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设计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和过程

2018-06-16苏宁亮

关键词:高中历史目标过程

苏宁亮

摘 要:新课程改革给高中历史教学注入新的要求。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在课程功能观上,由强调传授知识向强调获得知识过程的转变①”,这就要求课堂教学系统要更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42-01

0

在当前高考体制下,新课程(人民版教材)内容多,学时少是广大师生面对的现实困惑。如何应对之?核心对策应是依靠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狠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以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Ⅰ模块专题六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中的第三课时《罗马人的法律》为例,浅析如何设计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设计符合学情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就是一切教学行为的最终取舍依据,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是成功教学的基础和关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因而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和源头。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第一个步骤是研读课程标准,明晰课程“三维目标”,做到全面化,整体化;第二步是依据学情,设计学生可认知性目标,或是认知知识点,或是发展能力。反之,应避免设计的教学目标要求过高,而导致教学难度过大,加重学生的负担,力求设计的教学目标具有整体性和可操作性。例如:《罗马人的法律》一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高一年级学生对历史知识大多数都是停留在感性层面或只会死记硬背,简单重复;大部分学生对法律知识都比较陌生,知识储备有限。以上述为依据,设计“三维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了解掌握《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的内容,分析罗马法的发展及历史影响,理解认识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提炼并运用材料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好合作学习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认识罗马法在法制史上的地位及局限,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进一步认识法制建设对人类政治文明的意义。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理解罗马法的变化及原因、感受罗马法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这样,即实现“三维目标”的整体性,做到既强调知识、技能,又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既重视预设目标,也重视非预设(生成性)目标的设计。

其次、优化教学过程的设计,体现“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过程要达到“三维一体”(一维:知识与技能;二维:过程与方法;三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师必须做到把学生放到一个中心位置,并在各个环节中围绕这个中心。一句话,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一定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第一,在备课时,教师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化设计,如:1.设计学生“预习”方案。通过预习引导学生去揭示问题、探索知识、发现规律,……。2.设计教师讲解重点、难点。教师的讲解应把握好“四个三”,一是“三度”(深度、广度、密度),二是“三性”(基础性、实用性、时代性),三是“三近”(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学科),四是“三易”(易混、易错、易忽视)。3.设计渗透德育教育。

第二,在课程学习方式上,由接受性学习向主动参与式学习转变②。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系统重建和发展的一项核心工作。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教师改变旧有的过于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把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密切地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善发展。巴班斯基认为:“有关最优化地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概念永远是具体的(不是包罗万象的),那些对于一些条件来说是很成功的、有效的方法,对另一些条件、另一些专题、另一种学习形式来说就可能是不适应的。”③因此,教师在教学形式设计时,教师必须科学化、合理化、多样化地选择教学方式,因地制宜地教。各种教学方法相互联系,互为补充。

例如:在《罗马人的法律》课堂教学中:

1.笔者先设计“The Glory is Greece! “辉煌属于希腊!, The Grandness is Rome” ! 宏伟归于罗马!”二句名言,诱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激发其学习兴趣;再进行师生互动,复习旧知识“古罗马之所以宏伟,不仅在于她有许许多多的伟大建筑,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而在于她维系统治的法律---罗马法。罗马法是古代历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影响最深远的法律体系,是近现代法律的渊源和先驱。”完成导入新课:“今天,笔者们就一起来学习《罗马人的法律》。”

2.基于高一年学生的知识水平,在授课过程中,要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尽可能把问题简单化、形象化处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没有感官参与的教学活动是无效教学”。④课堂教学中,必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目标出发,合理设计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探究等。例如:在完成知识目标时,笔者先布置学生快速阅读课本P111第二段至P113并思考罗马人的法律都有哪一些?并作出回答。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得到初步体验,再经教师总结,构建起知识框架。

4.在贯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笔者设计【合作探究】: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和你的理解,谈谈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实现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发了挥历史学科教育的社会功能。

总之,教学过程的设计应遵循教学内容中心化,教学资源要精整合,教学问题要深探究,教学活动要重实效。特别是设计教学方式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等综合因素,实事求是、科学地取舍各种教学方法,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引言出处:

①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年目标.

③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

④张家琼《有效教学及其设计》.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目标过程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