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三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6-15周坤伦
周坤伦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初三化学教学中,并为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在这一形势下,教师应与时俱进,挖掘信息技术的优势并真正将其作用到教学中,这不仅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本文笔者以初三化学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三化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情境;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这不仅使学生的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教师应转变角色,并在教学中彰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不仅能够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落实“学生为主”的地位,然后挖掘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并将其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作用到课堂中,使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达到有机融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整体性提升。
一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化情境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这样容易使课堂出现枯燥、沉闷的氛围,进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自然无从谈起。然而,生动化的情境能够将课堂营造出趣味化的氛围。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情境,这样不仅能够以声图并茂的方式将化学知识呈现到学生面前,还能够给学生视觉冲击,维持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
以“糖类、油脂”为例,为了使学生认识到糖类和油脂对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创设情境,设疑导入,即:展示几幅森林的图片,请同学们联想一下在绿色森林中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反应是什么?在叶子上是如何发生光合作用的?光合作用的产物又是什么?以信息技术作为手段引入糖类等相关知识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他们自然地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并结合自我的经验和知识得出“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这一结论。在此基礎上,笔者引导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以此解释光合作用原理,从而为后续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 运用信息技术,使实验直观化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实验的展开是不可或缺的。在学生实验开始前,教师可运用演示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对实验操作具有初步的认识。但演示实验的可视性不强,常常无法让全体学生都能看到实验的过程,这就使得演示实验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信息技术可以为这一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式,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投影屏幕播放演示实验的视频,使全体学生都可以观察到实验的整个过程,从而将演示实验变得更加直观化。
以“物质的溶解性”为例,为了使学生掌握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笔者首先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面粉在水中溶解、食盐在水中溶解、油渍在水中溶解、汽油在水中溶解”的现象,以此揭示教学主题,并使学生理解了“一种物质溶解到另一种物质的能力可能受某些因素的影响”。于是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带领他们走进实验室,进行探究实验,并取得了较高的实验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将演示实验变得更加直观化,还能够使学生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以此探究其中蕴含的化学原理,这也使得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学习过程中。
三 使用信息技术,培养思维能力
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颇深,只重视学生是否掌握基础知识,但忽视了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一定的发展,这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与今后的学习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信息技术的引入不仅能够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使他们产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未曾探索的内容,并将化学知识与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对比,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为例,为了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笔者首先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日蜡烛燃烧越来越短、镁条燃烧后的物质收集起来称量,质量变大”等动画视频,由于其中一个现象与学生的生活相关,另一个现象与学生之前所学的知识相关,这两个对比现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并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于是他们对“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与后的总质量有什么变化”这一问题有了深度思考,从而顺利进入了实验探究阶段。因此,通过播放多媒体动画的方式能够唤醒学生的探究思维,还促进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深度思考,以此为教学的有序展开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的有效整合成为了大势所趋,并且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应跟紧时代发展的新步伐。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整合的模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还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并且这一模式也能够为教学提供良好的课堂导入新思路,以此在保证学生领会知识的基础上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
参考文献
[1]易志华.关于初中化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探索[J].新课程(中学),2017(9).
[2]何发权.信息技术引入初中化学课堂导入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考试周刊,20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