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本与权力:我国体育小镇空间生产的主要动力

2018-06-20钟玉姣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权力小镇资本

司 亮,钟玉姣

(1.大连外国语大学体育教研部,辽宁 大连 116044;2.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基层经济社会事业、全民健身与健康事业、体育产业发展,2017年5月9日,国家体育总局颁发了《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紧接着2017年12月四部委又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提出,特色小镇建设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然而,由于我国体育小镇建设起步晚、发展经验不足,理论滞后,出现了内驱动力不足、资本增值搁浅等问题。为此,笔者在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指导下,以资本循环和空间权力论为切入点,重在挖掘影响体育小镇建设的主要动力,从而科学规划、发展我国体育小镇,以此推动我国体育小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空间生产理论及其相关研究

1.1 空间生产理论的概述

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列斐伏尔最先提出了空间生产理论,他于1974年《空间的生产》一书中正式提出了空间生产的概念。其核心观点主要包括4个方面:1)本体论层面的空间:空间是被生产出来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2)解释资本主义主导的生产方式:空间本身的生产;3)提出城市空间的理论:消费主义控制和支配着社会中的空间(改变空间);4)构建“三元一体”理论框架:空间的实践、空间的表征、表征的空间;并分别对应着三种不同类型的空间:“感知的空间”“构想的空间”“生活的空间”。列斐伏尔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观点,建了“城市空间是产物和生产过程”为核心的空间生产理论[1]。

1.2 空间生产逻辑与体育小镇

1.2.1 资本与空间生产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理论推行者哈维将有关资本对空间的影响带进城市实践中,提出“资本的城市化”理论。他认为城市建构环境的生产和创建过程实质上是资本控制和作用的结果[1],以此提出了“资本三重循环”的理论:第一重循环是资本投资向一般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投资,形成生产与消费的空间;第二重循环是资本向生产性和消费性环境建设的投资;第三重循环是资本向科教和社会领域的投资。此理论的提出揭示了城市化过程中资本是直接参与和建构资本循环的。

1.2.2 权力与空间生产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尔提出了权力空间论,认为社会空间在本质上就是权力空间,这种权力空间形成了具有约束力的场域,可以影响资本的可进入或流动性[2]。另一位法国思想家福柯则认为空间的命运取决于权力,空间是“权力的逞能场所”,是权力发挥的途径和媒介。从两位学者论述中可知,空间中社会具有什么样的要素、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拥有什么样的资源、发生什么样的生产,主要取决于权力行使在空间中的发挥。

1.2.3 城市化发展中的空间生产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卡斯特尔的代表作《城市问题:马克思主义方法》一书,通过对城市中的社会组织运动的研究,对城市领域空间生产的研究有着广泛的影响。哈维的《社会公正与城市》把空间分成绝对的空间、相对的空间和关联的空间,认为空间和空间的政治组织体现了各种社会关系,但又反过来作用于这些关系。

1.2.4 体育小镇空间生产的逻辑 空间生产的发生机制是基于社会生产关系之上的再生产,是资本、权力和社会等政治经济要素和力量对空间重新塑造,并以其作为底板、介质和产物,形成社会化结构和社会的空间性关系过程[3]。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和推进城镇化发展,建设体育小镇作为特色小镇发展背景下的创新尝试,更是推进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和满足我国人民完美生活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具体说,体育小镇是政府职能部门权力作用的发挥、市场作用下资本的创新和转移以及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提升的综合体现。其中,资本是通过在体育小镇空间中形成循环来完成小镇社会经济的发展;权力则是政府职能部门通过规划布局,完善机制,市场调控等方式推动体育小镇建设。

1)资本循环与体育小镇空间生产。体育小镇资本的集中、转移和创新是新型城镇化扩大再生产的过程,在本质上切合了哈维的资本循环理论模型分析过程。按照一般规律,资本主要用于空间本身生产投资的第一重循环以及促进生产和消费环境的第二重循环,进而极大地推动了体育小镇建设,促进了体育小镇不断的空间重组和社会经济发展;然而,为了促使体育小镇的空间生产达到资本增值的目标,势必要在保证资本完成前两重循环的基础上加强资本第三重循环,也就是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

