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柴油对连续再生DPF再生平衡温度的影响

2018-06-15高国有

汽车工程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压差转矩排气

高国有,陈 韬,回 春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300300)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汽车的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格,为满足国Ⅵ和欧Ⅵ汽车排放标准对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排放的要求,汽车必须在发动机排气系统中安装DPF。DPF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PM后处理净化装置[1],能有效降低发动机PM排放,但DPF压降会随着过滤体中PM累积而增加,因此需要对DPF实施再生,减少DPF压降对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2-3]。

DPF再生需要燃烧或氧化DPF过滤体中累积的含碳量高的PM[4-6],需要增加过滤体温度以达到PM的起燃温度,或者使用催化剂降低PM起燃温度至发动机的排气温度范围。DPF催化再生是一种连续再生方式,通过将排气中NO催化转化为NO2,促进DPF再生,同时利用氧化催化剂降低PM起燃温度,最终实现DPF完全再生。对于连续再生DPF而言,PM起燃温度、NO催化为NO2的温度以及DPF中PM积累和氧化平衡温度点是3个关键的温度变量[6]。其中,PM起燃温度和NO催化转化温度主要取决于催化剂特性,属于普遍属性。PM积累和氧化的平衡温度点是指在该温度下DPF中PM积累速率等于氧化速率,需要发生在足够低的温度下,以适合典型柴油车辆工况范围内的排气温度范围。因此,这是一个尤为重要的温度变量,决定柴油机DPF是否有能力满足柴油发动机尾气排放法规的要求。因为平衡温度点取决于发动机排放和操作工况参数,其不是DPF的普遍属性,已有的研究表明DPF平衡温度点在不同的工作过程中是不一致的,其结果的可重复性一直是连续再生DPF的研究热点[6-7]。

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性,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抑制烟尘的形成,已经作为替代柴油的燃料而被各国学者广泛研究[8-10]。生物柴油是以油料作物、废弃油脂等为原料通过酯交换工艺制成的液体燃料,具有十六烷值高、润滑性好、可再生性等优点[11-12],无需改动柴油机可直接使用[13-14]。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现代柴油机使用生物柴油作为燃料能直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特别有利于减少PM和CO2的排放[5,15-16],此外,生物柴油还可以降低DPF中微粒的燃烧温度[17]。

综上所述,生物柴油作为替代燃料可以在柴油机上直接使用,柴油机燃油性质的变化会影响柴油机的排放和工况,从而改变后处理系统中DPF的再生平衡温度点。本研究将分别采用石化柴油和生物柴油作为柴油机燃料,通过台架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连续再生DPF的再生平衡温度点,研究生物柴油对再生平衡温度特性的影响。

1 试验装置及方法

试验采用的发动机为涡轮增压共轨柴油机,所用的燃料为满足国Ⅴ标准的石化柴油和生物柴油,试验总体装置如图1所示。试验主要设备包括AVL电涡流台架测试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排气分析仪系统和发电机电控单元(ECU)。其中,AVL电涡流台架测试系统用于控制发动机工况、燃料流量、进气条件等,数据采集系统用于监测发动机转速和转矩,以及进排气系统、中冷器、燃油、机油等的温度和压力,排气分析仪系统用于检测排气中的NO、NO2、NOx、CO、CO2、O2和烟度等的浓度,ECU可用于控制发动机的喷油量、喷油时刻、EGR率等参数。

图1 试验台架示意图

试验采用壁流式连续催化再生DPF,DPF安装在排气管上,氧化催化转换器(DOC)安装在DPF上游,排气系统的布局如图2所示。在DPF前后端装有压力传感器,可用于测量DPF压差。排气管上布置了3处排气分析仪的取样点进行排放分析,具体位置如图2所示,取样点1(SP1)位于发动机排气出口处和DOC的上游,取样点2(SP2)位于DOC下游和DPF系统的上游,取样点3(SP3)位于DPF的下游。

图2 后处理装置示意图

为研究连续再生DPF的再生平衡温度,通过在试验台架上进行5个稳态工况的试验循环,寻找DPF的再生平衡温度点。试验中,发动机转速控制在中等转速2 000 r/min,初始转矩为10 Nm,每20 min发动机转矩增加50 Nm,发动机的工况变化见表1。在同等工况试验中,关闭发动机的EGR,消除废气再循环对试验工况的影响。在同等排气状态的试验中,开启EGR,通过ECU调整发动机参数和EGR率,保证两种燃料的排气状态保持一致。

