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计视角下的企业纳税会计操作问题研究

2018-06-21张金英

商场现代化 2018年7期
关键词:审计研究分析

摘 要:审计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一种比较直接、有效的监督措施,对于纳税会计来说,审计为其指明了有效的方向,同时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只有严格的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纳税会计操作,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空间,这也是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原则。本文以审计视角为切入点,对纳税会计操作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分析,希望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审计;纳税会计;操作问题;研究分析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家逐渐放低了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管控力度,但是为了确保市场的稳定运行,也为了较好的控制市场经济,国家对宏观经济加强了控制,同时也采用了一定的有效措施。而税收作为我国财政的主要收入部分,它的存在是我国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方法,这也是影响我国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为了构建和谐的经济环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我国加强了对纳税会计的引用,而且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创新,我国纳税会计已经形成了比较有效的会计力量。但是在我国大经济背景下,如何利用审计来调控和规范纳税会计相关操作应该成为人们深思的问题。

一、审计与纳税会计简述

1.审计

审计是国家监督企业发展与运行的重要措施,这对我国的经济体系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严格的说,审计是由国家赋予的一种权利,相关的审计部门要严格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被审单位的相关财务信息、报告、收支等进行监督和审查,进而明确其应承担的经济责任,从而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审计工作的开展主要针对经济活动,所以审计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客观思维和公正心态,只有在拥有充足证据的前提下才能实施自身的判断。为了表示审计的公平、公正、公开,审计结果会以正规的形式公之于众。

2.纳税会计

纳税会计是近些年来刚刚起步的一个全新学科,而且国际上并为对其进行统一概述。纳税会计的基础原理是融合了相关的税收法律和会计内容,将税收法律法规做为基础的参照标准,运用会计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对相应单位的纳税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控,进而确保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从根本上来说,纳税会计应该属于一种较为新颖的管理活动。与税收会计相比较而言,纳税会计是站在税收人的立场来考虑纳税活动,在确保税收款可以及时缴纳的情况下对税务活动进行全局统筹,寻求一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税款成本的有效方法,进而帮助纳税人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

二、审计视角下纳税会计操作的原理分析

1.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条例,预防税收风险

税收的相关法律法规是纳税会计的主要依据,所以纳税会计必须要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进行严格的纳税款核算和缴纳。所以在审计的背景之下,纳税会计一定要具备较强的纳税知识储备和必要的工作技能,同时还要具备冷静和清晰的头脑,这样才能确保纳税会计操作工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在进行金额计算时要遵守会计准则,在做出决策之前要完成必要的材料收集,这样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决策方案。另外,纳税会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外部因素干扰,这增加了纳税会计的风险,所以在操作过程中人们一定要有一定的风险意识,要严格规法相关操作,对于不合理的财务业务方案进行及时改正,认真核对每一个环节,尽量降低税收风险。

2.自主申请审计指导和检查,加强部门合作

纳税会计虽然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机构体系,但是其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业务量较大,单纯的依靠单一部门的力量很难准确、科学的完成相关操作,这就需要加强相关部门彼此之间的配合和外界力量的监督。首先要加强部门配合,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处理好彼此之间工作关系,同时还要加强与合作企业的配合,整合有效力量,为纳税会计操作提供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其次,要加强审计力量的介入。审计在纳税会计操作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相关专业审计人员和税务人员拥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他们对纳税会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比较敏感,所以有关纳税会计部门可以向审计机构、税务机构申请指导和检查来加强自身的工作能力培养,进而提升自身的操作能力。

三、审计视角下纳税会计的操作要求

1.依据法律法规确认纳税义务时间

不同的企业所从事的经营范围也不同,他们需要缴纳的税务也不相同,我国对不同的纳税人所给出的纳税义务时间也不同。例如,对增值税而言,如果合作方是直接交易的形式,那么纳税义务就是金额到帐的时间,如何是分期付款方式,那么纳税义务时间则遵从合同签订时间。但是对于服务行业来说,他们的纳税义务时间就是指企业收款时间或者得到凭证的时间,而纳税会计则会在月末对其进行总的计算。所以,为了更好的进行纳税会计操作,操作人员必须要对纳税义务时间进行有效的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确保可以进行及时和准确操作。

2.整理归纳税收对象

纳税会计在操作之前就要整理和归纳税收对象,防止错误操作的出现。首先要根据企业的经营范围对其业务内容进行必要的划分,将资本种类进行准确的归类,这样可以方便后期的操作,进而使纳税会计操作变得更加简洁,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对于经营范围较广、涉及业务种类较多的企业来说,纳税会计应该对其经营内容进行严格审核,对不同的税务进行必要的独立审核。而对混合销售企业来说,可以根据其主要业务进行合理的征税。

3.依法精确计税

在整理和归纳完税收对象之后就需要工作人员对税收金额进行必要的精算,而对税收金額进行计算时必须要选择合理的税收基准,也就是说必须要有一定的计税标准,这种计税标准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企业不能私自对其更改。如果企业将产品应用到自身的生产活动当中或者改变了产品的用途,那么应该按照“移送使用价格”进行税务计算,此时人们应该着重关注“使用”的正确含义,要以产品的最后价值视为计税标准,主要包含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的价值。

四、审视视角下的纳税会计操作程序

1.按程序操作日常业务

企业日常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分别是对税种的核算与申报,在日常工作中,人们通常会对税务种类进行详细的确认和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税种来采取不同的计量形式。除此之外,还应当按照相关规定来对税款进行审核,确保税款的正确性和真实性。需要注意的是,在核算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不得对其进行随意更改。在确认好相关信息后,一定要进行申报反馈,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操作更为规范,确保操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按程序操作日常业务对于企业而依然非常重要,标准的操作不仅仅会降低操作风险,还会更好的提升工作效率,为实现高效工作给予更多帮助。

2.按程序进行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与纳税程序之间有着微妙关系,从目前情况来看,要想实现纳税筹划程序操作,就应当确保纳税会计操作的规范性和真实性。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结合现状自行进行制定,所制定程序要具备真实性。应当与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保持一致,为了更好地确定具体的筹划目标,相关责任人还可以对以往筹划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从中搜集一些信息,然后为制定本期纳税计划奠定基础,根据方案来总结经验,在经验中成长,如果一旦发现有风险存在,就要避免操作中出现同样的错误,这么做也是为了从根本上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论述了审计视角下的纳税会计操作问题等内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现代化的企业审计中,纳税会计已经受到了很多企业的关注与重视,而审计工作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工作者只有按照一定的程序来进行规范化的操作,才会更好地发挥纳税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为实现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梦吉.探讨内部控制视角下会计基础工作的发展和完善[J].商场现代化,2015(09).

[2]李艳玲.生态系统视角下财务管理转型研究-基于知识经济时代背景[J].财会通讯,2016(26).

[3]徐学信.审计视角下的纳税会计操作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23).

作者简介:张金英(1995.11- ),男,陕西延安人,本科,会计专业

猜你喜欢

审计研究分析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研究
校园网络安全的体系研究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