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所得税与会计准则处理差异常见问题探讨

2018-06-21尚占文

商场现代化 2018年7期
关键词:企业

尚占文

摘 要:对于会计在企业所得税的处理应用可以简单理解为对于企业应税收益与会计收益之间处理以及研究的一种方法,本论文简单介绍了企业所得税在会计处理准则中的产生以及发展,从而进一步的分析会计在企业所得税中具体化差异性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会计;差异性常见问题

作为企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会计在企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而言会计计算在企业金融性高度上涨的同时呈现正比例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关于企业所得税,微量差异都会引起企业所得税与常用准则误差的放大,因此,只有在两者之间的关系协调并且对于常见问题进行可见性的分析操控,才能最大化的解决此类问题。

一、企业所得税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所得税会计是整个会计学科之中的一个分支,主要是针对会计的收益与应收税之间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系统性的研究与处理。而企业中的会计主要还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单独体,通过独立经济实体进行可操作的处理,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非内部信息需求者提供会计专业化的经济信息,乃至为此构建出一种系统,而方法基本上都是通过会计方面某些专业化监督与反应企业的各种税务活动的方法。

同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会计核算不仅仅是在企业在发展各方面之处的集合,更包含了企业作为一个经济体对于国家缴纳的各种税金支出,此类支出也将出现在会计统计支出的账单之内,故而称之为企业税收的会计处理。

于1994年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一系列结果表明其进一步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税收制度的优化,国家为了这一市场需求,对于税收体制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其目的之一不过是针对于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加大协调力度,而1994年6月我国更是颁发了《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此时期我国财政税收体系尚未完善,故而差异性也不甚明显,更有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素养问题,根本不足以应对极为复杂的债务法,故而所得税会计的具体准则并未公开正式表明发布。

2001年我国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这一新型制度从内容上来看与前一年推出的《暂行规定》并未有区别化的差异,而直至2005年下半年,《所得税(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则表明了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方面将迎来一次巨大的改革。果不其然,在第二年初《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新准则在上市公司中率先实行,同时允许并且鼓励大众企业的实行。

二、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用于会计准则差异性常见问题

1.会计核算方法问题

会计准则在企业所得税处理方法差异性本质上就是所得税会计在差异问题上讨论与相关的处理方法,同样也因此分为永久与暂时两大类,后者的差异具体化细分又可以表现为应纳税以及可抵扣两小类,进而可以得到所得税会计的本质不过是对于差異的类别进行辨认区分,进而决定考虑使用何种方法解决。

在“收益分配观”作为基础上系统化树立的一种方式为应付税款法。而“收益分配观”基本的根据即是定夺业主权益量的“企业主体论”,这种理论表明:企业本身是区别于业主而独立性存在的,故而所得的全部利益全部可以认为是企业主体的收益,而股利表明公开部分则是属于业主的权益。

但实际上,企业作为经济单独体通过经营所取得的收益根本就是去掉企业内部而且拥有公司协议并且利益相关的人共享,在这里面,不仅仅是给予债权人所得税的支出,还包括了政府部门的相关利息以及股东所得的利润。

会计法在企业中作为非正统化的统计业务会受到多方面渠道的影响,其中就包括了“收入费用观”纳税影响,而具体而言可以分为递延方式法以及损益表债务法,但是这种方法对于所得税的统计与计算确定基本上都是通过“收入费用观”确定得来的,而且这种方式也并非由原始状态发展而来,而是通过“业主权理论”进一步演化蜕变。此种方法对于企业拥有绝对控制权利的应当属于业主,而相对应而言企业所积累的债务--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发展融资等方面债务也应当是属于业主的债务,单独企业净资产则可看作为业主的权益,故而通过企业经营所得到的资金收入可以看作为业主权益的某项增加,相对而言企业因各种因素影响而导致资金减少(对外支出)可以视为业主权益的降低。

那么衡量业主的权益增长在会计准则处理方法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去除业主得到的收入费用以及支出费用后所形成的净资产。理论上来看这一结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这本身还有一点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应当也在其中--即便是净资产也应当是在扣除所得税之后的净资产。

