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案例研究

2018-06-16陈诚

关键词:高三复习探究核心素养

陈诚

摘 要:本文对课本上的两个经典例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综合高中各个板块的知识,各种解题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将我们的高三复习课堂变得有滋有味,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进而提高数学的数学素养,达到复习课堂的双赢。

关键词:高三复习;课本经典例题 探究;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71-01

0

现在高三的数学复习课堂充斥着大量的试题,如何使之有用,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与能力,是我们高三数学复习课堂应该关注的焦点,尤其针对经典例题的教学,如果我们给学生一个平台,说不定学生给我们的是一片天空!以下笔者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一个经典例题为载体,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其术,通其法,融其身”

案例 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选修4-4》第4页有这样一个例题:

已知ΔABC的三边a,b,c满足b2+c2=5a2,BE,CF分别为AC,AB上的中线,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探究BE与CF的位置关系。

解法:如图1,以ΔABC的顶点A为原点O,边AB所在直线为 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具体推导见课本)

探究

你能建立与上述解答中不同的直角坐标系解决这个问题吗?比较不同的直角坐标系下解决问题的过程,你认为建立直角坐标系时应注意些什么?

以上解法与探究都是课本所提供,编者意图是落实坐标方法,如果放入高三复习的大环境中,适当开启学生的思维,做一下探究,相信学生会觉得这样的复习课趣味无穷,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探究一:在解答过程中的关系式2x2+2y2+2c2-5cx=0 你有什么想法?

可以考察学生对数式结构特征的直觉能力和方程的轨迹的认识。

如:方程2x2+2y2+2c2-5cx=0即 2+y2= c2.此表明,若边c固定,则点C的运动轨迹是圆(不含边c所在直线上两点),而且该圆经过点F.

探究二:已知ΔABC的三边a,b,c,BE ,CF分别为AC,AB上的中线,则b2+c2=5a2是BE⊥CF的充要条件吗?

根据解答过程,发现可逆,易知为充要条件。

探究三:你能用尺规作图,画出一个满足上述条件的三角形吗?

在探究二的基础上易得如下画法:

第一步:任作一线段AB,取中点F;第二步:过点F任作一射线FG(不与AB重合),过B做FG的垂线,垂足为G;第三步:以G为圆心,FG为半径作圆与射线FG相交于点D, 以D为圆心,DG为半径作圆与射线FG相交于点C,则FC=3FG;第四步:连接BC,AC,△ABC即为一个满足上述条件的三角形。

探究四:若边c固定,借助信息技术,你能发现BE与CF的交点的轨迹有特殊规律吗?若有,能否证明。

有了探究二,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就可以作图(如图2),再进而作出轨迹,层层递进,为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创设条件,激发兴趣,孕育科学发现的契机。

解法一(相关点法):如图,以ΔABC的顶点A为原点O,边AB所在直线

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由已知,点A,B,F的坐标分别为

A(0,0),B(c,0) 设点C的坐标为(x0,y0).则G (后面解法略)

解法二(定义法):因为∠FGB=90°,所以点G在以BF为直径的圆上。

探究五:本题可看作是一个解三角形问题,所以点C的坐标还有别的设法吗?

如果考虑到边长,一般会做如下设法:

设点A,B,C的坐标分别为A(0,0),B(c,0),C(bcosA,bsinA).(后面解法略)

探究六:平面向量在很多地方都大显身手,在这里可以吗?

南宋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寫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高三复习课堂这“半亩方塘”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教材,她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经典例题。面对当前高三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枯燥乏味等问题,根据高三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征以及数学知识的储备,笔者认为我们在这“半亩方塘”中将教材中的经典例题这些“源头活水”做些归纳整理与探究,从而让老师与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共徘徊”,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参考文献]

[1]刘绍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4-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

[2]刘绍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81.

[3]黄元华.一道课本例题的结论拓展及其应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1(4):26-28.

猜你喜欢

高三复习探究核心素养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活用英语新闻报道,提高高三复习备考效率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讲求阶段侧重,切实提高词汇复习实效性
构建有效的中职高三语文课堂研究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