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方略论

2018-06-16平和光李孝更

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33期
关键词:十九大职业教育新时代

平和光 李孝更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方针、总原则、总遵循、总纲领。新时代,推进职业教育事业必须全面贯彻落实这十四条基本方略,并且要在其指导下确定自己的行动纲领和总方略,即要坚持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坚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依法治教,坚持促进公平,坚持开放共享。

关键词 十九大;新时代;新方略;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33-0018-05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1]。上述基本方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和发展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的总方针、总原则、总遵循、总纲领。新时代,推进各项事业必须全面贯彻落实这十四条基本方略,并且要在其指导下确定自己的行动纲领和总方略,新时代发展职业教育也不例外。依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凝练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坚持的十条基本方略,即坚持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坚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依法治教,坚持促进公平,坚持开放共享。上述十条基本方略形成有机整体,回答了职业教育的统领、根本任务、办学方向、工作目标、改革途径、发展核心、改革活力、发展保障、发展重心、改革重点等问题,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根本遵循。

一、坚持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说明我们党始终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办好教育的主要标准,并且已经具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能力和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教育系统考察指导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习总书记的“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等观点,充分说明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办教育的总遵循。正是按照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标准和总遵循,我们在促进就业、保障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振兴中西部教育等事关人民生活幸福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事业获得全面发展,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2],已经具备办好人民满意职业教育的基础和能力。但进入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仍然存在质量不高、活力不足、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较弱等薄弱环节,这更需要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职业教育办学的根本遵循,通过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发展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等,来增强人民在职业教育上的可选择性,提升人民的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让每个人都获得自身发展和人生出彩的机会。

二、坚持立德树人

从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职业教育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充分说明我们党始终把“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在职业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方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要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4年至2018年工作要点分别提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说明我国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推进落实。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对职业教育人才供给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当前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存在重技术、轻职业精神的问题,这就更加需要职业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较高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和合作能力的德技并修的时代新人。

三、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

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的重要指示“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到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上作出的重要批示“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再从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导思想所要求的“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充分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始终把“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作为职业教育办学的根本方向。正是在上述办学方向的指引下,十八大以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年招生总规模930万人,在校生2682万人,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3],职业教育在促进就业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展是第一要务,就业是民生之本。进入新时代,区域产业结构需要优化升级,知识型、节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需要有效供给,人民技能提升和终身学习诉求需要满足,脱贫攻坚需要持续推进,“中国制造2025”、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需要持续深化,这都需要职业教育办学继续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根本办学方向,发挥支撑就业的技术路径和基本措施作用,彰显服务价值。

四、坚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反映出党和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和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一贯重视。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强调“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为我们做好职业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即要坚持把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放在重要地位。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相关精神,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皆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特征、构建途径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在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获得跨越式发展,标志之一就是基本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4]。但是,目前来看该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法规制度还不完善、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分离、便利多元的职业教育终身学习体系有待完善、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教育培训尚未有机融合等。因此,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仍是我们今后必须坚持的工作目标。

五、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2015年,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工作专家座谈会时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是推进人才和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可以说,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到的“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再到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三者一脉相承,充分说明我们党始终把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途径。从《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的“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以产教融合为主线,建立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制度创新平台”,再到《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教师[2016]3号)、《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2016]3号)等一系列的规划、政策、文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为一项重要方针和重要制度安排,我们必须加以坚持深化。目前来看,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在宏观层面,例如职业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尚未有机衔接;在微观层面,例如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不深。因此,新时代更应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将其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改革途径。

六、坚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职业教育人才培育质量问题,体现出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殷切期望。此外,无论是国务院层面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 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还是教育部层面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政策文件,都把提高職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好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行动举措都围绕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育质量这一核心任务展开。把提高人才培育质量作为开展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来抓,促使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工作取得较大成效。截至2016年,全国有150多万高级技师、650多万技师、3500多万高级工[5],绝大多数来自职业学校或接受过职业培训,这从实践层面证明我国坚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任务的正确性。进入新时代,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改善职业教育质量供给、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水平无疑是其重要抓手;进入新时代,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需要职业教育提质增效,提高人才培养供给质量。因此,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依然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努力培养德技并修的时代新人。

