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2018-06-15杨光华
杨光华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与完善,诸多新颖且高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也随之应运而生,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这就要求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切实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以更好的驾驭和深化新课改下诸多新颖且高效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将从“借助媒体,激发兴趣”“师生互动,提高效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媒体;师生互动
众所周知,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是一门必修课堂,是引导小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的一门重要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不容乐观的是,就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因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制约,仍有大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为完成教学任务而一味地采用以学科为本、知识为本的传统“填鸭式、说教式”等教学方式方法,致使课堂教学过程索然无味,长久以往,不但会大大扼杀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而且也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与热情,更为糟糕的是也会严重阻碍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一 借助媒体,激发兴趣
近年来,伴随着教育信息化改革的进一步落实,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并深受广大师生所青睐。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看,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其各方面能力发展正处于萌芽阶段,通常在面对一些色彩丰富且生动形象的画面时,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好奇心,而将多媒体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不但能够将语文知识变得更为直观、生动、形象,而且也能够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对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抓住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作用,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给予学生视觉上一定冲击力,激发其内心强烈的求学欲望,使其在自我欲望的驱使下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课堂学习之中,并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进而有效达到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与目标。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旨在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我会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即:在课堂导入环节,我会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西沙群岛》宣传片,并以谈话的方式向学生说出“同学们,知道这是哪吗?这个地方是不是特别美丽?”以此来有效集中学生的上课注意力,并引出本节课题;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将课前精心制作的PPT课件呈现在学生面前,并采用“精讲”的方式为学生进行详细讲解,即:出示有关西沙群岛丰富物产的图片,并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有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西沙群岛海底的物产,感知西沙群岛的富饶等。
二 师生互动,提高效率
互动式教学法是新课改以来一种新颖且实效的教学方法,其最为显著的功能就在于能够有效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与高效性,既可以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也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可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促使良好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切实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心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展开教学,如:在教学“女娲补天”这一课时,为了能够引导学生切身体会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首先,在课下,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按照“以优带劣”的分组原则将全班学生进行有效分组,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互动式教学打下良好基础;然后,在课上,我会积极鼓励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自主学习本篇课文,与此同时,我也会以朋友、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展开学习与探究,如:其一,组织学生以竞赛的方式初读课文,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正确,此时,我会担任评委,以此来有效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大致内容;其二,积极鼓励各小组学生分别派出一名小组代表以扮演“小老师”的角色上台试讲(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篇课文讲的什么事。)而此时我则是扮演“学生”的角色在台下认真听讲,并适当地提出自己的疑惑,以此来有效引导学生逐渐加深对本篇课文的理解与掌握。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师生互动,而且也能够有效提高學生的学习效率与课堂教学质量,可谓是“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要想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有效的教学策略。因此,作为一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切实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并始终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际情况来制定或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进而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建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1):112.
[2]胡涛.探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J].数码设计,2017,6(10):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