在每个循环试验之初,必须对DPF中的PM进行完全清除,每次试验循环开始前,需要将试验所用DPF放置在650℃的电烤箱内20 min,使残留PM再生完全。DPF完全再生后,将DPF装置在排气管上,发动机在台架上以转速3 000 r/min和BMEP 700 kPa的工况运行1.5 h,收集PM,DPF中PM的加载量大约为6 g/l,从而保证DPF中PM加载量的初始状态一致。PM加载完成后,装载DPF的发动机在2 000 r/min转速下,从低转矩到高转矩开始运行,试验在石化柴油和生物柴油两类燃料间重复进行。

表1 试验工况发动机参数

2 试验结果和分析

2.1 同等工况试验

柴油机DPF可以有效降低PM排放,但在发动机运行几百公里或工作几小时后,DPF需要采用适当的策略进行再生,DPF再生之间的时间间隔完全取决于发动机的工作条件。在一些特定工况下,发动机排气温度较高,DPF再生可以自发完成。

柴油机DPF的 BET是实现DPF连续再生和衡量DPF压降变化的关键,通过增加发动机转矩,提高排气温度,分析连续再生DPF压差变化,可以有效评估BET。在低转矩稳定工况下,发动机排气温度很低,一般小于300℃,排气背压随着PM积累而增加。当转矩升高时,排气温度不断增加,DPF中过滤的PM开始氧化,当PM氧化速率超过积累速率时,DPF压差减少。

图3为5个稳定工况的循环试验中石化柴油和生物柴油两种燃料的DPF压差、排气温度和发动机转矩的变化特性。由图3b可知,在工况1中,由于发动机排气流量相对较低,DPF的压降也较低。由图3c可知,发动机开始运行时两种燃料的排气温度都低于200℃,虽然在工况1中DPF压降增加幅度很小,但却在持续地增加,这主要是由于排气温度低时,DPF中的PM几乎没有发生氧化,PM一直处于累积状态。

图3 同等工况发动机转矩及排气变化特性

在工况2中,随着发动机转矩增加,DPF压降随着排气流量的增加而增大,此时,虽然排气温度有所上升,但两种燃料的排气温度都小于300℃(图3c),DPF中PM没有急剧氧化,整个工况中压降变化平缓。

随着发动机转矩增加至110 Nm(工况3),排气温度和流量进一步增加,DPF压降也增加,如图3c所示,石化柴油的排气温度为350℃左右,生物柴油的排气温度超过330℃。随着排气温度的升高,PM氧化加快,压降曲线变化规律也随之改变,压降开始随着转矩激增至110 Nm,随后开始变得平坦,然后开始下降。

在工况4中,随着转矩进一步增加,排气温度不断提高,DPF进入完全再生模式,DPF压降迅速下降(图3c)。这是由于PM氧化速率开始高于捕集速率,DPF中PM加载量和压降都开始降低。

在工况5中,排气温度和流量进一步提高,DPF再生继续进行。

通过观察图3中两种燃料试验结果的区别,可以明显地发现,在工况2(从1 200 s到2 400 s)中,生物柴油发动机的DPF压差保持恒定,基本维持在5.8 kPa左右,这说明生物柴油发动机DPF中PM的氧化速率已经开始等同于捕集速率。而此时柴油发动机的DPF压差略微升高,从7.2 kPa提高至8.1 kPa,这说明柴油发动机的DPF中PM还处于累积阶段。

PM氧化和捕集速率的变化可以通过计算压差与温度的斜率获得, BET可以通过分析每个步骤压差与温度的斜率获得,斜率为正,DPF中PM捕集速率大于氧化速率,相反如果斜率是负的,则PM氧化速率大于捕集速率。计算后DPF压差斜率和排气温度曲线的斜率如图4所示,曲线通过压差斜率为0时对应的横轴排气温度认定为再生平衡温度。

从图4中两类燃料的压差斜率变化可以看出,石化柴油的BET出现在约310℃时,生物柴油的BET出现在约250℃,生物柴油连续再生DPF的BET明显低于石化柴油,这主要是因为生物柴油排气中NOx的排放水平较高,有利于PM氧化反应的进行[18]。

图4 DPF压差斜率变化规律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在相同发动机工况下,生物柴油能降低连续再生DPF的再生平衡温度,然而,生物柴油相比石化柴油具有不同的化学和物理特性,特别是生物柴油净热值较低,这意味着发动机输出相同功率,需要注入更多的燃料。上文分析了发动机功率相同和没有EGR介入的情况下,石化柴油和生物柴油的连续再生DPF再生平衡温度的试验研究过程,为了保证发动机燃用生物柴油或者石化柴油能达到相同的输出功率,必须针对不同燃料进行校准。因此,试验中使用生物柴油时,发动机大部分参数(如进气量、增压压力、燃料喷射量等)与使用石化柴油时的情况是不同的。

