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古诗词“主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18-06-15徐晓珍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主题教学组诗古诗

徐晓珍

[摘 要]

教学古诗词,可以根据学段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年龄、认知特点等,将表现相同或相似主题的古诗词巧妙组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品味,获得丰富、厚实、深刻、清晰的感悟,全方位、多角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主题教学”;资源整合;语文素养

“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提出小学语文主题教学——“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单篇教学支离破碎、目標不清及教学方式僵化、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等问题,根据教学内容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在综合思维指引下,以主题的方式,整合课内外资源,以语文立人为核心,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挖掘教学内容的原生价值以及教学价值,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中,引导儿童生成主题,促进儿童语言发展、思维提升、精神丰富,整体提升语文素养的一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教学古诗词,可以根据学段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年龄、认知特点等,将表现相同或相似主题的古诗词,巧妙组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品味,获得丰富、厚实、深刻、清晰的感悟,全方位、多角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一、比照参读——体悟诗情,丰厚诗蕴

整合课内外各项资源,让学生最大程度地了解诗词表达的情感,是古诗词教学的首要目标。在进行古诗教学时,可以借助同一主题不同视角或不同时间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其内在精神与意蕴。这种空间和时间的参照对比学习,能让学生对文化背景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丰厚其文化底蕴。明白了诗词创作的背景,更容易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情感,学生对诗歌表现的意蕴、表达的情意能够感同身受了,吟诵起来也容易声情并茂,心随口出。

例如,在教学《古诗两首》(《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可以将两首诗加以整合,安排在同一课时进行教学。《题临安邸》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都是南宋时期的作品,前者看到的是生活在杭州的南宋权贵纸醉金迷的生活,后者写的是生活在北方的遗民苦盼王师归来的情形。两首古诗,内容上存在因果关系,所以,在教学时,宜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内在的因果关系,体会权贵“醉”在杭州和遗民“泪”洒胡尘之间的强烈反差。“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可遗民如何知道,他们眼睁睁巴望的王师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一年又一年,让我们忍不住要问那些权贵们“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两种情景的对比,孩子们心中就可以形成巨大的情绪场。“情到深处自然流”,孩子们的情感与古诗融为一体,用心吟诵,对古诗的理解自然是水到渠成了。“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遗民们望到了王师吗?由此,可引出陆游的另一首诗《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至死都没有能够望见王师,南宋不久也由元取而代之,这就更加深了孩子们对“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悲愤之感。

聂夷中的《田家》和李绅的《悯农》两首诗也可整合成组(“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是“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主要原因);苏轼的两首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亦可比照组合(同是对西湖“跳珠”的深切情感);卢纶的《塞下曲》和王昌龄的《出塞》也适合这种方法……

二、随情拓展——厘清诗意,融入诗境

古诗词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那些连着孩子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兴奋点”“触发点”和“共鸣点”。古诗词教学的课堂,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那一两首诗歌,更应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从而对其产生深厚的情感。

窦桂梅老师这样执教《游园不值》:

师:贾岛的这首诗是《寻隐者不遇》……为什么他要把这“不遇”记下来呢?于是窦老师就读了一些诗,这些诗啊,题目中都有“不遇”。哎呀,人生有多少个不遇啊!

出示:《寻隐者不遇》《寻陆鸿渐不遇》《寻西山隐者不遇》《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课未开始,由“推敲”一词,先是引出了“贾岛”,后引出《题李凝幽居》,再由《寻隐者不遇》,引出了这么多的“不遇”,从而实现让孩子们跟古诗文化的“相遇”。

师:孔子当年就在4棵杏树下给他的学生讲课……每当二月早春之际,莘莘学子进京赶考,抬头望去,红红的杏花给他们带来希望……唐朝的王涯禁不住赞叹: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师:陆游也爱杏花,这两句也表达了他对杏花的夸赞。

出示: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宋·陆游《马上传》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蒙》

师:“满园”对“一枝”,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师:“一”想怎么多就怎么多,没有了“一”就没有了“满”字,“一”就是“满”。

师:所以,我亲爱的同学们,这“一枝红杏”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春色满园”。

“杏花”一词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春色满园”,历史典故、经典诗句信手拈来,随口而出,她带给孩子们的是满满的“诗情”与“画意”。

师:“一枝红杏出墙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请同学们读一读《雪夜访戴不遇》。

出示: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师:在不遇中已经获得了——满足,有了巨大的——收获,让我们再读读王子猷的感慨吧!