2)空间权力与体育小镇空间生产。体育小镇空间具有政治性,是政府职能部门的意识形态,与空间权力存在着密切关联,这就是福柯所说的空间是“权力的逞能场所”。当前,在体育小镇建设中已经显现出其空间的交换价值,为了避免体育小镇追求资本增值所引发的市场混乱局面,亟需政府职能部门行使权力:第一,利用与权力关联的制度、统筹规划、特色优化等因素吸引资本促成对体育小镇建设的投入;第二,通过权力行使规划资源、引导资本和协调社会关系等能力,达成对体育小镇建设的服务。

2 体育小镇空间生产的动力

近年来,以运动休闲为主题的体育小镇陆续出现。作为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一股新的力量,发展迅猛,对其研究成为社会关注和体育界讨论的热点,主要缘由有三个方面:一是独特性,体育小镇是以体育为载体,相对集中地融合运动休闲、文化、健康、旅游、养老等多种功能,形成了项目链、消费圈和产业群的体育服务空间;二是全新性,体育小镇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目的,在区域空间内对体育生产实践活动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要素的合理利用和重新配置;三是助力作用,体育小镇在地方政府权力职能下实现对区域空间内的公共服务、产业开发和社会资本的再构,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体育小镇是以体育产业为核心围绕运动、休闲、健康、养生等功能对小镇进行规划改造、要素重整和业态融合的区域空间。体育小镇是在我国推动特色小镇建设背景下以及多种要素力量共同作用下的创新尝试。为了促进体育小镇建设,2017年5月9日国家体育总局颁发了《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73号文件],文中提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其中“政府”指的是国家公共行政权力的象征、承载体和实际行为体,“市场”则是必须围绕资本关系进行诸多调整和改变而满足各种需要的要素总和。新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和权力是空间生产的主要动力源泉”,这一观点恰恰与前面的论述相吻合。由此可见,资本和权力是我国体育小镇空间生产的主要动力。

2.1 市场主导——资本

“城市中各种空间结构的变迁,各种景观的形成,以及城市社会中的各种关系,生活习惯等空间生产方式,都是市场和资本运作的体现和必然结果”[2]。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形势下,城市空间发展一定要依赖资本逻辑,达到追求资本增值的目的,因此,资本无时无刻地发挥着对我国体育小镇空间的侵占和控制作用,也势必要求对体育小镇空间内诸多制约力量要素进行重新组织和统筹规划。第一,发挥资本的推力作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资本运作推动体育小镇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高度融合,形成体育项目集群的消费群体和综合体育服务体;第二,发挥资本的拉力作用,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势,通过鼓励、引导、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提供有效供给促进消费形成资本良性循环拉动体育小镇的发展。

2.2 政府引导——权力

权力的影响主要是指相关集团和组织利用自身利益所拥有的资本优势或政治优势,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与观念,来改变城市土地利用的方式[2]。我国体育小镇建设起步晚,基础薄弱,通过资本运作可以快速推进小镇发展;但是,急于追求资本增值一定会导致市场失衡。如果任由资本自由发挥,会加剧市场失衡状态,最终则会导致市场失控;此刻,政府职能部门的平衡协调能力和宏观调控作用则显得尤为重要。第一,发挥权力的平衡力作用,在体育小镇空间生产中平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各职能之间的联系,相辅相成、共同影响和制约区域空间建设:在运营管理和政策意见、扶持措施等方面的政治职能;在土地配置、投融资体制上的经济职能;在功能融合、服务模式、环境保护、权益维护等上的社会职能;在文化传承、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上的文化职能;在生态问题应对、解决和保护上的生态职能。第二,发挥权力的调控力作用,统筹、控制、规划体育小镇空间的各种因素:对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布局的统筹规划;对产业、消费、自然环境保护等的业态融合;对政治要素、生产要素、社会要素和文化要素的重新组合并高效利用;对公共服务模式、产业资本集聚的运营管理和完善创新。

