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培养小学生“语用”能力的意义及办法
2018-06-16邱楚
邱楚
摘 要:“语用”能力的含义较广,它是各种语言形式体现的综合体,不仅包括汉语还包括英语、法语、俄语等,而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小学生汉语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方面。语际语语用学在我国的研究已经开展了近30余年,但是大量的实践表明,中国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尚处于薄弱阶段,而提升我国学生的“语用”能力则显得甚为迫切。
关键词:小学生;小学语文;“语用”能力;意义及办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46-01
0
本文所探究的“语用”能力就是新课程标准中所指的“语言文字语用”和“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等相关内容的总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事物的认知还不丰富,加之强烈的求知欲望存在,因此,在培养任何能力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上都相对简单一些,即具有较强的行为和意识的可塑性,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把握住这一教育教学的机遇,助力儿童成长、成才,让小学生在汉语语言文学应用上表现得更为出色。
一、培养小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义务教育阶段推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出,培养小学生“语用”能力,有利于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让汉语语言走出国门奔向世界,让更多的外国友人知晓我国的汉语言文化,以语言学习为基础,更巧妙渗透了我们民族的礼、义、廉、耻,仁、义、智、信等深厚文化内涵。其次,语文“语用”能力的培养,其核心在于“用”上。简单来说,就是强调小学生综合语文能力在平时能够得到使用,或者使其达到运用综合语文能力(听、说、读、写)熟练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复杂问题效果,这便是我们培养小学生语用能力的核心所在。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不容否认的是我们必然在语文课堂中实施各种教学手段,从而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即发展小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再次,小学生语文语用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个人知识和能力的延伸、迁移,从而促使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团结合作能力等获得进一步的培养和提升,概言之,最终达到综合、全面发展的效果,从很大程度上来讲,这也是我国教育部门倡导素质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举措之一。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的实践方法
(一)重视日常积累,多听结合多看
当代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张庆先生曾经说过“学文如聚沙,学语文是‘无序的,就是今天读一篇,明天读一篇,今天记住一个字,明天学会一个词,日久天长,积累多了,这个工具就有了,说话、写文章,就越来越自如了,就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了”,个人文学素养的体现在于日常的行为习惯、举手投足之间,而这些深厚的文学内涵并非朝夕之间养成,而是天长日久的不断积累,所谓“滴水能将石穿透”便是这个道理。教育家张庆先生正是看到了语文语用能力的培养重要性,才针对此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即将如同散沙的语文知识,经过多道汇集过程——积累,凝结成最终的“沙盘”,达到随心所用的地步。由此可将,日常的积累对于一个人的能力和修养的提升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而具体到实践中,我们主要是通过建议和监督两种方式来强化小学生日常的积累。
(二)依托课堂阅读,注重文本训练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而实践是对理论的进一步检验,在培养小学生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强化其文本训练的实践过程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常用的小学语文文本训练主要包括仿写、改写、续写、扩写和阅读感受等,这些都可以成为语言运用的训练点,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能力。对小学生进行文本的训练,可以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为依托,从教材中找寻可以作为教学训练的引申点,从而在阶梯式的文本训练中逐渐强化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三)营造开放氛围,激发应用欲望
以往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多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便间接造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学生虽然能够考得高分,但是具体到实践中根本不懂的灵活运用,难以变通,比如无法准确、流利地口述自己的观点,无法写作出一篇完整的作文,更或者无法通过简单的阅读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这些都是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低下的表现,为了改变传统枯燥、单一的语文教学氛围,让幼小的儿童感受到语文课堂的开放、自由,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阅读欲望和写作积极性,教师当在课堂实践中多多注重有效情境的创设。
概言之,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阶段,由于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多方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意义,对于具体的操作方法来说,我们认为主要可以从重视日常积累,多听结合多看;依托课堂阅读,注重文本训练;营造开放氛围,激发应用欲望,此三个方向尝试努力,并且我们相信通过所有语文教师和小学生的不懈努力和坚持,最终培养小学生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的希冀必将实现。
[参考文獻]
[1]刘艳霞.“生本”视阈下中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研究[D].喀什大学,2017.
[2]杨娟.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7,(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