一直以来大家都有一个误区:对于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方法是通过之前的各种方法演变过来。这一点认知不可说是错误的,因为这的确是一部分事实,但深入研究则会发现,这仅仅是在技术方法层面的进行的一种浅层剖析,不为错固然不假,但以此作为结论未免以偏概全,归根到底,这种仅仅由技术层面的“方法论”进步不足以改变其本质,这自然决定了此种方式有着缺乏对于主体足够认知的硬伤,除此之外,在进行具体的实行发面同样也是面临困难重重。

2.暂时性差异问题

在企业的所得税中会计准则里面有着一个用来计算企业税收与会计实际计算存在差异性的概念,叫做“计税基础”以此为突破口来研究来看,主要原因在于在某个阶段关于企业税收的各种法规与会计准则在企业资产与负债情况的计算丈量口径不统一--即存在一定的误差,故而在企业资产以及企业负债情况与会计实际账簿计量与实际价值量是不同步的,这一点大幅度的产生了暂时的差异性。

在企业会计准则于内容方面引入这一概念之后,出现的暂时性差异相对于“时间性差异”在范畴方面要广泛的多。故而在某种程度是可以认为:暂时性差异本身就是所有的时间性差异以及其他暂时性的集合。而此概念也可以因此判断为出于在计算丈量以及确定会计综合性因素时的税法某种考虑。同样这也属于企业通过税法的“硬性规则”针对于会计各项因素所要达到系统化的计算与确定其价值。

而在“资产负债观”的前提下,有一定影响的因素即是资产与负债。

以此来看,暂时性差异可以极为明确的得到:暂时性差异为企业资产或者是企业负债金额数量与企业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价值量的结论。而此种判断不仅仅在此维度有效,尤为重要的是它具有“超越时空性”,并且在企业未来造成的影响会有一定几率比当下更大,特别是对于企业在未来纳税方面的影响,也正是因为这种考虑,暂时性差异也可细分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及“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无论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还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都可以理解为存在某一前提--即在可以确定在未来可以对于资产回收或者负债进行清还。这硬性规则不变的前提下,“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即是在此阶段之内对于资产的回收或者是企业债务的清还应纳税的价值,这会导致可抵扣金额存在暂时性的差异,以此类推,“应纳税的暂时性差异”同样确定“阶段之内”,目的为“收回资产或者清偿债务”,结果为“导致产生应纳税金额价值的暫时性差异”。

企业所得税在会计准则差异问题引发乃至发酵大部分原因本质上是相关人员的认知性错误: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及“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引发,故而得出“应纳税的暂时性差异可以理解为本质上就是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及‘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即此为递延性所得税资产”的结论。这种方法论的错位在本质上是一个逻辑错位,也正是因为此错误,进而导致了企业所得税在会计准则的处理方式以及程序上出现问题,在企业财务表上引发大范围信息化错误,导致将差异性放大到不可收拾的严重地步。

因此可以某方面认为:企业所得税在会计准则处理差异出现的问题存在着“原理性”不可避免差异问题,而除此之外的其他因素--人为认知失误有机会在里面参与提供催化,乃至将差异问题以及常见问题放大化,而认知逻辑的错位进而导致税收经济在会计准则化处理差异性出现问题才是关键,资金以及负债理智化归位进而不存在差异性错位才最为合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所得税在具体的核算以及统计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同企业因为经营范围以及业务的不同,包括企业人员配置、融资能力的不尽相同,在某些细节性方面不存在统一性,但是会计基础常见问题大都大同小异,而在“暂时性差异”本质原因相同,只有真正的理解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从起点做好企业所得税与会计准则具体处理工作的“相对性对接”,才能短时间内有效率的处理误差,避免因为此类差异而在企业所得税于会计准则处理时造成重大失误。

参考文献:

[1]马卫东.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分析及协调[J].西部财会,2016(02):28-31.

[2]徐青.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与协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11):96-98.

[3]陈玉波.浅析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在税务处理方面的差异[J].中国农业会计,2012(10):54-58.

[4]罗妙成.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其协调[J].莆田学院学报,2009,16(01):13-17.

猜你喜欢

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我心中的企业文化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