七、坚持体制机制创新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要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经费投入体制、考试招生及就业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人事薪酬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充分说明党中央对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视。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通过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健全企业参与制度、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同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通过完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和标准体系、推进职业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深化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完善校企合作的现代职业院校治理结构、构建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投入机制、健全促进职业教育公平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在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这充分证明了坚持创新体制机制对于激发职业教育发展的活力是有效的。但目前来看,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潜力的挖掘、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等方面存在的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需要系统破解,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需要破除,为此,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到“完善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体制机制”,这为新时期激发职业教育发展活力、破解职业教育发展难题、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新时代我们必须继续坚持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这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根本动力。

八、坚持依法治教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可以看出,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党和国家始终把依法治国作为核心任务来抓,这为职业教育坚持依法治教提出了基本要求,提供了基本遵循。1996年,我国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从此驶入依法治教的航道。职教法施行2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长足发展有了重要保障。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显示,实施职业教育法取得了可喜成绩,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和制度逐步完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深化、职业教育保障条件明显改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断健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日益增强、农村、贫困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得到加强等[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实践,有力证明了依法治教发挥发展保障的重要作用,这要求我们办职业教育必须把坚持依法治教坚持下去。进入新时代,职业教育法面临新环境、新情况、新任务,一些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的解决更需要职业教育法律的保障。

九、坚持促进公平

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充分说明坚持促进教育公平始终是我党和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重心。2014年,习近平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时指出,“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2016年,李克强对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加快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深度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中国制造2025的实践之中,促进新动能发展和产业升级,带动扩大就业和脱贫攻坚”。由此可见,我国党和国家領导人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公平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在促进公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每年约有280万个家庭通过高职实现了拥有第一代大学生的梦想,实现了教育代际向上流动。同时,广泛开展面向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职职工、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等的各类培训,每年达上亿人次。进入新时代,职业教育面临新任务,尤其是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等需要职业教育发挥促进公平的发展重心作用和先天优势,让每位公民都能享受公平且有质量的职业教育。

十、坚持开放共享

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职业教育理念现代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先导,因此,新时代发展职业教育,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尤其要注重以开放发展拓展职业教育资源,以共享发展促进职业教育公平。1985年以来,我国从国家层面出台了4份专门文件皆提出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开放的发展理念:1991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2002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2005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借鉴国外有益经验”;2014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探索利用国(境)外资金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和机制”,由此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把开放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改革重点。一切的发展最终都是为了人的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职业教育获得历史性成就需要人民共享,通过共享增进人民福祉,增强人民获得感,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让中国的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民,这符合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此外,职业教育获得历史性成就经验需要全世界人民共享,通过分享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提供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中国智慧,这体现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风范与大国担当。综上,进入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必须继续坚持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同时分享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和机遇,让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世界人民。

参 考 文 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26.

[2]教育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步入“黄金时期”[EB/OL].(2017-05-04)[2017-10-15].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17-05/04/content_14827215.htm.

[3]数据看变化: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情况[EB/OL].(2017-05-04)[2017-09-28].http://kaoyan.eol.cn/nnews/201709/t20170928_1557488.shtml.

[4]平和光,李孝更.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7(24):37-44.

[5]王哲,董衍美.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工作报告[J]. 职业技术教育,2017(24):53-59.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EB/OL].(2016-02-24)[2018-04-15].http://www.npc.gov.cn/npc/xinwen/2015-06/29/content_1939891.htm.

Strategy for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in New Era

Ping Heguang, Li Xiaogeng

Abstract The basic strateg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proposed by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are the general principles, general principles, general compliance, general programme for adhering to and develop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the promo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must carry out the fourteen basic strategies in an all-round way, and determine its own programme of action and general strategy under the guidance of it, that is, to adhere to the satisfactory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the people, adhere to “LI De Shu Ren”, adher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promote employment, and adhere to the improve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We should persist in deepening the cooperation of school enterprises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persist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adhere to the innovation of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adhere to the rule of law, adhere to the promotion of fairness, and adhere to the open sharing.

Key words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new eva; new strategy; vocational education

Author Ping Heguang, research assistant of Jilin Engineering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52); Li Xiaogeng, intern researcher of Jilin Engineering Normal University

作者簡介

平和光(1988- ),男,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基本理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院校研究(长春,130052);李孝更(1989- ),女,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助教,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基本理论,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分类管理视域下吉林省高校办学定位研究”(ZD11224),主持人:平和光

猜你喜欢

十九大职业教育新时代
“十九大”行情拉开序幕
为十九大召开 做好三个准备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点话题)
为“十九大”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