图5为相同发动机工况和没有EGR介入的情况下,两种燃料的发动机进气量、增压压力和燃料消耗的试验结果。由图5可知,在同工况BET测试试验中,两种燃料发动机的进气量、增压压力和燃料消耗区别非常明显,生物柴油的燃油消耗量较高,而进气量和压力较低。这也证明同工况BET测试试验中,虽然两种燃料试验DPF中累积的PM质量相同,但在整个测试循环过程中,发动机使用生物柴油时测量的DPF压差一直较低。

图5 同等工况发动机参数变化特性

2.2 同等排气状态试验

上文的分析说明,在EGR不介入时,相同发动机工况下生物柴油和石化柴油的排放水平存在着区别,而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发动机排放中NOx的含量对连续再生DPF中PM的再生影响非常明显。因此,为评估发动机相同排放水平下DPF的BET,必须保证两类燃料的排放温度和NOx浓度保持一致。

试验中通过ECU调整发动机参数以及EGR率,确保在工况1~4下,两种燃料的输出转矩、排气温度和NOx浓度基本一致,具体如图6所示。图6中试验结果的曲线显示通过改变发动机参数和EGR率,两种燃料的排放温度和NOx排放浓度区别都很小,在同等排放状态下,生物柴油的BET大约为310℃,而石化柴油的BET大约为350℃。在该试验中,生物柴油和石化柴油的BET都升高了,这主要是由于为保证两种燃料排放状态一致,ECU对发动机参数的调整以及EGR的介入使两种燃料排放的NOx都有所降低。

图6 同等排气状态下发动机的排气特性

2.3 生物柴油对排放的影响

在无EGR介入的同工况试验中,在采样点SP1、SP2和SP3利用排气分析系统分别进行了排气污染物CO、NO和NO2的采样测量,在采样点SP3利用不透光烟度计进行了排气烟度的测量,通过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两种燃料会导致发动机的排放出现非常明显的不同。图7为两种燃料CO排放结果的差异,其中,图7a为石化柴油的CO排放结果,图7b为生物柴油的CO排放结果。在工况1和2中,发动机出口SP1处生物柴油的CO排放较高,然后在其它工况下,CO排放迅速降低。除了工况1中,后处理系统中的DOC都能非常有效地将排气中的CO氧化为CO2,CO转换的效率达到90%以上。这是由于使用生物柴油时发动机在低转矩工况下的排气温度很低,大约160℃,DOC中的催化剂在该温度下还几乎不能催化氧化CO。

图7 不同采样点CO排放浓度

图8 NOx排放浓度

图8为两种燃料的NOx排放水平对比,相比石化柴油,生物柴油的NOx浓度在排气中大幅增加25%左右。NO2作为DPF中PM再生所必需的氧化催化剂,排气中NO2在NOx中的占比非常微小,其主要是通过催化排气中的NO而生成的,排气中NO2的浓度对PM的再生影响很大。通过对比不同工况下NOx中NO2/NOx的比例可以发现,在工况1和工况2中,NO2/NOx比率小于6%,其它工况下NO2/NOx比率都超过了20%,其中最大NO2/NOx比率(大约35%)是出现在工况3下,这说明该工况的排气温度350℃最有利于NO转换为NO2。

3 结论

(1)在同等工况试验下,与传统石化柴油相比,生物柴油的燃油消耗量较高,而进气量和压力较低。石化柴油DPF的BET出现在约310℃时,生物柴油的BET出现在约250℃时,生物柴油连续再生DPF的BET明显低于柴油。

(2)在同等排放状态试验下,生物柴油DPF的BET出现在310℃左右,石化柴油DPF的BET大约为350℃,生物柴油和石化柴油的BET因为NOx排放的降低而上升。

(3)在低转矩工况下,发动机排气温度低,排气中CO转化率低,随着转矩增加,排气温度升高,CO转换的效率明显提高。低转矩工况下,排气中NO2/NOx比率很小,随着转矩和排气温度的升高,NO2/NOx比率增加,排气温度达到350℃时NO2/NOx比率最大。

[1] 资新运,张卫锋,姚广涛, 等.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策略的试验研究 [J]. 汽车工程, 2011, 33 (7):628-631.ZI Xinyun,ZHANG Weifeng,YAO Guangtao,et al.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Compound Regeneration Strategy for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J]. Automotive Engineering,2011,33(7):628-631 (in Chinese)

[2] HANSEN B B,JENSEN A D,JENSEN P A. Performance of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Catalysts in the Presence of Biodiesel Ash Species [J]. Fuel,2013,106: 234-240.

