一千八百二十七户、五万四千八百十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按四十五元计算,需投资二百四十七万元,拟列入一九七一年小三线投资计划。”[4]经过多方面的协商合作,上海小三线职工关于增建宿舍的要求得到市革会的关注和重视,上海市革会从资金上给予支持,职工们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得以解决,住房开始增加,住宿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1980年,后方轻工公司所属的十个小三线单位在基建计划增拨投资中都将修建家属宿舍纳入该年的计划当中缓和住房紧张的局面。在1981年的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上海小三线,“在解决职工的住房方面,上海市和五机部去年总共安排投资五百二十二万,加上有关局批拨和企业自筹建设部分,实际施工面积达七万八千平方米,八一年内竣工并可交付使用四万七千平方米,其中家属宿舍四万三千平方米,可供一千零二十八户职工家属迁入新居。”[5]从这样的统计数据可看出,仅1981年小三线为修建职工家属宿舍的资金投入与修建面积,基地管理局为了小三线的后勤保障作出了许多实质性的工作和努力。

二、上海小三线职工回沪后住房保障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逐渐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来。上海小三线对其产品结构适时作出调整,实行军品、民品生产相结合的方式。从1980年开始,由于国家压缩国防经费,军工生产任务急剧下降,民品生产项目一时接不上,这给后方基地生产带来了很大困难;与此同时,后方基地长期存在而未能解决的职工生活方面的各种实际问题也更加突出。

尽管后方基地管理局在改善职工生活环境,解决职工生活困难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但由于小三线单位地处皖南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产成本过高,工厂效益日益下滑等,使得后方矛盾日渐凸显,夫妻分居,子女教育,青年婚姻,民品生产,住房紧张等问题虽得到改善,但无法根本解决,职工的不满情绪越来越浓烈。 从1984年开始,上海小三线开始进入调整交接时期,采用“收、交、关、改、撤”五种方法区别处理全部上海小三线企事业单位;上海小三线职工和家属中原从本市动员去的部分原则上可回本市郊区落户;由征地进厂的安徽当地农民拟请安徽省就地安置。[6]

整个上海小三线后方涉及职工57000余人,职工家属16000余人,职工组成成分多样,情况复杂,调整回迁并不容易,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例如回迁职工的就业、户口、工作编制、住房保障,职工子女入学等等,都是上海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妥善安置小三线职工,上海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三线调整的有关政策,经过多方协商,沪皖双方最终确定了 7 万多名职工和家属的去留问题。总的原则是:“凡是从上海招收和调入到小三线单位的职工,原则上由上海方面安置。凡是从安徽招收和调入到小三线单位的职工,原则上由安徽方面安置。凡是从外省市招收和调入到小三线单位的职工,因情况复杂,应区别对待,由上海方面负责联系。”[7]上海小三线职工返沪后需要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便是这部分人的住房问题。由于长久身居皖南,绝大部分职工在上海并没有住房。调整初期,上海市主管局、联营老厂和后方企业通过搭建临时过渡房、内部调剂、购买商品房等办法解决了一部分特困户。如八五钢厂返沪职工居住安置5,106人,其中,租借私房1,360户2,863人;投亲靠友148户252人;过渡简易公房272户464人;商品房17户33人;单身职工663人分居在仓库房、商品房、私房、活动房;还有831人原生活基础在沪,分居在各自家中。[8]通过种种措施,部分职工住房在过渡时期得到解决。

为了妥善地安置返沪职工,市委、市府确定按原小三线2万户家属户规模建造100万平方米住宅。建造这样数目庞大的住宅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上海市委决定采取地方财政补贴与企业自筹资金以及银行贷款的方式筹集资金为三线职工修建住房。

在计委、建委、小三线协调办、规划局、住宅建设指挥部、市政工程局、银行等各有关单位的协同配合下,小三线回沪职工住宅建设全面铺开。根据市政府1985年4月3日发(85)38号文规定,小三线工厂和本市郊县乡镇企业联营或者市属郊区工厂联营的项目和支援的劳动力,以及职工、家属的住房不进入市中心区,但部分可进入闵行、吳淞、漕河泾、吴泾、桃浦、浦东等地区,由市规划局审定。[9]

从1984年调整工作开始,到1988年小三线企业职工基本返回上海,经过几年的努力,小三线七万多职工及其家属95%以上都返回了上海,并在市郊安营扎寨,开始了全新的工作、生活。由于前后方的共同努力,各司其职,使得上海小三线实现了平稳的调整和过渡,并将其对于上海社会的影响降低到了最小。

注释:

[1]《关于上海机床铸造四厂分厂扩大初步设计方案的批复》,1965年12月26日,档案号:B173-4-742-86,上海市档案馆藏.

[2]徐有威主编.口述上海——小三线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63-72.

[3]《二二九工程指挥部关于生活用房定额的规定》,1966年9月24日,档案号:B246-1-106-22,上海市档案馆藏.

[4]《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工业交通组关于上海小三线增建部分家属宿舍的请示报告》,1970年11月29日,档案号:B248-2-290-139,上海市档案馆藏.

[5]《上海市后方基地管理局1981年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1969年11月24日,档案号:B67-1-207,上海市档案馆藏。

[6]徐有威.口述上海:小三线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6.

[7]《关于上海在皖南小三线单位交给安徽时有关人员安置问题的协商纪要》,1986年7月16日,档案号:1986-26,上海电机厂档案室藏.

[8]《关于八五钢厂前后方转移的报告》1988年6月8日,档案号:87-22-61,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档案室藏.

[9]《上海曙光微电机厂住宅工作小结》,1991年12月,原上海小三线曙光厂职工王妙发提供.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

猜你喜欢

住房保障
商业银行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风险防范探讨
不同住房保障方式下住户居住满意度研究
公租房保障档案的管理探析
城市廉租住房保障时间及家庭特征研究
住房保障信息网上公开工作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