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中的养猪合作社应对猪周期的七大策略
2018-06-19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副教授中国畜牧饲料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副教授中国畜牧饲料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创建品牌、培育名牌已成为提升农产品市场形象、增加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农业品牌化可以使农产品摆脱低价,获得品牌附加价值,甚至成为奢侈品,达到高价格、高价值。
“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猪肉价格上涨刺激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增加,供给增加造成肉价下跌,肉价下跌打击了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短缺,供给短缺又使得肉价上涨,周而复始,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猪周期”。2018年以来,猪价连续下跌,新一轮猪周期来袭,“越卖越亏,不卖更亏”。由于“猪周期”出现时间变长、波动较大等新趋势,中小规模的养猪户心态出现明显分化:一部分养猪户在几轮波动中被“洗牌”退出,不少地区养殖数量在100头以下的养猪户消失;一部分中等规模大户正在“抄底”;一部分中等规模大户“清盘”观望。对养殖合作社来说,相对于大企业其养殖规模太小;相对于散养户,其养殖规模又不算太小,处于夹缝中的养猪合作社如何应对猪周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延伸养猪合作社产业链
养猪产业链化解众多,包括从饲料、仔猪、养殖、加工等各环节。合作社沿着“饲料原料—饲料—养殖—肉品—熟品”路径布局全产业链。合作社可以自种自产猪饲料,减少饲料市场价格对养殖成本的不良影响。与厂家生产的专用饲料相比,不仅能够大大改善猪肉品质,也可以节省60%左右的饲料成本,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通过加工、做高端食品、餐厅、休闲、观赏、创意活动等,来获取更多的下游收益。河南雏鹰农牧、温氏集团等企业在不断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也在不断拓展下游市场。比如,雏鹰农牧入股沙县小吃、温氏股份决定发展生鲜门店等,通过打通产业链下游提高猪肉附加值,平抑价格波动对公司收入的影响。
打造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高效衔接并互相促进。发展循环经济,对于生猪养殖产生的粪便污染,散养户一般都可以自己利用制作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施肥。
做生猪产业链保险。比如生猪价格保险,可利用金融产品来化解产业风险,避免市场大范围、大幅度波动。养猪合作社立足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自产自销。生产环节、有机养殖,产地大型冷库、冷藏运输车、保温箱→全程冷链,主营自产有机蔬果和肉类,并同时搭配有机农副产品,方便消费者一站式购买。
开放农场,提供参观、体验活动,并增加自助农家乐、民宿和旅游项目。定期举办有机农业技术培训,大学生创业培训,消费者教育培训等。
聚焦特色体现差异化
农产品多以入口的食品形式出现,而农产品的同质性也比较突出。所以,农产品的品牌运作首先要在农产品的“特”字上做文章,通过农产品的差异化凸显与众不同。天然的识别外表结合农产品自身的食用价值必然会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为农产品走入市场开启绿灯,成为助推农产品品牌运营的“加速器”。
其实目前来看,养殖模式不在大小,关键要有特点,环保且生态。其实特色养殖说白了就是从差异化这个方向入手,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目前,生猪市场已经涌现出众多的差异化品牌,山猪、富硒猪、地方猪等。养猪合作社的差异化策略包括品类的差异化、养殖方式差异化等。
一是品类差异化。如目前市场上口感风味更佳的土猪肉日趋受消费者喜爱。
二是养殖方式的差异化。采用现代化的养殖方式,读懂国家相关政策,摸准国家政策及规划,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化的技术解决传统地段养殖方法。如智能化养殖、动物福利养殖等。
三是用户的差异化。要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优质适销农产品和精深加工,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打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借助用户的差异化来实现养殖目标群体的细分,如采用种植→特色餐饮→乡村旅游→产品深加工等的农家乐或家庭农场模式,采用安全无抗养殖、走高端肉品生产加工路线等,用户就可以准确地把农民合作社与普通的养殖用户群体区分开来。
四是渠道的差异化。养殖户直接面向用户。用户可以参与养殖的生产端、经营、渠道等各个环节。体验、互动更强,这也会给养殖户带来更多的机会、包括供应链和产业链的重塑。
