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左心室起搏心电图的特点
2018-06-20过瑾张常莹承燕王如兴
过瑾 张常莹 承燕 王如兴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一种治疗终末期心衰的有效手段,但对于心电图工作者来说,对CRT起搏心电图的判读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分析CRT起搏心电图不仅需要熟悉患者本身的心电图,而且需要熟悉单左室起搏心电图、单右室起搏心电图、起搏与自身QRS波融合,以及左右心室不同心室间期起搏互相融合所形成的双室起搏心电图。理解单左室、单右室起搏的图形是理解CRT起搏的基础。
CRT时右室起搏电极多位于右室心尖位置,心电图表现通常较为固定,表现为Ⅱ、Ⅲ、aVF导联主波向下,Ⅰ、aVL导联主波向上,胸导联呈类似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而对于左室起搏来说,因为植入的冠状静脉不同,心电图表现也不尽相同。本文归纳了我院植入的不同静脉的左室起搏心电图,以期寻找一些特点和规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7年6月植入CRT起搏器的共4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36~82(66.14±9.97)岁。所有患者右室电极均植入右室心尖部,左室电极分别植入不同冠状静脉。按照植入冠状静脉分组,将入选患者分为侧静脉组(7例)、后静脉组(8例)、后侧静脉组(13例)、前侧静脉组(8例)、心中静脉组(7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程控仪程控起搏器为单左室起搏模式,调整起搏参数以确保左室夺获,使用美国GE公司MAC1200心电图机记录单左室起搏的12导联心电图。将12导联心电图进行测量整理,记录电轴及每一个导联QRS波形态。取Ⅰ、V1导联为重点测量导联。比较各组患者在心电图形态上的区别。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使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百分比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43例患者,侧静脉组7例,后静脉组8例,后侧静脉组13例,前侧静脉组8例,心中静脉组有7例。左室起搏心电图上所有患者QRS波均增宽;QRS波平均时间为(0.22±0.02)s,各组QRS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心电轴
在入选的43例患者中,26例(60.47%)心电轴右偏,8例电轴位于无人区,5例电轴正常,电轴左偏仅见于心中静脉组,且7例心中静脉组患者有4例出现了心电轴左偏。心电轴各组分布见表1,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其中心中静脉组电轴分布与其他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静脉组的心电轴
2.3 左室起搏图形
不同静脉植入组,左室起搏图形亦有所不同(表2)。Ⅰ导联起始部Q波、Ⅰ导联 R/S≤1及V1导联R/S≥1在所有病例中的出现率分别为79.07%、83.72%、67.44%,其中在侧、后、后侧、前侧静脉组中出现率较高,而在心中静脉组中出现率较低,仅为42.86%、42.86%、28.57%。Ⅰ 导联 R/S≤1的出现率在组间有差异性,后侧静脉组与心中静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例(69.77%)患者下壁导联主波以正向波为主,在各组之间差异不大。在43例中有26例(60.47%)胸导联V2~V6形态与V1导联主波方向相同,有17例主波方向发生改变,移行位置大部分位于V5及V6导联。V5、V6主波方向在各组之间无差异。
表2 各组左室起搏图形 n(%)
a:P=0.231;b:P=0.028;c:P=0.242;d:P=0.351;e:P=0.285;f:P=0.750
3 讨论
目前CRT植入中,左室电极一般植入冠状静脉中,冠状静脉主要有以下分支:心中静脉、心后静脉、后侧静脉、侧静脉、心大静脉、前侧静脉[1]。在这些静脉中,左室电极优先植入侧静脉、后侧静脉和后静脉,但也有因为静脉的变异等原因导致电极无法植入的患者,最终选择植入心中静脉。植入不同的静脉必然起搏心脏的不同位置,从而导致左室起搏心电图的不同。
