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路径及启示
2018-06-16段丽华
摘 要 在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南洋理工学院的创新发展无疑令人瞩目。南洋理工学院主要是通过“无界化”校园文化、“教学工厂”办学理念、“无货架寿命”培训策略和“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等四大创新发展路径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应强化价值观认同,打造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引入企业真实环境,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采用内培外引方式,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南洋理工学院;校园文化;办学理念;师资培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33-0067-05
世界各国工业现代化的历程无不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新加坡政府对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其创新发展成为新加坡经济腾飞的关键武器之一。在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南洋理工学院的创新发展无疑令人瞩目。见证了新加坡国家工业化发展轨迹的南洋理工学院将人才培养目标与各个阶段工业发展的要求紧密相连,通过“无界化”校园文化、“教学工厂”办学理念、“无货架寿命”培训策略和“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等四大创新发展路径,培养了大批科技应用型复合人才,对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
一、南洋理工学院办学发展历程
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有两大支柱,即教育部直属的职业院校和政府下设的经济发展局直属的技术培训中心。其中,南洋理工学院的前身是经济发展局下属的技术培训中心,因此见证了新加坡工业现代化的进程。新加坡是英国殖民地,独立之前主要依靠港口贸易生存。新加坡工业化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新加坡工业处于劳工密集型工业,主要依靠低廉工资吸引外资到新加坡建厂。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进入技能密集型工业领域,急需一批技能型熟练工人,当时就职于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的南洋理工学院创院院长林靖东先生提出要学习和借鉴德国的“双元制”,得到新加坡政府的支持。新加坡政府委任经济发展局通过招商的方式,引进印度的达达(TaTa)、德国的罗莱(Roller)、荷兰的菲利普(Philips)等具有“双元制”培训体系资格的跨国企业。新加坡政府负责经费、人力和场地,跨国企业提供专家和德国本土的“双元制”培训计划,成立经济发展局技术培训中心,培养了一批技能型熟练工人,促使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历史性跨越式发展。
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工业进入科技密集工业时代,需要培养大量高职层次科技应用型复合人才,在整个新加坡教育体系中,逐步增加高职层次职业教育人才的数量,从工艺教育学院、中学、初级学院升入理工学院的占到60%~70%,如图1所示,人才培养体系由原来的金字塔型转变为啤酒桶型,致力服务于科技密集型工业发展。当时,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意识到传统的“双元制”培训体系并不适合培养高职层次的科技应用型复合人才。新加坡政府又委任经济发展局通过和跨国企业合作,于1982年成立德新学院(生产科技)、日新软件科技学院,于1983年成立法新学院(电子科技),于1988年将原有的经济发展局技术培训中心整合后,成立精密工程学院和20个跨国科技中心[1]。1992年,在精密工程学院、3所跨国合作科技学院及20个应用科技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现在的南洋理工学院,在借鉴德国应用型大学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无界化”校园文化、“教学工厂”办学理念、“无货架寿命”培训策略和“项目化”教学模式。因此,南洋理工学院的成立可以说是见证了新加坡整个工业现代化的过程,并为新加坡工业现代化的实现和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二、南洋理工学院创新发展路径
(一)倡导“无界化”校园文化,建立无障碍交流合作机制
南洋理工学院的“无界化”是对发达国家成功企业的内部管理模式进行思索和总结后提出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机制。众所周知,一个成功的企业非常强调内部文化建设,企业内部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基于相同的视角,办好一所高等职业院校,不仅需要先进的硬件资源和双师型师资队伍,更需要无可替代的特色校园文化,因为校园文化是“立校之本,发展之源”,高职院校要创建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就必须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接轨。因此,南洋理工学院创新性的提出了“无界化”校园文化,倡导学院部门、系部、专业之间实现无障碍交流合作。
“无界化”文化的核心在于通过项目强化部门与部门、系部与系部之间的团队精神,促进资源与人才的共享,促进不同系部间项目合作与教学活动交流,提供更多综合科技创新与应用机会,从而强化教师和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学校的灵活度与应变能力。在“无界化”项目合作的基础上,发展“无界化”的知识分享,教师可以将自己编制的教学讲义、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上传到教学网络系统,也可以将自己研发项目的核心技术、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等经验体会上传到知识管理系统与他人分享。因此,教师可以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随时上网,通过教学网络系统和知识管理系统借鉴相关经验,构建“无界化”经验积累和分享资源平台。