五是市场的差异化。市场的差异化就是走高端路线,特色养殖、“互联网+养殖”等都很好地展现了这个方面。跳出低端的竞争,通过品牌定位、市场的定位,裂变出更多的需求与服务。如“某某品牌”无抗生态猪肉的打造,通过走市场差异化路线,不仅满足市场安全化、品质化、品牌化等的消费需求,更是形成养殖的全产业链模式。
精益化管理做出品牌
创建品牌、培育名牌已成为提升农产品市场形象、增加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猪肉品牌没有形成大众化,但早在几年前,市场就已陆陆续续出现一些品牌,如鹏程、中粮、精气神黑猪、壹号土猪、乡村黑猪、祥堡无抗生态猪肉、五花头黑猪肉等,各大品牌都是趋向生产无公害优质猪肉产品,较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产品安全和品质的需求。由于品牌对生产、销售的猪肉有严格的质量保障,消费者品牌认知度的不断加强,品牌猪肉市场消费需求稳定提高。农业品牌化可以使农产品摆脱低价,获得品牌附加价值,甚至成为奢侈品,达到高价格、高价值。
一是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培育农业品牌,树立注册品牌思想,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由注重生产向生产与流通并重转变,由注重速度向速度与效益并重转变,由注重行政命令向引导示范转变,真正跳出农业抓农业,以举办科技大集、发放光盘等形式抓产品的宣传,通过市场的开拓来开创自己的品牌,做到家喻户晓,真正实现培育品牌、兴起产业、发展经济,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二是发挥品牌效应。发展品牌农业,开拓市场是关键。依靠优、特开拓市场,依靠品牌占领市场,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可从国内外引进推广名优品种。同时,要注意树立全局观念,做到一种产品、一个品牌,避免农产品注册商标过多过乱,从而实现共同开拓市场、合力占领市场、发挥品牌规模效应的目的。在创新品牌的同时把已有的商标推出去,逐渐做到让市场接受、让消费者喜爱。消费者满意,产品就有市场,才能成为名牌产品,产生品牌效应,使农民增收致富,从而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坚持精细化科学管理,机制创新、科技生产与规模经营,推进温氏模式、成本管控等。猪场要想提高成绩,尤其要优化母猪群结构,做到精细化管理。比如,市场上有些智能养殖管理APP,不仅可以规范生产流程,还能通过自动化驱动提醒,帮助减少母猪非生产天数,减少损失,让猪场管理更简单、更科学,更具竞争力。
结成战略联盟共渡难关
所谓战略联盟,从资源结合体的角度界定,是指参与企业或者合作社根据各自已有资源的特异性,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结合资源的互补性,追求共同利益的行为。
养猪合作社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多个合作社及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实现资源共享、发展企业规模等特定的战略目标而签订的长期互利的协作关系。处理好与猪有关联的人员关系,如中介、饲料兽药、动保等方面人员的关系,多联系增近感情;争取与饲料、动保等大企业结成战略联盟,降低饲料成本;与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签署战略协议,社员可以联保贷款;通过战略联盟增强应对猪周期的实力和策略选项,抱团取暖。
“互联网+”合作社自我升级
养殖合作社要强本领、懂政策。要有计划和规划,做好前期预算,期望值别定太高。同时,多学习、多交流、多做市场观察,力求掌握猪市大致走向。
无论养猪是“牛市”还是“熊市”,猪市如何变化,养猪人都要以平和的心态理性对待,养猪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养殖户拼得不是谁更会投机,而是拼养猪的技术和水平。适时置身“互联网+”,养猪业的“互联网+”平台通过把小散户及规模猪场等各类养猪主体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从PC到手机端的“养猪人的快乐生态圈”,实现对整个猪产业全链条的平台服务。在这一平台上,数据、电商、金融有机结合,行业内的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尤其对于小散养殖户来说,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现在的科技手段和网络资源,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养殖方式和状态更加重要。同时,借助“互联网+”有助于加快生猪的产、供、销一体化建设。无论大小养殖户,最后决定竞争力的,还是猪场的生产成绩和成本控制能力。
养猪是一个技术活,只要任何时候都养得比别人好,花一样的钱能养出来更多更好的猪,那就能花更少的成本,赚得更多、亏得更少!
战略联盟,是从资源结合体的角度界定,是指参与企业或者合作社根据各自已有资源的特异性,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结合资源的互补性,追求共同利益的行为。
养猪合作社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多个合作社及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实现资源共享、发展企业规模等特定的战略目标而签订的长期互利的协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