本“乘兴而来”,虽未能进园,却“兴尽而返”。至此,孩子们已能充分地理解本诗的意蕴了。在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课堂中,孩子们在浓浓的文化气息中深深地迷醉了。一次古诗教学,一场诗词盛宴,徜徉在古诗词海洋中的孩子是幸福的,古诗词在这里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

三、组诗教学——觅得诗眼,诵出诗韵

主题阅读,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诗词中的举一反三,则可以通过组诗教学来实现。组诗教学是指以课本中的诗歌为主,在同一诗人或不同诗人之中,找出同一题材的诗组合起来进行教学,这些诗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精选组诗,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以融会贯通。这样,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开阔,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曾执教过一组送别诗,他把《赠汪伦》(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渭城曲》(王维)和《别董大》(高适)组合在一起,重点学习《赠汪伦》,带动其他三首诗的学习。

师:李白在这个情景下写了《赠汪伦》这首诗,说说汪伦是用什么送别李白的?

师:对了,汪伦以歌相送。

师:我们看李白怎么送孟浩然呢?

师:(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以目光送别……

师:就在那里看啊,看啊,这场面是多么的感人啊!让我们再看一首送别的诗《别董大》。

师:高适是用暖人的话语来送别朋友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师:《渭城曲》中王维是用什么方式来送别他的朋友的?

师:以酒相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多么感人啊!

在孙老师的课堂上,不管是以歌相送、以目光相送、以话相送还是以酒相送,都洋溢着浓浓的送别之情。孙老师引导孩子们在这组诗中异中求同,探索出送别诗内在的意蕴,其实都是“以心相送”“以情相别”。

相同题材组诗的类型有很多,除“送别诗”之外,还有“思乡诗”“爱国诗”“哲理诗”等。此外,同一诗风、相似背景、相通哲理等诗词,也可进行组诗教学。

四、互文印证——读懂诗人,读透诗心

走进诗词意境,感悟诗人情怀,润泽儿童心灵,是古诗词教学的最终目的。同一个诗人,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作品的语言风格也是不同的。对接历史,品悟同一诗人在不同背景下的作品,异中求同,同中辨异,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诗人多样的语言风格,而且能从中感受詩人不变的情怀,与诗人跨越千载亦能“心灵对话”。

在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需让孩子去充分品味这“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没有沉郁顿挫,没有悲愤沉重,有的只是直抒胸臆的酣畅淋漓,有的只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后的“喜欲狂”。在品味完这“喜欲狂”之后,回过头来让孩子思索“为什么当时已52岁的杜甫表现得如此喜不自禁呢?”由此引出《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长安沦陷,国家破碎,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正是由于七年的颠沛流离,七年对故乡的魂思梦想,才有了战乱平定后的喜不自禁。课外,教师可以推荐孩子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怎样的一个诗人?他的喜,他的悲,无不是因为他深爱国家,期待和平,心系百姓。读诗,就是读人,至此,一个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诗圣”形象,便深深地扎根在孩子们的心中。学习诗歌,不是解释,不是说明,它是一种心灵的浸润,是一次丰富的情感经历,是与诗人隔着千百年的心灵相约。

清代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和《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纳兰性德在《菩萨蛮》中这样问自己,我们又能在《长相思》中找到答案,由此,建功立业的壮志和理想与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就这样交织在一起。至此,一个“身在征途,心系故园”“思乡怀故,赴疆卫国”的生动形象便驻进学生心中了。

“阅读文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古诗词教学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乘着主题教学的春风,带领孩子在古诗词的海洋中“胜日寻芳”,和孩子们一起在“百花怒放”中感受“春意盎然”。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2]窦桂梅.窦桂梅与主题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符 洁)

猜你喜欢

主题教学组诗古诗
可见光(组诗)
滋养组诗
饭后闲笔组诗
苍凉组诗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劳劳亭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J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证研究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探讨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