3 资本与权力对体育小镇空间生产的影响

3.1 资本对体育小镇空间生产的影响

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追随者哈维资本循环理论对于体育小镇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资本三重循环理论有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体育小镇资本运动过程。在资本运动的过程中,(资本)总是试图创造出与自己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空间[1]。体育小镇空间包括自然空间和物理空间,是被利用的空间和被生产的空间。在体育小镇空间生产过程中,两个空间直接参与了资本循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生产资本要素的转移与流动过程,为了保证资本循环能够连续进行,势必要注重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因此,“资本三重循环”理论可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下体育小镇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提供更好的解读(图1)。

图1 体育小镇的资本三重循环

3.1.1 资本第一重循环:依靠资源供给推动空间生产和消费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小镇依赖自然资源、传统文化、运动习惯、体育赛事形成了以体育为特色的、以产业为引领的小镇(冰雪小镇、足球小镇、国际户外运动小镇、温泉小镇)。为了保证小镇空间生产中物质和信息流通的顺畅和高效,必须通过资本运动加强空间流通的构建(公路、铁路、港口、机场以及高速信息网络和区域基础设施的修建)。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定的职能形式出发,经过“购买—生产—销售”并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值,并回到原点的全过程[5]。也就是说在资本运动的过程中,资本经历了空间生产、空间流通、空间交换三个环节,必须达到空间消费,才能最终意义上完成一次完整的资本价值增值运动[6]。空间消费是资本完整运动的终点,又是下一次资本运动的起点,而空间消费则又反应出新的空间生产需求。之前,我国社会是根据人们需求而进行空间的生产(需求侧),现在恰恰相反,即生产企业控制着市场行为,引导并培育着社会生产态度和需求(供给侧)[1]。“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的终点和目的”[7],消费逻辑主动控制着并创造着体育小镇的空间生产。因此,在体育小镇的资本第一重循环中,资本为体育小镇提供充足资料推动空间的生产和消费。

3.1.2 资本第二重循环:搭建平台拉动内部资源转化创新成果 空间为了追求新利润和高质量发展必须追求创新,也要充分利用空间的创新特质。但是,体育小镇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受限于空间内的资源基础和经济水平,包括在相对固定的生产时间和生产效率下对利润的提升能力。为了追求利润空间的提升,体育小镇空间生产的过程在完成资本第一重循环基础上,必须加强对资本的转移和流动,拉动体育小镇空间生产进入到资本的第二重循环。在这重循环中,体育小镇空间生产在资本运动的作用下促进体育与健康、旅游、养老、文化等行业的融合发展,促成运动、休闲、娱乐等功能的聚合发展,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产业,形成体育服务、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文化宜居的创新成果转化,同时也搭建顺应体育小镇功能聚合和业态融合发展的新平台。

3.1.3 资本第三重循环:提供多层次、多元化公共服务拉动全域综合发展 关于资本的第三重循环,卡斯特罗(M.Castells)称之为政府能提供的集体消费方式,主要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某些必要的功能,维护区域集体消费实现增值[8]。体育小镇空间生产通过完成资本第一、二重循环,以期完成资源、产业、服务的合理配置和有效集聚,形成宜居宜业宜消费的体育特色区域。但是,仍然不能实现体育小镇良性运转和高质量持续发展。依据哈维的资本循环理论,体育小镇空间生产中的一部分资本势必要转向社会公共领域投资进入第三重循环,发挥资本对体育小镇空间的秩序维护和生产保障作用,通过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完善保障机制等方式推动体育小镇的社会公共领域建设,以满足企业者、创业者、消费者、体验者、当地居民等不同群体的差异性需求为目的,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拉动体育小镇健康可持续发展。

3.2 权力对体育小镇空间生产的影响

政府是体育小镇发展的主体,发挥着对体育小镇空间生产的重要引导作用。准确地说,对体育小镇空间生产具有影响作用的权力是当地政府权力,即国家权力机关或上级政府部门通过一定程序,授予地方政府在地方性公共事务的管理与协调过程中执行法律,履行政府职能,对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直接施加强制性、支配性的影响,最终实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强制性力量[9]。那么,权力是如何影响体育小镇空间生产呢(图2)?主要体现在: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力量要素的平衡,对社会关系网络中多元主体之间的协调,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的统筹规划,对区域合力治理模式要素的重组,以及对公共服务模式和运营管理机制、投融资机制的完善创新。

