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激发情感为抓手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2018-06-16金胜华

关键词:范读诵读导语

金胜华

摘 要:情感是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培养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感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师要熟练掌握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途径和方法。本文从巧设导语激发学生情感心扉、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本、教师丰富的教学语言、巧借现代媒体技术等方面来谈如何激发学生情感因素,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情感;导语;范读;诵读;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41-2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语文必须重视和加强情感教育。可见情感是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它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它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培养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感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学只有触动了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心灵才会受到强烈的震撼、感染,才会与作者、教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一、巧设导语,叩开学生的情感心扉

导语是创设情感意境的突破口,也是强化课堂心理场的第一步。一堂课的开始,就要用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沟通作者与学生情感交流的目的。

例如,在执教《春》一文时,我这样设计导语:“一年之计在于春”,因为春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所以人们渴盼春、欣赏春、赞美春。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写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些诗句是古人对春的描写、赞美。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令人赞美春的散文,看看作者笔下的春跟你眼中的春是否相同。这样的导语为课文教学做好了情感的铺垫,激发了学生对春天的热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课文上来,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贯穿课堂始终。再如,学习《社戏》一课,我用提问来导入课文:文中说“我”看社戏时是扫兴和失望的,但文章结尾却又说“一直到现在,我实在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样写是不是矛盾?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对这些问题非常感兴趣,很快进入课文情境,积极阅读思考,展开讨论,进而准确的把握了文章的主题。

二、教师范读,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再现文章精华,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品味其情调,明确其情理,激扬其情怀。可见,教师的范读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不同的朗读风格,能营造不同的情感氛围,使学生能从教师范读的情感基调上体会作者的情绪,从而投入课文特有的情绪中去,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在执教《背影》这一课时,我用一种舒缓的深沉的、略带感伤又饱含深情的语调范读课文,把学生带入作品特定的那种父子相爱、相怜、真挚动人的感情中去,体会到文章渗透出的淡淡的哀愁。学生的感情投入到课文中去了,心灵受到震动,并从中受到教益,理解了“天下父母心”,认识了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范读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朗读技巧和朗读水平,并能以自己的心灵感受领悟作品中的丰富感情,读出作者的情感流程。再如,在教《海燕》这一课时,在教师范读这一环节,我高度重视对文本的停顿、快慢、轻重和语气的把握,如“一堆堆乌云……一晃就消失了”,我采用低平调和舒缓的语气范读,“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了!”我采用高昂语调,两个感叹句一气呵成,语气一个比一个强。“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是全文高潮的的所在,我以最豪壮的语气、最强烈的感情一字一顿读完这个感情十分强烈的祈使句,并嘎然而止。有了这样的范读,学生就能领会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无畏,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倾注在课文中的感情——对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的歌颂。

三、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情感。

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或作者的心情,同时又能加深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的体会。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投入感情的朗读,借此触发学生的情感,激发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加深对文章艺术美、思想美的感受。尤其对于那些情感隐含在文字深处的课文,教师更要通过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反复朗读,这样学生才能读懂课文,体会其“真情”。

例如,《天净沙·秋思》一文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瘦马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单凭教师的点拨、分析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只有在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领悟作者的羁旅之思。同样,只有抱着掏心掏肺的心态、带着恳切无比的语气朗读,才能体会得到《出师表》中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良苦。就是一些说明文,也饱含着作者的感情,如《苏州园林》一文,写出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洋溢着叶圣陶先生对苏州园林的怀念和赞美之情。可见,对教材中的带着明显感情色彩的文章,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仔细品味,才能真正走进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体会出文章的独特意蕴。

四、通过教师丰富的教学语言来表达课文的思想情感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触动学生心灵、开启学生情感源泉的钥匙。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无味、呆板、有气无力,即使有好的教学设计,也会流于平板、单薄和苍白,也就无法酿造出一种使人身临其境的氛围。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根据“因文定调、因情赋声”的原则,采用不同的言语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使课堂变得有生气,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

如在教学《春》一文时,教师的教学语言应简洁,语调要明朗、富有生气,这样才符合课文的语气特色,才能传递出作者通过盼春、赞春,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最后一课》一文赞扬的是法国人民面对国土的沦陷,所表现出来的爱国精神,所以分析文章时教师的语调应深沉、肃穆、饱含深情。分析《岳阳楼记》一文时,教师则应用激情、饱满、昂扬的语调,表现出岳阳楼宏伟的气象及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

五、多媒体辅助,激发学生情感

多媒体技术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觉效果。教师在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弹奏出“优美的情感乐曲”,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产生“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三峡》一文时,我使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在多媒体课件的片头,导入了壮美秀丽的三峡影像,伴着深沉悠远的箫曲,不时还传出几声猿啼,将学生带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凉意境,引导学生迅速而顺利地投入教学活动。再如,在教学《安塞腰鼓》一文时,考虑到学生对课文内容比较陌,我借助现代媒体技术,播放一段有关安塞腰鼓敲起时那粗犷豪放的演出画面视频内容,引导学生观赏“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们,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的擂鼓狂舞”,從而感受黄土高原上人们的旺盛活力,体会安塞腰鼓的火爆热烈风格,学生的情绪迅速升温,激动、兴奋起来之后,再来学习课文,的确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需要真诚地唤起自身和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在每一堂课上都能以情感作为润滑剂,创设与文情相适应的情感氛围,把学生情感调节到最佳状态,给学生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以主体角色参与语文学习活动,与文本亲密“接触”,在“乐”中享受学习而得到的满足,从而展示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范读诵读导语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阳光
如何写读后感
阔腿裤的小秘密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漫谈范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回归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