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2018-06-15严红琴
严红琴
摘 要:數的运算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而我国的小学计算教学也有着自身的特色和优良传统。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下,计算教学也应该朝着更加适合学生,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前进。基于此,本文结合小学数学课程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计算教学
数的运算是日常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而其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也占有较大比例。
一 以鼓励推动进步
数学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外部动机占较大部分,通俗地讲就是喜欢他人对自己的褒奖和激励,因此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多采用激励教育,鼓励学生促使外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形成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学习动力。鼓励可以是一句赞赏的话,也可以是一个欣赏的延伸,无论哪一种方式都对于小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有积极意义,这同样也会推动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那么除了一些外在的激励行为之外,教师还可以较多采取一些隐性的激励行为,以计算类知识教学为例,课堂上学生正在计算一道习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得出结果后讲一讲自己的运算思路,根据学生的实际表述内容来做出具体评价,重要的是让其他学生也能够感受到这位同学的做法是对的,并看到老师给他的奖励,相信其他同学的内心也会暗暗为自己加把劲,希望下次是自己来回答问题。
除此之外,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也不应该轻易地放弃他们,而是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找到他们的优点,不断放大。具体地,教师可以针对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分层任务,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获得长足进步,这样既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良好的学习体验,也可以让一些较低层次的学生获得自信,并不断挑战高一层的学习内容,在“跳一跳后摘到果子”。
二 良好习惯的形成
学习数学的过程也是一个数学思维或习惯形成的过程,这对于奠定基础的小学阶段更是如此。小学生初接触数学不久,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个良好的运算思维和做题习惯。首先,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应该是第一要求,比如竖式的数位要对齐,小数点要标对,数字与数字之间的间隔要有均匀感等等。其次,认真审题,开放思维。这一点虽然对于小学生来讲并不容易,但也是可以循序渐进加以培养的。比如养成一个逐字阅读的习惯,在读到自己感觉是关键的地方时要标注出来。此外,还要具备一定的估算意识和验算习惯例如,3600÷700=5……1,经过验算,700×5+1≠3600,便很快能够得知这道题的答案是错误的。在具备较强的估算意识后,往往仅通过眼睛就可以快速思考出大致的答案范围,从而对结果做出判断。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能够将结果与计算过程、实际进行联系,在思考后范文自己结果是否符合实际,就能够很清楚地知道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而不用在计算过程和列式上面出错。
三 算理与算法的领悟
四则运算包括加减法和乘除法,加法的意义是合并、增加;减法的意义是剩余、比较和加法逆运算;乘法的意义是相同数连加,倍数和面积等等;除法的意义是平均分、倍和乘法逆运算。小学低段中,数的运算主要包括整数、小数四则运算,在此举例分析:
(一)整数乘除法
整数乘除法包括了表内乘除法,以及乘、除数是一、两位数的乘除法教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仅仅是强化学生的记忆,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在学习中领悟乘法口诀,理解其意义。比如二三得六,可以表示为一个盘子中装有2个苹果,有相同的3个盘子,即三个2相加,一共是6个苹果。
(三)小数加减法
在学习整数加减法后,学生需要接触小数加减法,教师要注重对其中的算理进行讲解。比如1.25+2.4,教师可以从生活情境中来引导学生理解:1.25元=1元2角5分,2.4元=2元4角;元加元,角加角,分加分,合起来就是3元6角5分,即1+2=3,0.2+0.4=0.6,3+0.6+0.05=3.65元。
(四)算法多样化
运算的实质是方法和程序,每一个问题都有着它早已固定好的方法,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一般地,培养对于算法的掌握可以从日常的运算和习题练习入手,而且这两种途径都有各自的固定程序。前者比较注重对于技巧的训练,当然也需要长时间的坚持。相反,后者则对于先天思维条件有更高的要求。那么在实际运算过程当中,大脑都是出于活跃状态的,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多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对于同一种问题不要仅存在一种观点,而是要多探索新的解决方法,不断挑战新的未知世界。思维的多样性正是从与众不同开始的,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举措。
综上所述,小学低段的数学教学是一项乐趣活动,教师要想使自身快乐,就要从每天的课堂教学变得不单调、不乏味做起。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探索更加适合学生的模式与方法,使每个学生的基础数学能力都能够变的牢固。
参考文献
[1]李世锋.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思考[J].名师在线,2019(25):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