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汽车产品再制造的问题剖析与对策建议

2018-06-15刘永涛赵俊玮陈轶嵩

汽车工程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汽车产品企业

刘永涛,赵俊玮,乔 洁,陈轶嵩

(长安大学,西安 710064)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再制造产业是制造业中的新兴产业,汽车产品再制造是再制造产业中的重点领域之一[1]。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报废汽车回收行业的重视,如何减少传统回收中材料回炉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如何提升报废汽车资源处理的利用价值,如何实现报废汽车回收行业的转型升级,这些都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报废汽车回收利用分为五大价值层级,如图1所示,其中部件层再使用虽获利大但使用质量并不可靠,材料层回炉虽技术成熟但并不环保,而零件层再制造不仅环保且有相对高的价值。据推算,到“十三五”规划末期,我国的报废汽车量将达到900万辆,汽车产品再制造比例可达到10%,再制造产品范围从最初的发动机、变速器、起动机、发电机等四大领域逐步拓展到转向器、助力泵、机油泵、空压器、增压器等10余个产品细分领域,汽车产品再制造的年销量将突破150万台套,产值达到210亿元[2]。可见,汽车产品再制造产业极具成长潜力。2017年9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明确提出了允许旧件流通,其中包括对“五大总成”的再制造解禁,将为汽车产品再制造打开发展之门。同年10月,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此举将会有力地推动汽车产品的再制造产业快速发展。因此,积极发展汽车产品再制造,是促进我国报废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图1 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价值层级

本文将借鉴国外汽车产品再制造的发展经验,分析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从产业链视角全方位剖析现阶段我国汽车产品再制造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思考分析,预测我国汽车产品再制造的发展趋势,并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研究结论一方面可为政府以及行业制定汽车产品再制造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为汽车产品再制造企业、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提供指导意见。

1 国外汽车产品再制造的经验借鉴

1.1 德国

德国的汽车产品制造企业十分重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实施,认为再制造要比新品制造复杂得多,因为产品及组成材料在信息流动过程中可能因信息中断、信息混乱或信息不对称而无法识别,会造成再制造过程中的不确定性[3]。因此,企业对汽车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进行了系统的管理,包括材料的采购、市场的流通、产品的再生都进行了信息标识,以保证汽车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的信息畅通。不仅如此,德国的大型零件再制造商还拥有世界一流的再制造拆解清洗、检测加工、修复测试技术,这大大增加了再制造产品的可靠性。把再制造产品做到极致的同时,德国的汽车产品制造企业已经建立起完善的报废汽车产品回收和再制造产品销售网络体系,维修店在汽车售后服务中通常使用再制造产品作为替换件,公众普遍接受所生产的再制造汽车产品。德国的汽车产品再制造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德国汽车产品再制造体系

1.2 美国

汽车产品的再制造不仅成就了美国规模最大的再制造产业,也成为了美国汽车工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美国再制造产品产值750亿美元,零部件市场占有率85%,这取决于美国自由的市场交易形式、大众的认可接受度和完善的再制造服务保障体系[4]。当报废汽车产品通过一定的方式增值后,在市场和利益的推动下,企业会大力发展汽车产品再制造,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现都在积极发展再制造业务,完全按照新品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保证再制造产品的质量。美国的汽车产品再制造产业不仅受市场需求的驱动,还受到很多再制造协会的积极推动。这些协会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一个信息交互平台,并在再制造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企业服务提供产品信息、促进技术交流的同时,也积极向政府游说,争取产业发展的机会[5]。此外,公众对汽车再制造产品的认可度较高,这也使美国形成了完善的汽车产品再制造产业体系,如图3所示。