“无界化”管理实质是价值认同的问题,它的要求不是形式上的,而是思想上的,追求的是消除人为的思想障碍,强调的是项目团队的成绩属于集体贡献,并累积成为一种文化[2]。这种文化的形成不仅要求部门与部门之间是无障碍并且容易沟通的,而且要求各部门的各类资源都是可共享的。“无界化”管理的思维模式是制造一个大家合作的氛围,只有这样的氛围才能使南洋理工学院多元化科技项目在研发过程中获得各部门无私的通力合作,进而使得“教学工厂”办学理念得以顺利推进并实施。
(二)創新“教学工厂”办学理念,形成独树一帜的人才培养模式
南洋理工学院创造性的提出“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成就了其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厂”首先是借鉴了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南洋理工学院的前身经济发展局技术培训中心完全是按照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培养技能型人才。虽然,德国“双元制”是企业本位的职业教育模式,但也为新加坡“教学工厂”中的双轨制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新加坡“教学工厂”借鉴和保留了德国“双元制”中的全年项目不间断、行业制定标准、引进工程师和提高学生质量意识等方面的经验。其次,由于新加坡的理工学院人才培养定位是科技应用型复合人才,南洋理工学院又借鉴了德国的应用型本科大学办学经验。德国应用性大学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校园环境与企业环境相同;二是大部分教师来源于企业,并具有多年企业工作经验;三是校企合作非常紧密。最后,“教学工厂”的提出源于“教学医院”的重要启示。“教学医院”是一所正式的医院,它既为学生提供实习方便,也是教师临床的实践基地。学生在不同时间按照不同需要到医院去实习,在医学专家的指导下了解看病或做外科手术的全过程。南洋理工学院基于“教学医院”,重新整合后创造性的提出了以学院为本位的“教学工厂”办学理念,引入企业环境、流程,设置具有真实性与适用性的教学设备,聘任具有专业经验和研发能力的教学团队,师生通过企业项目、竞赛项目和科研项目将所学知识和能力应用于多元化的环境中,虽然是工厂,但是“教学工厂”不是厂房,它不生产成批的产品。“教学工厂”是一种教学理念,其办学目标定位在培养科技应用型复合人才,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给师生营造一个创新与能力提升的平台。
“教学工厂”办学理念的落实有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和企业形成伙伴关系,达到双赢。模拟企业环境,包括硬件和布局都要和企业一致,开展学生项目工作。这一阶段的重点任务是基础建设,包括所有的硬件和软件;挑战是拓展校企合作、争取到企业项目。第二个阶段是创设一定专业背景的“教学工厂”项目平台,依托双轨制为学生全年设置不间断项目,由具有一定企业工作背景的项目工程师负责项目研发并指导学生。此阶段的重点是资金运转和项目管理机制,挑战是运行机制的变革,比如全年不间断学生项目的安排是否能够实现。第三个阶段是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多元化综合科技项目的开发,将以教学为导向的师资分批次安排至相关项目中参与项目研发,推动教师整体专项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教师将做过的项目信息输入到系统中,进行分享和备用。这个阶段的重点是教师的专能提升,挑战是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第四个阶段是全面整合,教学和项目开发整合在一起直至“无界化”,在前三个阶段的基础上,拿到复杂的多元化的项目,进行“无界化”合作。这个阶段重点是“无界化”融合,挑战是校园文化的构建。
(三)采取“无货架寿命”培训策略,提升教师专项发展能力
“无货架寿命”是师资培训策略,也是南洋理工学院组织文化的一种体现。这个概念来源于超级市场食品的保质期,过了保质期食品就不能食用,需要淘汰。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认为教师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到了一定时间,贡献能力也有一个极限,因此鼓励教师要持续的学习,保持自身的市场价值。“无货架寿命”理念推出后,形成了组织文化,而且构建了有效的机制予以支撑。每年南洋理工学院人事部会给所有员工发出一封邮件,要求员工填写3个表格,每个员工都可提出下一步学习和培训的方向,包括学历提升和专能提升。同时,南洋理工学院设有师资培训指标,平均每个员工每年要达到20天的培训,以保持教师能力的新鲜感和超前性。南洋理工学院看重教师参加终身学习的心理年龄,而不看重其实际年龄,只要教师上进心强,能主动申请进修或再修第二学历,不管年龄多大,学校都会给予大力支持。另外,学校也很看重教师新的专业文凭,要求教师具有多个专业文凭。其中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知识和能力更新太快,许多知识和能力的生命周期只有3~5年。
教师培训的渠道包括进入企业、高校和“教学工厂”,大部分教师都通过“教学工厂”进行专能提升培训,和双师型教师一起进行项目开发。例如,工程系近300名专任教师中,1/3属于双师型教师,这些教师既能为企业服务,又能进行教学,每周安排6~8节课,其他时间都面向企业开展项目研发。2/3的为教学导向教师,平均每周安排22节课。系部主任会定期安排教学导向教师深入“教学工厂”培训,以此种方式持续不断的进行培训,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超前性。以教学为导向的优秀教师有机会提升到双师岗位,有意愿转岗的双师也可以申请回到教学岗位,而且教学岗到双师岗只有3%~5%的师资流动[3]。所以,“教学工厂”的双师型教师除了带学生,也培训学校的教师,教师参加培训后更新教学硬件和教学内容,进而回馈教学,这是南洋理工学院内部与时俱进的核心策略。
(四)实施“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培养科技应用型复合人才
