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药师干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效果分析

2018-06-19商庆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5期
关键词:培南亚胺美罗培南

王 琦 商庆辉*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2016年8月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多部委下发《关于印发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6]43号),并于2017年2月27日下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7]10号),要求高度重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强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为落实以上通知及自治区卫计委相关文件精神,我院临床药师采取多项措施,加强碳青霉烯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宣教与干预,现将干预前后碳氢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临床药师在碳氢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干预效果。

表2 干预前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标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收集2016年4月~9月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病例共238例和2017年4月~9月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病例共201例,其中2016年4月~9月为干预前组,2017年4月~9月为干预后组。

1.2 观察指标: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干预前后碳氢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内容包括使用率、使用强度、使用量占抗菌药物百分率、用药指征合理率、用法用量合理率、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感染性相关科室会诊率及其对常见细菌的耐药率。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方法[1],以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抗菌药物的DDD值表示。药敏试验结果依照每年更新的CLSI标准[2]进行判断。

1.3 干预方法:①开展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题培训。临床药师通过培训向医师介绍此类药物使用及管理的特殊性、国内外应用指南、耐药趋势、临床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等内容,提高医师对此类药物的认识。②建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前会诊制度。通过会诊,临床药师为医师明确药物应用指征、药物品种选择、给药方案设计及药学监护方面的建议。③实施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临床药师每月对该类药物的品种选择情况、科室分布、合理应用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等进行分析,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管理提供参考。④开展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反馈。临床药师每月将此类药物医嘱点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逐一填写反馈单,通过院内网反馈给责任医师及责任医师所在科室负责人,指出药物应用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整改建议。⑤严格质控管理。对2次反馈后仍未整改的医师,相关问题报质控科进行质控处罚,处罚结果与个人绩效、评先评优、职称评定等挂钩。

2 结 果

2.1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干预前组共收集238份病例,其中使用美罗培南203例,亚胺培南35例;干预后组共收集201份病例,其中使用美罗培南182例,亚胺培南19例。临床药师干预后,使用率下降0.32%,使用强度下降0.73DDD,使用量占抗菌药物百分率下降0.73%。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比

2.2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临床药师干预后,用药指征合理率升高14.2%,用法用量合理率升高10.84%,微生物送检率升高7.63%,感染性相关科室会诊率提高37.6%,见表2。

2.3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细菌耐药情况:临床药师干预后,肺炎克雷伯菌等常见致病菌对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下降37.6%,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主要耐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对比(%)

3 讨 论

统计结果显示,我院美罗培南使用比例远高于亚胺培南。主要是由于美罗培南为新一代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其化学结构上在C-1β位上引入了甲基,可增加其对肾脱氢肽酶-1的稳定性,降低了肾毒性和神经毒性,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C-2位引入二甲基氨酰基吡咯烷硫键,增加了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3],在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3-5],部分疾病的治疗效果可能优于亚胺培南[4-5]。因此,我院临床医师在重症感染患者的治疗中更倾向选择美罗培南是合理的。

在碳氢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中,常见的突出问题包括应用指征不充分、选药级别过高、选药与细菌培养结果不相符、日剂量过大、疗程过长等。我院临床药师通过专题培训、会诊、医嘱点评、分析反馈、质控等多种干预手段,严格管控上述问题,促使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日益规范。干预后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及占抗菌药物百分率均有所下降,耐碳青霉烯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也呈下降趋势;这二者间应是内在相关的,这也符合目前的研究结果,即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消耗量与耐碳青霉烯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呈正相关[6],控制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频度,有利于降低耐药菌产生[7]。

通过临床药师的干预,可以降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并提高微生物送检率;临床药师通过实施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前会诊制度,结合对药敏结果的指导,减少了应用指征不适宜和用法用量不适宜的现象,从而更好的实现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精准用药。通过临床药师的干预,确保碳氢霉烯类抗菌药物管理指标的达标,促进该类药物的合理使用,使细菌耐药情况得到改善,从而遏制了细菌耐药的进程。综上所述,临床药师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干预是有效的、可行的,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具有积极的作用。

[1] WHO Collaborating Center for Durg Statistics Methodology.Guideline for ATC classification and DDD assignment[M].18th edition,Norway:Norwegian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2015:22-44.

[2] Clinical and Labratory Standards Institude.M100-S27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lity testing[S].Wayne PA:CLSI,2017.

[3] 苏方华,吴杰,邱承尧,等.注射用美罗培南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9):1208-1210.

[4] 章秀凤,王晓芳.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2):273-275.

[5] 张成烜.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5):2797-2798.

[6] 徐永祥,刘治安,黄惠英,等.我院耐碳青霉烯类革兰氏阴性杆菌检出率与药物消耗量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药房,2017,28(20):2771-2774.

[7] 刘晓琳,肖延民,贾焕霞,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用药频度、耐药性调查及用药合理性分析[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7,14(5):19-22.

猜你喜欢

培南亚胺美罗培南
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亚胺培南浓度及建立临床标本采样流程
特殊状态人群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群体药动学研究进展
美罗培南对小儿重症感染治疗效果及对PCT水平表达的影响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亚胺自由基引发的1,5-氢原子转移反应研究进展
美罗培南的药动学/药效学趋向关系及其增效的选择适宜性
多重耐药菌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研究
临床药师对美罗培南合理应用的干预效果探讨Δ
高剂量美罗培南与多黏菌素B的联合:解决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性问题的新策略
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中亚胺离子的断裂特征及其在肽段鉴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