心电图12导联中,Ⅱ、Ⅲ、aVF导联指向下方,当其为正向波则认为除极向量由上往下;左侧导联有Ⅰ、aVL,其中Ⅰ导联最为常用,其向量从右往左,一般认为左室起搏会导致Ⅰ导联负向波;右侧壁导联有V1、aVR、Ⅲ,其中V1导联位于右侧前壁,当左室游离壁起搏时,向量指向右前,导致V1导联呈现R波。基于此理论,Ammann等[2]提出用V1导联R/S≥1及Ⅰ导联 R/S≤1来快速判断在双室起搏中左室是否夺获,后在实际运用中又加入Ⅰ导联是否存在Q(q)波变为改良的Ammann算法[3]。胸前导联QRS波形态可以用来区分左室电极位于基底段、中段还是心尖段,左室心尖段起搏会导致V1导联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并且V2导联就会转为以负向波为主;胸前导联如果全为正向波或在V5、V6导联才转为负向波,则代表左室电极位于基底段;若在V4、V5导联转为负向波,则代表左室电极位于心室中段[4]。
本研究中,发现侧静脉组、后静脉组、后侧静脉组、前侧静脉组大部分病例符合V1导联R波、Ⅰ导联Q波的规律。既往有研究通过归类总结了376例左室起搏数据,归纳出后侧型、中间型、前壁型三类心电图类型,同时认为通过心电图类型能够判断出左室电极位置[5]。但也有研究得出不同结论,Sommer等[6]通过与CT横断面比较,发现心电图类型与左室电极并无相关性。本研究也发现,各组均存在个别病例不符合上述规律,有研究者提出当左室电极深入左室基底位置,特别是在向左侧扩大的心脏中,心室激动从基底向心尖扩布,从而导致Ⅰ导联出现正向波[4]。若左室电极放置于心大静脉的深部,则更多地刺激右室流出道,而不是左室前壁[4],也会导致心电图改变。所以即使植入同一静脉,左室起搏心电图仍和心脏本身存在的室内阻滞、电极植入静脉深度、心脏形态等有关。
同时,我们还发现,心中静脉组左室起搏心电图与其他部位静脉起搏有着明显的差别。从解剖上来看,与其他静脉大部分位于左室外侧壁不同,心中静脉走行于后室间沟内,位于左右心室之间,故有研究者提出如果左室电极放置在心中静脉中,则优先激动右室[6]。本研究中,心中静脉组有一半患者出现了电轴左偏、Ⅰ导联无起始Q波且V1导联主波负向等除极向量从右往左的表现,也表明这些患者可能优先起搏了右室。正因为存在优先激动右室的可能,故有观点认为CRT治疗时电极不宜植入心中静脉,但此观点仍需更多试验数据加以验证。
冠状静脉分支多,左室电极不同靶血管植入导致左室起搏点不同,再加上不同的患者心脏基础心电传导的差异,都导致左室起搏心电图变化较大。大部分患者存在V1导联R/S≥1、Ⅰ导联R/S≤1及Ⅰ导联Q波,但仍有少数患者不符合上述规律,
尤其是心中静脉组患者,其左室起搏图形变异较大。对于这些患者,一份单左室起搏的心电图是非常必要的,能为将来双室起搏时判断左室是否夺获提供判断依据。但本文中各组样本量仍较小,需要加大样本量,再进行统计观察。
参考文献
[1] 王如兴,郭涛,王松丽,等.InSync 8040起搏器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2,16(1):14-16.
[2] Ammann P,Sticherling C,Kalusche D,et al.An electrocardiogram-based algorithm to detect loss of left ventricular capture during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J].Ann Intern Med,2005,142(12 Pt 1):968-973.
[3] Cao YY,Su YG,Bai J,et al.The roles of the Q(q)wave in lead I and QRS frontal axis for diagnosing loss of left ventricular capture during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J]. 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2015,26(1):64-69.
[4] van Stipdonk A, Wijers S, Meine M, et al.ECG Patterns In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J].J Atr Fibrillation, 2015,7(6):1214.
[5] Jastrzebski M, Fijorek K, Czarnecka D. Electrocardiographic patterns during left ventricular epicardial pacing[J]. 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2012,35(11):1361-1368.
[6] Sommer A, Kronborg MB, Witt CT,et al. The paced electrocardiogram cannot be used to identify left and right ventricular pacing sites in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validation by cardiac computed tomography[J]. Europace,2015,17(3):43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