“项目导向”教学模式为南洋理工学院高水准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南洋理工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比较高,培养的是科技应用型复合人才,复合型人才即为T型人才,一横是宽基础,一竖是专业方向,专业方向可以根据新加坡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灵活选择。在课程设置上,南洋理工学院采用了模块式课程设置模式,每个专业的课程由核心模块、专项模块、就业能力模块和选修模块组成[4]。这一模式最大的优点是灵活且具有弹性,学生可按照自己的能力进修课程,达到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也为“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南洋理工学院前2年课程是公共平台,属于宽基础培训与学期小型项目,也就是每个学期学生除了完成课程学习外,每个学生(或者小组)都会有一个学期项目要完成。到了第3年,开展专项培训、毕业项目研发和企业实习。由于企业岗位和学院“教学工厂”师资、设备资源有限,第3年学生分成2个小组分批次交叉进行,A组第3年第1学期开展专项培训,第2学期安排企业实习和毕业项目研发,第2学期B组学生学习任务与A组学生学习任务交叉调整,形成双轨制教学安排,进而实现“教学工厂”全年项目不间断安排,见图2。
同时,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是由各类项目贯穿起来的,构建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层是课程项目。第一、第二学年,开展辅导课、实验课等实践教学,通过完成课程项目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第二层是学期项目。在校期间,包括第三学年专项培训的学期项目,每个学生都要完成5个学期项目。每学期根据学期教學内容教师综合给出一个既与工程实际相关联又能体现学期主要教学内容的项目。第三层是企业实习。企业实习长达3个月,使学生熟悉企业运作流程。第四层是毕业项目。时间为3个月,相当于我国的毕业设计。毕业项目分为三种类型:企业项目、竞赛项目和教师科研项目。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完成项目,最优秀的学生做企业项目或者是教师的尖端科研项目,50%左右的学生做竞赛类项目,学习进度慢的学生做教师的应用型项目,比如学校实习基地建设,实训室的设备更新等工作。
三、南洋理工学院创新发展路径的启示
(一)强化价值观认同,打造高职特色校园文化
南洋理工学院“无界化”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一种合作的团队精神,强调协作,鼓励奉献。“无界化”是南洋理工学院在管理策略指导下形成的一种校园文化和教职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南洋理工学院创新发展的精神导向。我国高职院校的使命是培养面向企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在职培训,服务产业的转型升级。这样的使命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文化接轨。南洋理工学院的组织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借鉴企业内部文化,为我国建立高职特色校园文化提供了一定的思路。我国高职院校应该借校企合作平台适度引入现代企业文化精髓和核心理念,促使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在高职院校中得以发展和内化,进一步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二)引入企业真实环境,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将实际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搭建项目研发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完善、更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过程,在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提升教师专能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质量意识、时间观念和合作精神。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主要依托的是各种层次的项目,从项目模拟到项目实战,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校内实训基地不是学生单纯进行简单模拟化的实践实习场所,而是培育学生在未来就业中具备核心技术技能的场所。
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借鉴“教学工厂”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进真实的企业项目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的融合中,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能力培养与人文教育的双管齐下。以学院为本位,将企业的环境、流程、师资、项目引进到学校,依托企业横向课题、教师科研项目、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以及创新创业大賽项目来代替学生技术技能含量低的模拟性任务,开展人才培养和教师专能培训,在高职院校内部开展现代学徒制,通过项目来指导学生,形成深度的师徒关系,以提升学生技术技能及创新能力。
(三)采用内培外引方式,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办好一所高职院校的基础,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在双师型师资培养中,基于“教学工厂”平台,提升教师的专能,培养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我国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首先,高职院校可定期安排校内专任教师进入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实践。学习自身专业领域内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了解专业领域最新设备和生产流程,调研企业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回到学校后指导教学和科研。其次,聘请具有专业经验和研发能力的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能够将企业最新技术和最新工艺带到高职院校,也可用来培训校内专任教师的专项能力。最后,构建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与激励机制。高职院校在选拔培养专业带头人、推选出国进修培训人、组织专业教师出国考察、与国外友好学校的专业教师交流、申报高一级职称时,应优先考虑双师型教师[5]。