图3 美国汽车产品再制造体系

1.3 日本

随着日本汽车出口量的增加,海外市场的汽车产品需求也逐年旺盛,与之对应逐渐形成了规模化的再制造服务业务,日本政府建立了完善的法规和标准来指导和规范汽车产品再制造行业,其中包括《振兴制造业基础技术基本法》、《报废汽车回收利用法》等。通过立法构建起汽车制造商、消费者、汽车产品再制造商、政府相关部门以及行业协会之间的联系,明确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以及再制造商处理费用负担制,激励汽车制造商重视其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和处置,促进汽车产品再制造行业的发展,保障消费者购买再制造汽车产品的利益。此外,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还成立了特别委员会来督促汽车产品的环保问题,一些汽车制造商将售后服务中的产品再制造部分扩展为环保活动,从而完成汽车产品的资源循环利用[6]。截至2016年底,再制造车用发电机和起动机与新品销售之比为1:1,再制造汽车产品在日本汽车后市场中已经获得消费者极大的认同[7]。日本政府以立法形式主导再制造行业,减少了生产制造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延长了报废汽车有价产品的生命周期,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使汽车产业各方共利共赢。日本的汽车产品再制造体系如图4所示。

图4 日本汽车产品再制造体系

1.4 经验对比与借鉴

通过以上对德国、美国、日本汽车产品再制造体系的总结研究,了解到德国为企业责任主导,美国为市场需求主导,日本为政府立法主导,三者之间的对比分析见表1。虽然各国在汽车产品再制造产业方面的主导模式不同,但发展体系却大同小异,具体从政府立法、市场驱动、行业促进、企业负责、消费认可五个层面进行总结,如图5所示。

图5 汽车产业发达国家再制造经验借鉴

通过对国外发展经验提炼总结进行如下思考:我国再制造产业底子薄,汽车产品再制造产业起步迟,再制造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实际经验未大面积推广,消费认可度不足,存在如此多已知与未知的挑战,如何能把汽车产品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起来。本文将立足我国汽车产品再制造发展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表1 德美日再制造汽车产品体系对比表

2 我国汽车产品再制造的发展现状

我国再制造理念于1998年由徐滨士院士提出,为我国再制造产业奠定了发展基础[8]。汽车产品再制造作为再制造产业中的重点领域,国家于2005年开始发展汽车产品再制造产业,并对其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和法规支持,与此同时,再制造相关协会的积极促进,企业的顺势发展,都积极推动了我国汽车产品再制造的发展。接下来将从市场表现、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企业产品这几个方面来研究我国汽车产品再制造的发展现状。

2.1 市场表现

图6 我国2012-2017年报废汽车回收量变化规律

自2012年以来,我国的报废汽车回收量逐年攀升[9],如图6所示,汽车淘汰周期趋于稳定,为我国汽车再制造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原材料市场。“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使我国与沿线各国建立起共赢互利的经济贸易联系,为我国汽车再制造产品开辟了巨大的海外销售市场。同时,科研院校积极研发高新技术;保险公司推出再制造件作为保险理赔产品;相关协会正积极组织会议报告进行技术交流与信息分享,讨论再制造的知识产权与责任归属;新媒体逐渐普及再制造知识,宣传再制造消费观念,这些举措都极大地为汽车再制造产品创造了巨大的保障体系。因此,我国汽车产品再制造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2 政策法规

2005年至今,我国逐渐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汽车产品再制造的政策法规,这一阶段的各项政策法规以及重点内容见表2。在倡导绿色循环的大背景下,这些政策法规为汽车产品再制造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再制造政策法规也因此逐步细化、具体化[10],从最初的产业指引导向到具体的产业技术指导,从最初的部分产品试点再制造到逐渐放开“五大总成”允许再制造。汽车产品再制造行业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将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规模化产业。2010年,国家发改委联合11个部门颁布了《关于推进再制造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将以汽车发动机、变速器、发电机、起动机、转向器等为重点,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的试点范围扩大到液压泵、机油泵等部件[11]。随后,工信部逐年发布《再制造产品目录》,6次指导企业动态发展,允许汽车产品再制造种类也逐渐放开,使企业能够不断拓展业务,从而带动汽车产品再制造行业的稳步发展。

