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江瓷佛—乾隆金地粉彩无量寿佛坐像

2018-06-20陈占锡

收藏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无量粉彩九江

□陈占锡

高发髻施蓝色釉,披发垂于两肩;金面,开脸略清瘦,工艺工整细腻,低目垂眉,面容慈祥,两耳饰耳环,松活似可摇动;面部两侧红彩宝缯,卷曲飘拂,自然流畅;胸前饰五色璎珞,珠光宝气,孚尹旁达;双手结禅定手印,托宝瓶;手腕、臂及脚踝均有配饰,清晰精致;佛身着绿彩地披帛,绿面粉里,上绘五色宝莲花纹,枝叶花瓣褐色勾边,色彩变化、过渡自然,披帛绕臂,柔软飘舞,其末端经佛身下垂于莲花座前;佛身下着蓝彩裙裳,绘五色缠枝宝莲花纹,花纹繁缛,红底金花裙边,略有衣纹起伏,柔软自然。佛像下部的莲花座,水绿色釉为地,露出金彩边,以胭脂水粉红釉绘仰覆莲瓣纹,仰瓣内满绘粉黄色花蕊,勾画细致。座底面微凹,水绿色釉。

这尊佛像整体造型复杂,端正庄严,粉彩釉厚似漆,可谓工艺精湛。

其二,佛像通高14.7、底径横长9厘米。无量寿佛为坐式,金身彩衣;底座下满平,底板可取下,有黄豆大的小孔,可以装藏;瓷胎稍粗松,颜色白中泛黄,有细黑点,胎体略薄(图2)。

佛像身躯裸露处遍施金彩,金彩黄中泛红,光彩闪耀。无量寿佛为跏趺坐式,头戴五叶高冠,高发髻施蓝彩,披发垂于两肩;金面,开脸较清瘦,低目垂眉,面容慈祥,略显呆滞;面部两侧红彩宝缯呈卷曲状;胸前饰璎珞;双手结禅定手印,托宝瓶;璎珞、宝瓶及手腕、臂、脚腕的配饰均覆盖金彩;佛身着浅绿色的披帛,上绘明黄梅花点纹;佛身下

记得早些年在一次拍卖会现场,看到一尊标为“清乾隆御制瓷胎洋彩描金无量寿佛”的瓷佛像。我顺口说了句,这尊“九江佛”不错。于是有人问,这不是景德镇产的瓷佛吗?怎么叫“九江佛”?

这还得从80年代初说起,当年在工作中,从故宫接收回一批文物,其中有两尊乾隆金地粉彩瓷无量寿佛坐像。我的师傅孙会元告诉我,这是“九江瓷”。再细问其缘由,孙师傅说,九江瓷是景德镇生产的瓷器总称。因为景德镇所产的瓷器,绝大多数经过江西九江销往海内外;此外,清代乾隆四年(1739年)后,清官唐英移理九江关,统管景德镇的陶务,凡官窑瓷器也都是先送往九江,再由九江起运赴京;再有,当时九江集散的瓷器多为尚品,工细釉厚,尤以彩瓷佛最为典型。

实际上,后来“九江瓷”这一称呼一直是景德镇生产的瓷器的统称,只不过是现在大家逐渐淡忘了。

当年见到的那两尊瓷佛像,还拍摄了照片,作了一些资料数据的记录。那应该是典型的清乾隆时期烧制的瓷佛像,可以算做标准器了。

其一,瓷像通高28.5、底径横长21.5厘米。无量寿佛为坐式,金身彩衣;底座下有底板,底边无釉,胎质细白紧密;底板有一黄豆大孔洞,无年款(图1)。

佛身没有衣着和装饰的地方是大面积的黄金地,黄金色微泛红,光彩闪耀。无量寿佛为跏趺坐式,头戴五叶高冠,着明黄釉裙裳,绘褐色云纹团花,有衣纹起伏,柔软自然。佛像下的莲花座,松石绿釉底色,露金彩边,侧面绘粉红仰覆莲瓣纹,仰瓣内满绘黄色釉花蕊。

这尊佛像整体造型较前一尊略显简化,尺寸远小于前一尊,仍显端庄,粉彩似漆,无透明感。整体质量较前一尊稍有逊色。从施粉彩较前一尊减化的地方可以看出,两尊佛像应是在瓷胎上先满施金彩(除底部外),粉彩釉部分是覆盖在金彩上的。

这两尊佛像的金身,是以黄金为原料的工艺。早期的方法是,先将黄金置于瓷钵内,研碎磨细,然后用水将金粉冲开,使之与水混合流入容器,沉淀后金粉落在水底,再去水干燥。使用时,将金粉融于适量的橡胶水中,按10比1掺入铅粉。在瓷胎上施金彩的方法同施颜色釉的方法相同。这种直接用金粉描绘瓷器的方法,由于工艺复杂,耗金量比较大,故在古代只用于比较高级的瓷器上。至清代乾隆时期,液态金(俗称“金水”)传入我国,上述方法在瓷器上就不再使用了。“金水”是一种黄金的树脂酸盐,是德国人居恩发明的。施金彩时,将瓷胎浸入金水即可。其特点是耗金量低,使用方法简单,外观富丽堂皇。上述佛像的工艺便应是用这种方式。

这两尊九江瓷佛,集金彩和粉彩于一身,制作工艺精湛,从其造型、釉面、胎质等特征判断,应属于乾隆时期烧造的瓷佛像,是当时为宫廷供奉而烧造。除金地外,也是乾隆时期粉彩瓷器的代表作,展现了康乾盛世的华美,也为我们提供了鉴定乾隆粉彩瓷器的实物依据。乾隆以后,清朝宫廷烧造瓷佛的数量迅速减少,至嘉道间,工艺水平大幅下降。如今,乾隆时期烧制的九江瓷佛存世量稀少,是非常罕见的。

图1

图2

猜你喜欢

无量粉彩九江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九江学院建筑设计作品选登
粉彩瓷板四条屏
《窑开全青》粉彩瓷瓶
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ubble and free surface close to a rigid wall
刘少白
江西九江风景林木种苗有限公司等
长干曲四首(其二)
无量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