图2 体育小镇空间生产中的权力影响因素框架

3.2.1 对体育小镇空间生产的平衡协调作用 1)平衡力量要素。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是体育小镇空间生产中重要的职能要素。其中,政治职能体现在运营管理和政策意见、扶持措施等方面;经济职能体现在土地配置、投融资体制;社会职能体现在功能融合、服务模式、环境保护、权益维护等;文化职能主要体现在对文化传承、体育教育培训的支持;生态职能体现在向社会提供生态服务、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职责和功能。其具体职能所关注的主要方面是:经济发展—小镇经济发展助力生活水平的改善;社会责任—社会关系网络维护、社会保障机制;文化贡献—地区文化传承与体育文化发展的融合;生态保护—应对和解决生态问题、向社会提供生态服务、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由此可见,体育小镇空间生产中会受到各力量要素共同影响和制约,只有发挥权力的规范作用才能平衡各力量要素。

2)协调平衡支配者之间的关系。在权力、资本和社会关系共同作用下,体育小镇构成了“社会(关系)→空间”的复合结构,即社会关系网络。体育小镇是“构想的空间”(“空间的表征”),是国家“推进体育产业发展、助力城镇化”的实现,是支配者们的思维体现。在体育小镇社会关系网络中,政府、规划师、工程师、投资者和企业者处于支配的地位,直接参与体育小镇的规划、建造、投资过程,对推进体育小镇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追求目标的不同,体育小镇的社会关系网络形成了相对应的差序结构[10],例如:以科学理想化的思维支配和影响着小镇功能区域规划的规划师、工程师;为了追求资本增值,以自己的意识改变着空间的投资者和企业者等。因此,体育小镇空间生产在决定今后发展方向的关键点上,为了避免在支配者们之间产生分歧,必然需要政府的权力去平衡彼此之间的关系,即政企关系、企企关系、政社关系。

3)协调被支配者之间的关系。体育小镇是“生活的空间”(“表征的空间”),是体育小镇使用者——民众生活生存的空间。在体育小镇社会关系网络中,民众处于被支配者的地位,他们被动地让位而处于被支配和消极体验的地位。被支配者们根据建设来源可以划分成当地居民、外来从业人员、消费体验者,他们分别以不同角度关注和审视体育小镇空间的建设。正是因为对体育小镇空间关注点的不一致,导致三者在体育小镇空间生产中产生地位、利益、风俗等系列矛盾和问题。这就需要合理行使权力协调利益和权益之间关系,促成关系共存,并根据不同群众的不同层次的需求达成空间共享。

3.2.2 对体育小镇空间生产的统筹构建作用 1)统筹空间、规划布局。统筹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规划空间区域资源和功能,形成产业资源互补和功能服务集聚的健康特色区域空间,这是体育小镇权力行使的主要目的之一。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和生活空间是体育小镇生产的主体空间,三生空间的布局决定了体育小镇发展的特色性。生产空间是生命力,体育产业是体育小镇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以体育的特色,从产业来引领和带动小镇的发展;生态空间是基础,体育小镇以区域的自然资源为基础,重点打造基础条件好、禀赋突出的体育空间,建造有影响力集群的特色品牌产业;生活空间是目标,打造体育与健康的旅游、文化、养老、健身等行业融合多功能聚合的体育服务体,建造休闲旅游、文化宜居、惠及民众的体育小镇空间。

2)要素重整、治理高效。政治要素、生产要素、社会要素、文化要素和生态要素是城镇空间的发展要素。体育小镇是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创新,对特定区域空间内要素的重新定义和整合;体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治理,对传统模式空间要素的重新组合和治理。①政治要素是衔接和支撑。体育小镇在政府的大力引导下重点扶持、倾斜支持,优化整合国家和地方机构,积极配套促进体育小镇发展的政策意见措施,共同引导、指导、管理体育小镇的发展。②生产要素是内核,内聚成核。体育小镇植入相关体育项目形成项目串联、产业集群、服务链条、消费引领的新时代体育特色小镇,成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③生态要素是依托。依托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结合当地文化建构宜居环境。④社会要素和文化要素是拓展。增加社会公共服务,构建体育文化平台,满足不同群众的差异性需求,供给多层次、多元化公共服务,共同实现体育小镇的繁荣。