表2 2005-2017年汽车产品再制造政策法规及重点内容

2.3 标准体系

我国于2012年发布了汽车产品再制造国家级标准8部,规范了汽车产品再制造拆解、分类、清洗、出厂验收、装配等过程,明确了起动机、电动机等简单再制造产品的要求。对于稍复杂的汽车产品,目前仍未出台相应的国家标准,已发布的标准仅适用于试点企业,未在整个行业大面积推广。同时,汽车产品再制造试点企业、科研院校也参与到了标准的推动与制定中,企业参与标准的制定,可率先将规范产品推向市场,取得一定的市场控制权,但会对后入市者造成一定的竞争压力。

2.4 企业分布

对于国家支持的再制造产品,我国的汽车产品再制造企业已经开始试点,与美国100多家汽车产品再制造企业相比,我国的相关企业只有30家,发展规模仍然较小,我国汽车产品再制造试点企业分布情况如图7所示。我国目前的运作方式是以发动机、变速器为主的原制造企业投资控股或授权,以及对技术要求不高的以起动机、电动机为主的独立再制造公司。我国汽车产品再制造企业运作模式单一,与报废汽车拆解企业联系甚少,企业受各种因素制约,发展动力不足,但我国已经建立起4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正初步探索再制造管理方式及运作模式,这为汽车产品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从市场表现、政策法规、标准体企业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虽然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美国汽车保有量的80%,汽车产品再制造企业数却不足美国的30%,我国汽车产品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但我国政府正积极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及国家标准,企业正突破核心技术并提升需求,社会正营造绿色消费并提高认可度,行业正促进沟通交流并发挥效用。总之,我国的汽车产品再制造产业现处于成长阶段,正在由点及面、循序渐进地稳定发展。

图7 我国汽车产品再制造试点企业数分布情况

3 我国汽车产品再制造的问题剖析

我国汽车产品再制造现处于试点状态,目前还未大规模地将汽车产品中的“5大总成”放开交由再制造企业,积累的实施经验仍然不足,面对的问题依然很多。本文从汽车产品再制造产业链的回收、制造、销售3个方面来论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图 8所示。

图8 汽车产品再制造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回收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报废汽车作为汽车产品再制造最大的原材料来源,具有型号种类多样、产品结构复杂、生产质量差异等特点。再制造产品回收存在着回收数量、回收时间、拆解方式、处理成本等多种因素的不确定性。生产实施成本的波动导致销售价格的不确定,仅仅依靠特约维修店,往往造成再制造商回收不足,无法保证回收的畅通性。

3.2 制造过程中的不可靠性

我国目前企业再制造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薄弱,远不能满足目前国内再制造的巨大需求[12]。首先,再制造对技术要求与质量要求高,不同的原材料拥有不同的制造技术方案,即使是同一原材料,所实施的制造加工过程也有所不同,这增加了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其次,再制造产品要求达到原产品的质量,需经过大批量的相关试验来检验可靠性才能投入市场,相比新品制造检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其质检过程费力且麻烦。最后,再制造产品型号种类多,相关国家标准只是针对某一大范围的汽车产品,没有具体到某型号某规格的产品标准,无严格标准的把关,造成了质量的不可靠,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3.3 销售过程中的不认可性

汽车后市场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但再制造产品作为新推广的零部件却没受到社会及公众的认可,这一方面是由于政府部门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导向来驱动零部件企业培育再制造销售渠道;另一方面,社会没有形成对再制造产品信任的氛围,公众对再制造概念的模糊理解,混同于翻新件、维修件,对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存在疑虑,并且还对售后服务存在一定的担忧。此外,再制造产品的销售价格虽比新产品价格低,但对消费者而言,再制造产品的性价比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这一系列综合因素造成了销售过程中多方位的不认可。

综上所述,从汽车产品再制造产业链回收、制造、销售3个视角归纳,主要表现为:回收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制造过程中的不可靠性、销售过程中的不认可性,各个环节的问题都不容忽视,任何问题的发生都会直接导致产业失稳、混乱,只有从系统规划出发,全方位多层次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制定发展战略,才能使汽车产品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

