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近期效果

2018-06-17刘庆彬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10期
关键词:手术时机高血压脑出血

刘庆彬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近期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诊行手术治疗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以不同的发病到手术时间为依据,将其分为超早期组(≤6 h)、早期组(6~24 h)、晚期组(≥24 h),每组26例。根据实际病情采取相应手术治疗,并分析三组不同手术时机的近期效果、再出血率等。结果 超早期组、早期组、晚期组的优良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术后再出血率(30.77%)高于早期组(7.69%)、晚期组(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早期组、晚期组术后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手术实际均可以获取理想的近期效果,但超早期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较高,因此,可将早期手术作为符合条件者的首选手术时机,安全可靠。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再出血;近期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4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8)4(a)-0065-03

Short-term effects of different surgical timing treating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LIU Qing-bin

The First Department of Surgery,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uidong County,Guangdong Province,Huidong 51635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hort-term effects of different surgical timing treating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Methods A total of 78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performed with surgerie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su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ultra-early group (≤6 h),early group (6-24 h) and late group (≥24 h)according to different onset-to-operation time,and there were 26 cases in each group.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onditions,the corresponding surgeries were adopted.The short-term effect and re-bleeding rate in different surgical timing among three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good and excellent rate or mortality rate among the ultra-early group,early group,and late group (P>0.05).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re-bleeding in the ultra-early group was 30.77%,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early and late groups accounting for 7.69% and 3.85% respectively (P<0.05).However,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re-bleeding rate in the early and late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three different surgical timing all can actually obtain ideal short-term effect,but the incidence of re-bleeding in the ultra-early group is higher.Therefore,early surgery can be used as the preferred surgical timing for those met the criteria,and it is safe and reliable.

[Key words]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Surgical timing;Re-bleeding;Short-term effect

近些年,高血壓脑出血患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其是一种常见自发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高血压患者脑组织的血管破裂所致的脑出血情况,以脑动脉硬化、血压异常增高为主要病理基础,以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为特点,据统计,该病死亡率可达38%~43%[1-2]。目前,临床治疗多采用手术疗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但术后易出现再出血,是当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研究指出,合理的手术时机对患者预后恢复起到决定性作用[3]。为此,本文以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例,对其不同手术时机的治疗情况予以分析,以便选出最佳的手术时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发病至手术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每组26例。超早期组:男15例,女11例;平均(53.5±5.3)岁;平均出血量(63.5±12.5)ml;平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9.5±1.7)分。早期组:男16例,女10例;平均(54.3±6.1)岁;平均出血量(56.1±11.3)ml;平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9.5±1.7)分。晚期组:男17例,女9例;平均(56.3±6.7)岁;平均出血量(59.7±13.5)ml;平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9.3±1.1)分。三组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家属知情同意下开展。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标准[4]:①均有明确高血压病史。②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自发性脑出血;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出血量≥30 ml。③出血至就诊时间<72 h。④无脑疝。排除标准;①有手术禁忌证、麻醉禁忌证;②伴有呼吸障碍、急性感染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

1.2方法

确诊高血压脑出血、符合手术指证者,实施手术治疗,即术前常规检查判断患者具体情况、出血量、部位等,选取最合适的手术,如出血量小,行钻孔穿刺血肿吸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出血量大且有脑疝征象,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压、心率等)变化,加以准确记录,并按照医嘱向厇提供常规药物治疗,如控制血压、脱水等,不定期行头颅CT。针对术后再出血者,若再出血量<30 ml,行保守治疗,即脱水、营养神经等药物;再出血量>30 ml,再次行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近期效果、术后再出血情况。

近期效果评价标准[5]: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为依据,优(5分)表示出院时恢复良好,仅轻度神经障碍,可正常生活;良(4分)表示出院时生活可自理,中度病残;中(3分)表示出院时意识清楚,重度病残,生活难以自理,需他人帮助;差(2分)表示出院时植物状态;死亡(1分)。

术后再出血评价标准[6]:术后24 h内,病情恶化,行CT检查,可见原出血部位再次出现血肿;术后24 h后,CT检查,可见血肿消失,在病情变化时再次行CT检查,可见原出血部位再次出现血肿;术后病情平稳,首次行CT检查,可见原出血部位血肿量增加>20 ml,或是血肿体积增加>5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近期效果的比较

早期组的优良率高于超早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4,P=0.769);晚期组的优良率低于超早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3,P=0.749)。早期组的死亡率低于超早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4,P=0.714);晚期组的死亡率高于超早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5,P=0.734)(表1)。

