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竞赛对教学模式改进的启发与实践
2018-06-16胡祎
胡祎
【摘要】技能竞赛是一个检验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平台。技能竞赛以其激烈的竞争性、全面的竞赛内容、高标准的竞赛要求,使参赛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项目教学是中职院校最常用的教学模式,技能竞赛就是一个理想的教学项目,不仅有利于实现“教学做合一”,而且可以实现“以赛促教,以教促赛”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技能竞赛;素质培养;项目教学;教学做合一;小组合作
近年来,职业技能竞赛日益受到各级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作为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的国家级赛事,技能竞赛已成为检验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平台。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契机,有助于提高學生技能水平,加强师资建设,改善实训条件,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建”,对职业院校的长远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为一名技能竞赛的辅导教师,本人切身体会到:职业技能竞赛对职业院校发展的促进是全方位的,对教学模式的改进也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一、职业技能竞赛对参赛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
(一)培养效果突出
职业技能竞赛对参赛学生素质的培养是全面的、高质量的,效果也非常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积极性与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对技能竞赛的参与积极性是非常高的。我校每年都会举行校级的技能竞赛,一个只有10台竞赛设备的项目,通常会有超过50人报名,必须安排多个场次;培训省级参赛选手时,两个参赛名额通常会有十几个学生竞争,到底选谁成为一个幸福的烦恼。
由于辅导教师还有正常的教学任务,选手培训通常采用的是学生自学,教师定时辅导的方式,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娴熟的专业技能与扎实的理论知识。技能竞赛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是有目共睹的,学生只有具备全面且娴熟的专业技能,才可能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技能竞赛对学生的考核是全方位的,与其他学生相比,参赛学生的理论知识要扎实得多。
3.全面的职业素质。技能竞赛从选拔、培训到最后的参赛至少会持续4个月以上的时间,整个过程枯燥,艰辛,充满高强度的训练与反复的练习,对学生的职业素质也是一个全面的培养,包括荣誉感、执行力、耐心、自学能力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技能竞赛就像一个大熔炉,学生经过它的锻炼,会产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参过赛的学生由于能力强,工作认真踏实,受到企业的热烈欢迎,其发展前景也非常好。
(二)技能竞赛的特点
技能竞赛为什么对学生素质培养会有这么大的作用呢?主要是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技能竞赛的竞争性。争强好胜、不服输是年轻人的天性,技能竞赛的竞争性正好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能为学校甚至本省争得荣誉,学生会感到无比骄傲。这种竞争性和荣誉感激发了学生巨大的学习热情,许多学生不惜放弃寒暑假,留在学校参加培训。
2.竞赛内容的全面性。技能竞赛的内容都是经过许多专家精心设计的,以“制冷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为例,其竞赛内容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竞赛内容基本覆盖了相关课程的所有知识、技能及职业素养。学生只要参加竞赛培训,就基本掌握了相关课程的全部内容。因此,许多学校都给予参赛学生免修相关课程的待遇。
3.竞赛要求的高标准。高标准的质量要求是技能竞赛的特点之一。以“制冷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为例,从制冷系统到电气系统,都有严格的工艺要求,不仅要保证安全运行,还要美观规范,细节处也要一丝不苟,甚至一个号码管的安装也有严格的要求,充分体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此外,技能竞赛对安全意识与职业素养也有一定的要求。
二、以技能竞赛作为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
技能竞赛有这么好的培养效果,能否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以技能竞赛作为教学内容呢?本人认为是可行的。
(一)以技能竞赛直接作为教学项目
项目教学是中职院校最常用的教学模式,选择合适的项目是该模式的关键。技能竞赛的内容具有前文所述的一些优点,同时贴近实际应用,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学项目,可以直接拿来运用到项目教学过程中。
(二)有利于实现“教学做合一”,体现理实一体化理念
竞赛内容通常由多个实操任务组成,教师以每个实操任务为基本教学单元,师生双方边做,边学,边教,实现“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与实践或交替进行,或融合在一起,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克服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体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三)有利于实现“以赛促教,以教促赛”的良性循环
利用技能竞赛的竞争性和完美的项目设计,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优秀的苗子,完善竞赛选手的梯队建设,实现“以赛促教,以教促赛”的良性循环。
三、改进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及需注意的问题
根据上述思路,本人以“制冷设备组装与调试”课程为例,将技能竞赛的内容作为教学项目进行了教学实践,获得了以下一些体会。
(一)教学项目的安排
“制冷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的比赛时间为4个小时,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还要学习相关理论,因此项目的时间安排要相对长一些。根据实践总结,本人认为每学期安排2~3个竞赛项目比较合适,难度从易到难。课程结束前可以挑选部分优秀学生进行一次正规的模拟竞赛。
(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由于学校的实训设备有限,不可能做到每个学生单独一台设备,因此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成为必然。
1.小组成员的人数。小组成员的人数不宜过多,否则会导致每个人训练都不系统,影响教学效果。本人认为小组人数与项目数量相同最好,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独立完成一次完整的竞赛内容,保证教学的系统性。以“制冷设备组装与调试”为例,教学过程安排2~3个项目,每组2~3人最佳。
2.分工协作。技能竞赛多以实操任务为主,有些实操适合采用相互协作、轮流训练的方式。例如,进行空调制冷系统的组装时,主要的准备工作是焊接铜管;焊接训练时,可2~3人为一组,一人焊接,其他人做辅助,如传递工具,夹持铜管等。一段时间后,成员之间交换工作。这样,所有成员都完成了焊接技能的训练。
3.合作学习,实现多元评价。
(三)采用微课等教学手段,实现“做中学,做中教”
实现“做中学,做中教”的关键是,要有在实操中能随时“学”和“教”的教学手段。本人认为微课是最佳选择之一。微课以某个知识点为主,时间短,使用方便,利用手机就可以随时观看,非常适合自主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每小组可根据自己的实操进度,选择所需要的微课自主学习;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既实现了“个性化”教学,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模拟比赛和奖励机制
课程结束前,每小组推举一名学生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模拟技能竞赛,让学生体验技能竞赛的氛围。有比赛就要有奖励,奖励的方式可以有两种:一是证书及适当的物质奖励;二是优胜者可参加学校的技能培训,获得代表学校参加更高一级竞赛的机会,这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实践表明,将技能竞赛带给我们的启示合理运用到教学模式的改进中,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显著的帮助,同时也会促进技能竞赛的准备工作,实现“以赛促教,以教促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伟薇.浅谈技能竞赛对中职教学的促进作用[J].才智,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