4 我国汽车产品再制造的对策建议

汽车产品再制造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才刚起步,国外的先进成熟经验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构建完善的再制造标准、学习先进的再制造技术、集群优秀的再制造企业、提升公众的消费认可,对于我国汽车产品再制造产业高起点、高要求、高质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未来的汽车产品再制造产业发展趋势如图9所示。

图9 汽车产品再制造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立足我国汽车产品再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要使汽车产品再制造产业顺应发展趋势,健康快速地发展,需要监管部门建立责任追溯制度,质量检验机构严格进行质量督查,技术研发中心开发创新技术,产业发展园提供基础发展环境,科研院所完善具体标准等,所涉及的各个成员需共同努力,以降低回收成本、优化逆向物流网络、强化质量管理、提升管理理念、构建全流程信息系统为目标。本文构建的我国汽车产品再制造产业未来发展体系如图10所示。针对汽车产品再制造产业链回收、制造、销售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合产业发展规律,从以下七个方面提出我国汽车产品再制造的对策建议。

4.1 构建精准再制造回收分类模式

再制造产品的原材料回收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构建精准回收分类模式对汽车产品再制造能否进行流程化、效率化、产业化的发展至关重要。发展专业的再制造分类回收企业,构建完整畅通的信息流系统,包括产品信息、供需信息、回收信息等,设立精准的分类仓储库,从而保障源源不断的原料供应。

图10 我国汽车产品再制造产业未来发展体系

4.2 优化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系统

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系统,涉及到全程管理,包括回收、分类、检测、仓储、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优化逆向物流不止是单一产品的单一物流体系,而是整合不同回收主体、不同产品型号、不同地区的物流网络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提升各环节效率,实现其产品流向达到价值最大化。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系统的构建,不仅可以降低再制造过程中的成本支出,还可以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

4.3 融合多样化再制造生产方式

企业应充分利用多样化的再制造生产方式,多点联动地促进汽车再制造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存在的再制造模式大多数是以原始配件制造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OEM)为基础的再制造商和独立再制造商模式,为OEM服务的承包再制造商模式和联合再制造商模式很少。随着政策环境的放开及政府管理体系的完善,企业应积极探索再制造运作新模式,提升生产基础能力,加强组织管理水平,保证再制造产品质量,打造优质汽车产品再制造企业。

4.4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

再制造主要通过修复加工等一系列先进技术,达到与新品质量性能一致,实施过程要求严格,性价比高的产品自然会受到公众认同。企业需提升再制造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认证管理及绩效考核多方面的内容[13]。企业还需加强技术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先进技术方法,制定合理技术路线,推进汽车产品再制造产业的发展,从而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

4.5 探索再制造产品有序价格机制

再制造产品价格制定应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充分考虑公众的购买行为,从而引导企业的生产方向。企业应优化平衡各环节成本实施,多点联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主动探索健康有序的再制造产品价格体系。政府应充分发挥政策组合作用,包括金融支持、税收激励、绿色采购和合理配置补贴等方式,拉动再制造产业的健康发展。

4.6 培育再制造产品消费市场需求

绿色消费理念是决定产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唯有以市场驱动为导向,才能引领行业不断壮大[14]。目前,公众对再制造理念的不理解造成了对再制造产品的不信任,企业可通过实地参观、性能检测、知识普及等方式,积极消除公众的担忧与顾虑,调动公众购买意愿。同时,质量监督机构应加强产品认定,严把质量关,社会应创造再制造为绿色消费的氛围,宣传补贴政策、发布行业报告等。政府应积极培育再制造汽车产品市场需求,释放再制造产品市场潜力。

4.7 完善再制造全流程服务保障体系

再制造产品是从用户手中来,再到用户手中去,不面向新车及整车厂,因此保障用户利益、打破信任僵局是再制造全流程中的核心措施。完善再制造全流程服务保障体系,首先从客户需求入手,制定有吸引力的价格,增强销售规范,消除用户疑虑;其次保证再制造产品的合法身份,减少用户更换再制造产品时繁琐的手续;最后给予再制造产品与新品同样的服务待遇,甚至比对新品的服务更为重视,让用户从心底认可并接受再制造产品。

[1] 《中国制造》编写组. 中国制造2025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Made in China Writing Group. Made in China 2025 [M].Beijing: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15. (in Chinese)

[2] 梁秀兵.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设计与工程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LIANG Xiubing.Auto Parts Remanufacturing Design and Engineering [M]. Beijing:Science Press,2016. (in Chinese)

[3] KURILOVA-PALISAITIENE J,SUNDIN E. Toward Pull Remanufacturing:A Case Study on Material and Information Flow Uncertainties at a German Engine Remanufacturer [J]. Procedia Cirp,2015,26:270-275.