2.2三组术后再出血率的比较

超早期组术后再出血率为30.77%(8/26),早期组术后再出血率为7.69%(2/26),晚期组术后再出血率为3.85%(1/26),其中超早期组术后出血率高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7,P=0.035);超早期组术后再出血率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584,P=0.010)。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危急重症之一,致残率、病死率较高,致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甚至危及其生命安全,一旦发生较大的脑内出血、有占位,难以通过保守治疗达到治愈目的[7-9],因此,手术疗法成为当前治疗该病的常用且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主要以清除血肿、降颅内压、改善神经功能、防治出血为治疗目的,如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血肿引流术,目前,受到临床的广泛推行、运用,但有研究指出,此类手术患者在术后极易发生再出血,并高于其他开颅手术,据统计,死亡率可达≥40%[10]。有研究显示,术后再出血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以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病程、凝血机制、血压波动等为主,同时手术时机也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11-13]。本研究结果显示,超早期组、早期组、晚期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0.77%、7.69%、3.85%,说明随着时间的延长,再出血率呈降低趋势,即手术时间越早,术后再出血率越高,因此,笔者认为术后再出血与以下因素存在联系:①手术以清除血肿为主要目的,术中未及时发现出血血管并提供相应的处理;②术后早期创面未形成结实凝血块,过早过量使用脱水剂,易导致颅压明显降低,削减压迫止血功效;③術后躁动、气管插管等刺激,极易引起血压波动,致使再次出血。

有研究指出,超早期手术(发病后6 h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预后,其原理如下:脑出血发病后0.5 h内出血逐渐停止,且转变为血肿,随之血肿、坏死等病理性变化逐渐在出血7 h后出现于血肿周围,直接损伤脑组织,并随着病情进展呈进行性加重趋势,因此,通过采取超早期手术,可以快速在脑水肿形成前彻底清除血肿,解除血肿腔压力,抑制出血,达到防治一系列继发性病理生理变化等目的,从而减轻脑损伤程度、改善神经功能、降低死亡率等[14]。但部分研究指出,部分患者发病后6 h内出血未完全停止且血压波动幅度大,病情不稳,加上患者的烦躁、紧张等表现,极易促进血肿的增大,且术后再出血多见于出血后6 h内,所以,认为过早血肿清除术,即便可以获取有一定效果,但易诱发术后再出血,而出血6~24 h内接受手术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术后再出血发生风险降至最低,此种情况的发生与此阶段出血停止、病情稳定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组的优良率、死亡率接近,与文献[15]的结果相符;超早期组术后再出血率高于早期组、晚期组(P<0.05),提示超早期手术、术后再出血两者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可将早期手术(6~24 h)作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理想手术时间窗。笔者认为,超早期手术虽然可以获取一定的效果,但此阶段患者病情不稳,术后再出血率增高的可能性极大;早期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再出血发生风险低,可作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理想手术时机。但是,从患者出血量大、发展快、易形成脑疝角度而言,应当施以超早期手术,快速清除血肿;出血量>30 ml且无明显中线移位者,应当以降低术后再出血率、死亡率为准进行综合考量,选取早期血肿清除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快速清除血肿、减轻脑组织压迫感等,但就超早期手术、术后再出血之间的关系而言,应当将早期手术作为符合条件患者的理想手术时机。

[参考文献]

[1]林雄哲,蔡奋忠,宋毓鸿.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时机与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关系[J].海南医学,2017,28(17):2790-2792.

[2]张荣军,王晓峰,唐宗椿,等.63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特点的分析及治疗方法的选择[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12(1):57-61.

[3]李志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与疗效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5):34-35.

[4]尹乾坤.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6):82-83.

[5]叶枝华.不同手术时机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8):41-42.

[6]李克和.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对不同部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5.

[7]储佺兵,苑瑞敏,陈广生,等.不同降血压药物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 12(3):278-281.

[8]张俊,宣宏飞,谢仁龙.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同手术时机治疗与术后发生再出血及近期疗效的关系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4):551-553.

[9]曾冉,王飞红,袁邦清,等.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6,37(3):393-396.

[10]邵俊卿,陈小飞,李艺,等.高压氧早期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血清hs-CRP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35):67-70.

[11]王振宇.高血压脑出血行小骨窗微創脑出血清除术治疗的疗效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24):87-89.

[12]余鹏飞,麦兴进,符树强.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及复发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5, 44(13):1839-1841.

[13]陈利涛,张丽兴,蔡少松,等.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0):25-27.

[14]黄坚.不同时机和手术方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与临床适用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5):55-58.

[15]孙永,孙辉,姚凯华.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00例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21):2534-2536.

[16]刘双江.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时机的选择[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8):1042-1044.

[17]杨凯.不同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研究[D].泰安:泰山医学院,2014.

[18]李红旗,张玉芝,臧永强,等.超早期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16例临床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3):31-33.

[19]邱学才,常魏,张丽娟.发病后不同时间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4):757-759.

(收稿日期:2018-01-26 本文编辑:许俊琴)

猜你喜欢

手术时机高血压脑出血
额叶脑挫裂伤手术时机及手术指征探讨
绞窄性肠梗阻判断手术时机的临床可靠指标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小骨窗开颅和穿刺引流清除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疗效比较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
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和术式选择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基底节内侧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小儿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