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2018-06-18罗传利
罗传利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就业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并且是一种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修养为核心的教育。为符合国家就业形势和教育发展的需要,高等院校应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更多的学生把学到的技能用到自主创新创业上,创造出更多的新产业和新的职业岗位,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本文从创新创业教育意义、目前现状及对策谈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指导
一、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1、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创业教育兴起的直接背景。知识经济在客观上要求加强对新一代劳动者创造力的培养和开发,加强对自主创业的教育和引导;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造就一大批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由此可见,加强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显得十分必要。
2、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对我国经济转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扩招以后,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而就业岗位有限,特别是目前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出现了人多岗少的现象,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高等院校广泛开展创业教育,推动自主创新创业,有助于缓减转型期我国劳务市场的供求矛盾。让更多的高校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本领用到自主创新创业上,创造出更多的新产业和新的职业岗位,将是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战略举措。
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传统教育在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重要缺陷是强求一律、抹杀个性,排斥个性人格的培养。创业教育强调个性人格的培养,正好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创业教育把创造力培养作为教育的最高功能,必须着力于培养创造性个性,尤其要着力培养创造性实践能力,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和业绩来。
4、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创新创业就是就业的意识。目前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怕苦、畏难情绪严重,自主创业的意识淡薄,择业就业观念陈旧,普遍缺乏社会实践的体验,缺乏劳动意识,在就业岗位竞争十分激烈的形势下,部分学生情愿在家里等待“运气”,也不愿意寻求创业的机会。高等院校大力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形势下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观念;树立凡从事合法职业取得合法收入即为就业的观念;树立自主创业可以带来高收入和发展机遇的观念;树立自主创业同样可以创造辉煌人生价值的观念。
二、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重视不够。没有把大学生创业当成中心任务来抓。一般来说.大学生毕业不外有两个去处:就业和创业。它们是高校的“ 一体两翼 ”之“两翼”。“一体”即学生成材。“ 两翼”即就业和创业。目前,政府部门和高等院校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却没有用同样的态度和精力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常常是将其当成“点景”、“应景”工程.说得不好听,由于是上级布置的任务,不完成不行,或是为了得到一些“好处”如拨款表扬通过评估等,因此其基本上成为应付上级的一步棋。
2、教育体系缺失。自国家教育部出台了《 关于大力推进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导性文件 以后,全国高等教育系统积极展开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但对大多数高等院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双创教育)目前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双创教育形式、教育内容、课程设置、师资建设等诸多方面还没能形成一个科学的教育体系,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三、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就业是“ 抢饭碗”.创新创业是“造饭碗”。显然,后者的意义和作用更大。如果没人“造饭碗”,“饭碗”终究要被抢光。因此,要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精神,高等院校就必须把大学生创新创业作为比就业更重要的工作来抓,并落到实处。
2.深化专业指导,完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现有师资的培训,可以选派专业教师对商业类创业课程进行系统学习与培训,使其具备一定的创业教育理论基础;其次,可以鼓励这些專业教师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让他们深入了解市场发展的需求,切实提高科研选题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最后,高校可以聘请企业管理专家、成功企业家、政府部门执行专家等作为学校创业教育的兼职创业导师,以弥补高校理论教帅实践经验的不足,从而提升整体师资水平。
3.改革课程体系,增设创新创业教育课。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制要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为导向,努力构建现代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通过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与专业课程渗透等形式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专门的创业教育课内容包括创业的含义、特征,创业的规律和方法,创业所必备的知识、能力等素质,创业的外在客观条件及其开发和利用,创业成果的保护和利用等内容。并以创新创业需要为切人点,结合创业教育介绍一些相关且必须掌握的市场经营和生产管理知识、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弥补政治课程的不足。拉近社会常识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学生的兴趣。
4.完善教育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最终要通过创业实践活动得到巩固和发展。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创业实践活动是激发学生潜能的最有效形式。创业实践活动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科技创新和经济管理活动。此活动受资金、专业等条件的局限较多,主要是创办各种形式的创业园,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经营商业企业或科技公司。
(2)开展课外小规模的创业实践活动。无论是理工科学生,还是文科学生,从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角度看,除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外,各种专业、各种特长的学生都可以接受“大创业教育”,开展“大创业实践活动”,如一次公共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一种报刊的构思与设计,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路径的设计,一种新观点的提出,一个小实验、小制作和一些竞赛活动的实施方案等,都是创业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3)开展创业专题讲座和“小小企业家”培训活动。学校通过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学术报告、讲座、研讨、辩论、科研竞赛、创业交流和科技创新活动,来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通过邀请创业的专家学者到校讲学、成功的创业者到校作报告,使大学生从不同角度接受创业的教育。学校应建立创业培训指导机构,对学校的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和创业指导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同时支持和鼓励有创业志向的学生自愿组成创业合作交流组织,让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共同探讨,自我组织创业活动,通过创业社团活动,提高创业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各高校要结合 自身实际,充分挖掘资源,不断改革课程体系,开创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孔祥荣.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讨 《人力资源》2018年8期。
[2]李佩忠.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 《西部素质教育》2018年11期。
[3]闫利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关键问题与现实对策 《教育与职业》2017年22期。
[4]段安琪.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机制构建探讨 《投资与创业》2018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