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2018-06-21焦迎宾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沙格列汀血脂胰岛素

焦迎宾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点,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以2型糖尿病最为严重。2型糖尿病主要在胰岛素抵抗阶段表现出胰岛素细胞功能缺失,并且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素细胞分泌功能会越来越弱,若不及时进行治疗会严重导致患者大血管及微血管出现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降低生活质量[1-2]。目前临床中主要以控制血糖,缓解病情发展为主要治疗原则,而胰岛素及降糖类药物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类药物的使用可为胰岛素分泌提供良好的条件,能够促进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提升药效。而沙格列汀是一种有效的降糖类药物,可抑制DPP-4,进而升高内源性胰高血糖素与葡萄糖的依赖性,有效促进胰岛素释放多肽,提高多肽水平,而达到调节血糖的目的[3]。故本研究将进一步探究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32~82岁,平均年龄(46.57±12.46)岁;病程2~25年,平均病程(6.38±3.14)年。观察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47.42±13.67)岁;病程2~24年,平均病程(6.19±3.0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4]中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②空腹血糖(FPG)≥7.0 mmol/L或随机血糖值≥11.1 mmol/L;餐后2 h血糖(2 h PBG)≥11.1 mmol/L。③近期未用降压药物者。④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2 排除标准 ①1型糖尿病或其他疾病导致的高血糖者。②合并肝、肾、心功能异常者。③神经异常,无认知功能者。④药敏试验过敏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治疗,方法如下:注射胰岛素(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1401)10 U/mL,依据病情变化及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用量30~60 U/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格列汀治疗,用法如下:口服沙格列汀(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10028)5 mg/次,1次/d,晨服。两组连续用药治疗3个月。

1.4 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糖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2 h PBG水平变化情况。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脂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③比较两组之前及治疗3个月后胰岛素(FIns)水平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胰岛素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④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如肠胃不适、低血糖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FPG、HbAlc、2 h PBG值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TC、LDL-C、TG均比观察组高,HDL-C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及胰岛素分泌指数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FIns、HOMA-B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单位:mmol/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单位:mmol/L

组别 FPG HbAlc 2 h PB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0.41±0.72 8.64±0.52 9.42±0.74 9.91±2.74 19.52±6.31 11.31±3.12观察组 10.23±0.82 6.31±0.33 9.65±0.57 7.68±0.72 18.94±5.92 7.82±2.94 t值 1.069 24.518 1.596 5.101 0.434 5.27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单位:mmol/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单位:mmol/L

组别 时间 TC LDL-C HDL-C TG对照组 治疗前 4.82±0.37 2.63±0.56 1.06±0.24 1.83±0.17观察组 4.91±0.46 2.64±0.52 1.08±0.26 1.82±0.24 t值 0.988 0.085 0.366 0.000 P值 >0.05 >0.05 >0.05 >0.05对照组 治疗后 4.56±0.52 2.77±0.63 1.08±0.26 1.62±0.24观察组 3.42±1.41 1.42±0.52 1.28±0.32 1.17±0.16 t值 4.916 10.710 3.144 10.111 P值 <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及胰岛素分泌指数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及胰岛素分泌指数比较()

组别 例数 FIns/(mlU·L-1) HOMA-B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2 7.27±0.92 7.62±1.04 32.51±12.94 33.74±12.07观察组 42 7.33±0.85 12.57±1.64 32.87±11.58 60.12±16.25 t值 0.310 16.519 0.134 8.446 P值 >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1例(2.38%)肠胃不适、1例(2.38%)低血糖,共2例(4.76%)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2例(4.76%)皮疹、2例(4.76%)肠胃不适、1例(2.37%)低血糖,共出现5例(11.90%)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4,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特点以胰岛β细胞功能出现异常或胰岛素发生抵抗为主,虽然能够通过日常的饮食、生活方式及胰岛素等方法调节血糖,但却不能改变β细胞的功能异常,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中应辅以促进胰岛素细胞功能类药物进行联合治疗,以增强对血糖的控制[5]。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胰升血糖素样肽-1能够为胰岛素分泌提供优质的条件,继而促进血糖指标的降低[6]。此外,还能够有效促进胰岛素细胞功能的恢复,进而促进DPP-4及肠促胰岛素类似物的生成。而沙格列汀具有延长胰升血糖素样肽-1作用时间的效果,进而利于提高胰升血糖素样肽-1水平,充分发挥降低血糖及血脂的重要作用[7-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对照组FPG、HbAlc、2 h PBG值均比观察组高,治疗后对照组TC、LDL-C、TG均比观察组高,HDL-C比观察组低,治疗后对照组FIns、HOMA-B均比观察组低。表明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原因为沙格列汀是一种降糖药物,对胰岛β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主要通过有效抑制DPP-4酶的活性,以促进胰岛β细胞的增生及抑制β细胞的凋亡,最终起到增强机体内胰岛素敏感性的功效;此外,抑制DPP-4酶的活性还可促进胰升血糖素样肽-1水平的提升,起到降低血糖的重要作用。该药物在降脂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能够通过改善血脂代谢水平,使血压值降低,继而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用药更具安全性[9]。胰岛素是临床有效的降血糖激素,具有起效快特点,但其单独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易延长患者治疗时间,不利患者康复[10]。因此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相互作用,提高综合治疗效果,有效降低血糖及血脂指标,促进机体内胰岛素量的正常分泌,减少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依赖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进程加快。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可有效调节血糖及血脂代谢水平,降低血糖指标,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状,提高机体胰岛素及胰岛素分泌指数,进而减少胰岛素使用剂量,且用药安全可靠。

[1]乔彦,赵景宏,谢席胜,等.沙格列汀和吡格列酮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6,28(2):212-214.

[2]陈飞,何文学,段家武,等.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中国彝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学,2016,38(11):1594-1596.

[3]李云飞,孙艳霞.沙格列汀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4,16(5):412-413.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1-37.

[5]刘颖芳,陈晓亮.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7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5):521.

[6]叶夏云,侯红斌,赵阳.沙格列汀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2015,10(5):652-654.

[7]李英,靳瑾,王敏哲.沙格列汀对维、汉两民族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15,17(10):1543-1545.

[8]吕春凤,于,周赛君,等.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5(12):759-762.

[9]艾蕊,张焕江.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沙格列汀前后血糖及胰岛细胞功能指数变化及意义[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8):1054-1056.

[10]汤胜杰,干正琦,方立曙,等.沙格列汀对比地特胰岛素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7,37(31):63-65.

猜你喜欢

沙格列汀血脂胰岛素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总胆固醇水平影响评价
参芪地黄汤联合沙格列汀治疗降糖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用药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分析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你了解“血脂”吗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沙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