[4] 央视财经评论. 再制造产业 商机有多大?[EB/OL].(2017-07-24)http://tv.cctv.com/2017/07/24/VIDEaJjL21O1Qc2tM4Ud0p5D170724.shtml.CCTV Financial Comment. How BIG is the Remanufacturing Industry Business Opportunities? [EB/OL].(2017-07-24)http://tv.cctv.com/2017/07/24/VIDEaJjL21O1Qc2tM4Ud0p5D170724.shtml.(in Chinese)

[5] 王佳,黎宇科. 美国汽车产品再制造产业浅析 [J]. 汽车工程师,2012(2):19-21.WANG Jia,LI Yuke. Analysis on the U.S. Automotive Remanufacturing Industry [J]. Automotive Engineer,2012(2):19-21. (in Chinese)

[6] IKEDA A. Remanufacturing of Automotive Parts in Japanese Market [J]. Procedia Cirp,2017,61:800-803.

[7] MATSUMOTO M,CHINEN K,ENDO H. Remanufactured Auto Parts Market in Japan:Historical Review and Factors Affecting Green Purchasing Behavior [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7(10):266-300.

[8] 徐滨士. 绿色再制造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J]. 中国工程科学,2011,13(1): 4-10.XU Binshi.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Green Re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J]. Engineering Sciences,2011,13(1):4-10. (in Chinese)

[9] 商务部. 2017年12月全国报废机动车回收情况[EB/OL].(2018-01-23)http://scjss.mofcom.gov.cn/article/cx/201801/20180102702919.shtml.Ministry of Commerc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Situation of Scraped Vehicle Recycling in China in December 2017 [EB/OL].(2018-01-23)http://scjss.mofcom.gov.cn /article/cx/201801/20180102702919.shtml.(in Chinese)

[10] 李恩重,史佩京,徐滨士,等. 我国再制造政策法规分析与思考 [J]. 机械工程学报,2015,51(19):117-123.LI Enzhong,SHI Peijing,XU Binshi,et al. Analysis of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of China Remanufacturing [J].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15,51(19):117-123. (in Chinese)

[11] 发改委,科技部. 关于推进再制造发展的意见[EB/OL].(2010-05-13)http://hzs.ndrc.gov.cn/newzwxx/201005/t20100531_350317.html.NDRC,MOST. Opin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manufacturing [EB/OL]. (2010-05-13)http://hzs.ndrc.gov.cn/newzwxx/201005/t20100531_350317.html. (in Chinese)

[12] 徐滨士,李恩重,郑汉东,等. 我国再制造产业及其发展战略 [J]. 中国工程科学,2017,19(3):61-65.XU Binshi,LI Enzhong,ZHENG Handong,et al. The Re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J]. Engineering Sciences,2017,19(3):61-65. (in Chinese)

[13] 徐滨士. 再制造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管理问题 [J]. 中国工程科学,2012,14(12):10-14.XU Binshi. Management Problems in Development Process of Remanufacturing Industry [J]. Engineering Sciences,2012,14(12):10-14. (in Chinese)

[14] 赵福全,陈轶嵩,郝瀚,等. 我国汽车产品回收利用的问题剖析及对策建议 [J]. 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1):116-120.ZHAO Fuquan,CHEN Yisong,HAO Han,et al. The Problems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ecycling Automotive Products in China [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16,36(11):116-120. (in Chinese)

猜你喜欢

汽车产品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汽车的“出卖”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3D 打印汽车等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