3)机制完善、模式创新。在体育小镇空间生产过程中要坚持市场主导作用,一定要突出运营管理机制和投融资体制的完善和服务模式的创新。①运营管理机制是发展之路。政府是新型城镇化特色发展的推动者,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在市场力的作用下,体育小镇的运营管理理念随着国家政策方针和市场决定性力量发生转变:核心运营主体由政府主导转变为由市场主导,运营客体以土地为重转变为以产业为重,收益模式由土地收益转变为综合收益。②投融资体制是路之血脉。经济的发展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体育小镇建设正摆脱政府“地方债”融资模式。在政府引导和服务保障下,引入社会资本,搭建投资平台,促成政府和企业对接互动机制,政府更多是以监管者的身份协调投融资模式下市场出现过度逐利等负面问题。③创新服务模式是路的方向。体育小镇空间生产是以人民健康为宗旨,体现体育引导健康的功效,创建新的服务模式、拓宽领域、丰富内容创新方式,提供全方位全周期服务保障。

4 浙江体育小镇空间生产动力的解析

特色小镇始创于浙江,并依靠雄厚的发展基础推进体育小镇建设,主要体现在:1)高度发达的经济资本提供动力,2016年浙江省全年生产总值4.6万亿元,人均GDP 83 538元;2)特色小镇转型发展体育产业升级拓宽了发展空间;3)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为健康运动、休闲养生等功能性体育小镇市场发展提供了广阔基础;4)政府引导与社会资本融入相结合共同打造体育小镇;5)精品体育赛事奠定了体育小镇深厚的市场和群众基础。因此,深入分析浙江体育小镇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能够对全国各地体育小镇建设提供可借鉴经验。

4.1 体育小镇资本动力循环分析——以莫干山镇为例(图3)

莫干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属天目山余脉。德清县利用环莫干山区域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旅游市场,发展高端生态旅游,2015年接待游客达1 400万人次,旅游收入133亿元。德清县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消费在资本第一重循环中实现了资本积累,并为今后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生产资料。为了追求新利润和持续发展,德清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基本原则,搭建体育功能聚合和业态融合发展的新平台,利用旅游业的资本积累推动体育产业发展,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产业,形成了资本的第二重循环。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带动了德清体育产品制造业,初步形成了以泰普森、五洲体育、乐居户外、久胜车业为主的四大体育产业集群;另一方面,通过政府投资和招商引资,打造了Discovery极限探险基地、象月湖户外休闲体验基地、莫干山沈园户外运动基地、久祺国际骑行营的体育休闲服务业集群。

在政策助力下,德清县为了拉动户外休闲运动市场,满足社会需求,进一步规划整合体育产业资源,发挥集聚效应,优化产业布局,创建特色体育产业新格局,规划出“一心”“一带”“两翼”“多区”功能布局的莫干山体育小镇。“一心”是镇区核心区域的产业文化中心(商务洽谈、技术研发、会议研讨、体验娱乐等);“一带”是沿黄郛路体育文化产业展示带(体育产品、文化创意、休闲娱乐、餐饮美食、主题住宿等);“两翼”是镇区北侧燎原村的Discovery极限探险基地和久祺国际骑行营;“多区”主要包括竹海登山区、骑行天堂区、森氧居宿区、莫干门户区、历史创意区。德清县利用资本对社会性的投资,最终要实现资源、产业、服务的合理配置和有效集聚,资本第三重循环在此体现明显。

图3 浙江莫干山体育小镇资本三重循环

4.2 浙江体育小镇政策与权力引导的分析

当地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平衡协调社会关系推进体育小镇的发展。《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政发[2015]8号)的政策措施中提出“土地要素保障”:“既节约用地,充分利用缓坡、滩涂资源和存量建设用地”;《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导则》(浙特镇办[2015]9号)中说:特色小镇明确建设主体,由企业为主体推进,政府做好规划编制、基础设施配备、项目监管、文化内涵挖掘、生态环境保护、统计数据审核上报等工作。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高质量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通知》(浙政办发[2016]30号)指出坚持宽进严定的创建制。

