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科学学科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探究

2018-06-16彭月

关键词:教学实效性提高策略

彭月

摘 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教学要注重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让课堂教学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实现教学的目标。因此,在科学学科教学中,我们教师注重教学方法多样化,寻找高效的教学途径,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动力,自发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关键词:科学学科;教学实效性;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24-01

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实施,我们在追求高效课堂教学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力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取得最大教学效果,实教学目标。以下是本文对提高科学学科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探究,仅供参考。

一、活用科学教材,提高教学效率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和教学工具,但在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下,我们的教师俨然成为教材的奴隶,完全依赖教材,死教书,取得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我们要活用教材,转变教学观念,坚持探究学习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杠杆”的时候,为学生播放了小朋友玩跷跷板的视频片段,然后让几位同学上讲台来感受杠杆原理,利用一根木棍来抬重物,分别将重物放在木棍的不同位置,感受受力的情况,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总结交流杠杆的原理,接着小组之间互动沟通,分享小组学习的成果。每一位学生都希望成为一个探究者和发现者,我们教师的任务不是将知识原封不动的强灌给学生,而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动力,提高学生探究能力,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具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联系学生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科学来源于生活又被广泛的应用于生活,新课程教学改革明确指出我们的科学课程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了让学生感受科学的实用价值,意识到学习科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聯系实际生活,寻找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实现实际生活和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增强教学生活化气息,帮助学生理解并灵活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我们要坚持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高质量的科学教学课堂。小学科学教材中包含很多具有趣味性与探究性的科学实验,所以在具体实验中,势必离不开相应的实验材料,但是传统实验器材造价昂贵,操作繁琐复杂,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为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相应的实验材料,如:易拉罐、矿泉水瓶、小玻璃瓶、透明吸管等,这些材料在生活中比较常见,而且操作简单,也不会影响实验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课后进行探究与实验,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实验范围。而仅仅局限于专业实验器材,不但会限制学生的实验活动和创造性思维,而且拉开了学生与科学之间的距离,所以在科学实验中,应倾向于实验器材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教材中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它们无不洋溢着浓厚的生活色彩,在进行科学教学时,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感受传输给学生,而应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的体验,增强他们的主体地位。

三、抓出重点问题,提出有效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开始,是从未知向已知的重要过渡,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只有使小学生在充分自由的环境下提出问题,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问题是一切探究的起点,学生只有对知识产生疑问,才能积极主动的对其进行探索,从而在分析与实践中解决问题、挖掘真知。因此,作为科学教师,要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心理重的年龄特征,通过创设民主、自由、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能力,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时刻关注生活,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够从生活中找到科学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会逐渐从没有问题到有问题,从一个问题到多个问题,从某一角度到多元化角度,从浅显问题到深奥问题,在一步一步的开发和酝酿中,学生的思维获得开拓,学生的能力获得成长。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抓住重点提出问题,能够问到“点”上、切中难点,让问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例如,在教学“摩擦力”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看到课题后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学生立马争先恐后的提出一堆问题: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是怎样产生的?摩擦力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摩擦力的危害有哪些?学生只有提出问题,才会主动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和探究,最终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教师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准备一个“问题本”,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利用课堂或课后的时间与教师进行探讨,久而久之,学生不但问的多了,懂得也更多了,甚至有的问题学生之间互相就可以进行解释,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新课改形势下,我们作为科学学科老师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提高科学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大华.试论素质教育下的自主学习[J].新课程研究,2012(5):100-101.

[2]谢少峰.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34):122-123.

[3]宋秋前.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若干策略[J].教育研究,2001(4):90.

猜你喜欢

教学实效性提高策略
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创新研究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