(四)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对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模块化课程体系和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我国高职院校在制订与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应适当的加以借鉴。首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一定要紧密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建议高职院校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架构,构建专业群通用、职业方向和职业拓展三个平台,职业方向平台可以设置专业模块、复合型发展模块和创新创业模块,既考虑到学生专项发展、交叉复合发展,同时也关注学生创新创业意愿,既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够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平台+模块”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符合市场需求,职业方向平台比较容易随着社会的需求而灵活变化。其次,在实践项目的安排上,我国高职院校在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时,可适度的增加一些项目,项目设置需要专业教研室和课程组深入讨论,以保证项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教研室、课程组在制定课程标准时要着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实现由知识考核向创新、技术、技能评价转变,这也是高职院校实施教育综合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参 考 文 献
[1][2]姚寿广,经贵宝.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以南洋理工学院为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3,53.
[3]Academy of Lifelong Learning & Skills[EB/OL]. http://www.nyp.edu.sg/admissions/lifelong-learners/academy-of-life-long-learning-and-skills.html,2017-7-26.
[4]陈荣生.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及对福建省的启示[J].东南学术,2016(5):243.
[5]冯帆.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典型模式及其启示[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0):78-79.
On Innovation Development Path of Singapor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
——The Case of Nanyang Polytechnic
Duan Lihua
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Singapore high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anyang Polytechnic is undoubtedly remarkable. Nanyang Polytechnic has achieved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mainly through four big innovation development paths that are“unbounded”campus culture,“teaching factory”school-running concept,“no shelf life”training strategies and“project orientation”teaching patter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identification of values to build the campus culture of higher vo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troduce the real environment of enterprises to deepen reform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ouble-quality teachers group by using the internal training and external introduction, and improve the training program for talents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Nanyang Polytechnic; innovation development; enlightenment
Author Duan Lihua, lecturer of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Wuhu 241002)
作者简介
段丽华(1979- ),女,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芜湖,241002)
基金项目
2017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研究”(SK2017A0808);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重点科研项目“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研究”(2016zdrw02),主持人:段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