[3] CORDINER S,MULONE V,NOBILE M,et al. Impact of Biodiesel Fuel on Engine Emissions and Aftertreatment System Operation [J]. Applied Energy,2016,164 :972-983.

[4] PETERSON A,LEE P I,LAI M C,et al. Impact of Biodiesel Emission Products from a Multi-cylinder Direct Injection Diesel Engine on Particulate Filter Performance[C]//SAE Technical Papers,2009-01-1184,2009.

[5] THEINNOI K,ROUNCE P,TSOLAKIS A,et al.Activity of Prototype Catalysts on Exhaust Emissions from Biodiesel Fuelled Engines[C]//SAE Technical Papers,2008-01-2514,2008.

[6] BOEHMAN A L,SONG J H,ALAM M.Impact of Biodiesel Blending on Diesel Soot and the Regeneration of Particulate Filters[J].Energy Fuels,2005,19(5):1857-1864.

[7] MUNCRIEF R L,ROOKS C W,CRUZ M,et al.Combining Biodiesel and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for Reduction in NOxand Particulate Emissions [J]. Energy Fuels,2008,22 (2):1285-1296.

[8] DEMIRBAS A. Progress and Recent Trends in Biofuels [J].Progress in Energy & Combust Science,2007,33(1):1-18.

[9] DEMIRBAS A. Biofuels Sources,Biofuel Policy,Biofuel Economy and Global Biofuel Projections [J].Energy Conversion & Management,2008,49(8):2106-2116.

[10] BASHA S A,GOPAL K R,JEBARAJ S. A Review on Biodiesel Production,Combustion,Emissions and Performance [J]. 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09,13(6):1628-1634.

[11] 梅德清,孙平,袁银南,等. 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排放特性研究 [J]. 内燃机学报,2006,24(4):331-335.MEI Deqing,SUN Ping,YUAN Yinnan,et al. Investigation on Exhaust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mpression Ignition Engine Fueled with Bio-diesel [J]. Transactions of CSICE,2006,24(4):331-335.(in Chinese)

[12] 谭丕强,胡志远,楼狄明,等. 非直喷式增压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性能与排放特性 [J]. 内燃机学报,2006,24(2):110-115.TAN Piqiang,HU Zhiyuan,LOU Diming,et al.Performance and Emissions of IDI Turbocharged Diesel Engines Fuelled with Biodiesel Fuels [J]. Transactions of CSICE,2006,24(2):110-115.(in Chinese)

[13] 耿利敏,董元虎,边耀璋,等. 生物柴油与轻柴油混合燃料的理化特性[J].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 (3):88-91.GENG Limin,DONG Yuanhu,BIAN Yaozhang,et a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Biodiesel and Light Diesel Mixed Fuel [J]. Journal of Chang’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8,28(3):88-91.(in Chinese)

[14] 楼狄明,孔德立,强蔷,等. 国V柴油机燃用柴油/生物柴油排放性能试验 [J]. 农业机械学报, 2014, 45 (9):25-30.LOU Diming,KONG Deli,QIANG Qiang,et al.Emission Experiment on a Chinese Ⅴ Diesel Engine Fueled with Diesel/Biodiesel [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2014,45(9):25-30.(in Chinese)

[15] KOUSOULIDOU M,FONTARAS G, NTZIACHRISTOS L,et al. Evaluation of Biodiesel Blends on the Performance and Emissions of a Common-rail Light-duty Engine and Vehicle[C]//SAE Technical Papers,2009-01-0692,2009.

[16] CZERWINSKI J,ZIMMERLI Y,MEYER M,et al. A Modern HD-diesel Engine with Rapeseed Oil,DPF and SCR[C]//SAE Technical Papers,2008-01-1382,2008.

[17] FUKUDA K,KOHAKURA M,KANEKO T,et al.Impact Study of High Biodiesel Blends on Performance of Exhaust After Treatment Systems[C]//SAE Technical Papers,2008-01-2494,2008.

[18] WILLIAMS A,MCCORMICK B,PEDERSEN D,et al. Affect of Biodiesel Blends on Advanced Aftertreatment Systems[R]. National Biodiesel Conference,February 3-6,2008,Orlando,Florida.

猜你喜欢

压差转矩排气
关于多喷嘴水煤浆气化炉渣口压差监测的优化
排气系统对车外加速噪声的影响分析
基于滑膜控制的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一种抑制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短路转矩的方法
某车型排气消声器冰堵问题的分析及优化
基于Ansys Maxwell 2D模型的感应电动机转矩仿真分析
某型压差信号器修理方法改进
某发动机数控系统台架试验转速波动问题分析
荣威混动e550高压电池组电芯压差过大
GDI发动机排气系统性能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