政府职能发挥统筹规划能力打造高质量体育小镇。浙江省坚持“以人为本、惠民优先”的原则,陆续颁布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政发[2015]8号)、《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导则》(浙特镇办[2015]9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高质量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通知》(浙政办发[2016]30号)和《浙江省文化厅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浙文法[2016]7号)等相关文件,完善了创新建设和运营管理机制,突出了制度衔接和政策支持;加速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社会更多的目光聚焦在体育特色小镇。《通知》(浙政办发[2016]30号)中同时提出引导高端要素集聚:充分整合利用已有资源,积极运用各类平台,加快推进人才、资金、技术向特色小镇集聚;指出坚持宽进严定的创建制,规划建设“三生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四位一体”(产业、文化、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高质量特色小镇。

5 我国体育小镇空间生产主要动力的发挥对策

5.1 基础设施先行,营造体育小镇良好市场环境

基础设施是社会促进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基础条件,是高效吸收资本和劳动力的基础前提。只有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才能激发体育小镇活力,营造体育小镇良好的市场环境,从而进一步促进消费,确保体育小镇建设中持续完成资本的第一、二重循环运动,达到资本增值的目的。此外,更重要的是,体育小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也是“以人为本”的特色小镇建设推进的前提和基础。

5.2 引导资本投入公共服务领域,增强体育小镇竞争力

通过对体育小镇资本三重循环理论框架的审视,可以发现当前我国体育小镇的资本已经由第一重循环转移到第二重循环,并且逐步向资本第三重循环转移,即体育小镇资本已经从提供生产性消费转移到搭建功能聚合的生产性和消费性平台,而且正处于向体育小镇公共服务领域转移的进程中。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体育小镇在公共服务事业建设力度和规模上严重不足,也影响了体育小镇整体建设进程,因此,必须通过权力引导加强对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资本第三重循环投入。

5.3 确立权力引导地位,约束和规范体育小镇建设

一直以来,我国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直具有行政权力主导的传统习惯和行为惯性[1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体育小镇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创新尝试,行政权力会继续在体育小镇空间生产中发挥约束和规范的作用。由此,确定体育小镇空间生产的多元主体权力的引导地位显得极为重要。

5.4 明晰权能影响因素,平衡和调控体育小镇建设

为了发挥权力在体育小镇空间生产的平衡协调和统筹构建作用,急需增强政府职能部门的平衡力和调控力。体育小镇空间生产在行使权力之前必须明确其权能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第一,决定体育小镇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力量要素;第二,建构体育小镇社会关系网络的多元主体;第三,需要统筹规划体育小镇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第四,创新完善体育小镇的运营管理机制、投融资体制和综合服务模式。

[1]殷洁,罗小龙.资本、权力与空间:“空间的生产”解析[J].人文地理,2012(2):12-16.

[2]刘珊,吕拉昌,黄茹,等.城市空间生产的嬗变——从空间生产到关系生产[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9):42-47.

[3]叶超,柴彦威,张小林.“空间的生产”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市研究的启示[J].经济地理,2011,31(3):409-414.

[4]陆畅,赵连章.论我国政府生态职能的重构[J].科学社会主义,2011(5):84-87.

[5]郭文.“空间的生产”内涵、逻辑体系及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思考[J].经济地理,2014,34(6):33-39,32.

[6]孙江.“空间生产”——从马克思主义到当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2.

[7]斯密.国富论[M].谢宗林,李华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479-796.

[8]杨宇振.权力,资本与空间:中国城市化1908—2008年——写在《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颁布百年[J].城市规划学刊,2009(1):62-73.

[9]王玉.逻辑与路径——转变政府职能与完善政府权责体系[J].理论探讨,2014(1):166-169.

[10]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1]王佃利,邢玉立.空间正义与邻避冲突的化解——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视角[J].理论探讨,2016(5):138-143.

猜你喜欢

权力小镇资本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民营金融权力榜
民营书业的资本盛夏
中国影视资本“拥抱”海外
领导权力的特性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