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例股骨疲劳性骨折CT、MRI影像特点分析

2018-06-14王贵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西昌王氏骨科专科医院四川凉山615000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性骨折骨膜股骨

王贵菊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西昌王氏骨科专科医院,四川凉山 615000

疲劳性骨折,又名为行军骨折或应力性骨折,病因多为骨骼系统长期受到持续性的非生理性应力致使骨小梁、骨皮质结构所承受的负荷极大的超出其正常负荷范围,从而影响骨骼的自我修复能力,进而引起骨折的发生,其实质上是一种骨损伤长时间积累的结果[1]。主要好发于胫骨、第二跖骨、桡骨和股骨,临床上未有典型的外伤史,早期X线平片检查结果通常为阴性,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漏诊或误诊导致的是患者病情治疗的延误甚至是病情治疗的错误,将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潜在性威胁,降低生活质量,造成不可预估的后果。疲劳性骨折多发于田径长跑运动员、体操运动、芭蕾舞演员及运动量大的中老年人群等。此类人群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征就是要接受长时间、甚至是高强度的锻炼,长时间的训练使得股骨、肱骨等骨骼长时间处于超负荷的环境中,骨小梁结构也同样接受反复的刺激,使得骨折发生后不易修复。而股骨发生疲劳性骨折时,由于周围肌肉组织发达,软组织肿胀不明显,临床上比较不易发现,若突然发生剧烈运动,会使得股骨受到应力作用骤然增加,进而导致骨折断端发生移位或是完全性的骨折。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①患者损伤的部位开始出现症状逐渐加重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间歇性甚至持续性的损伤部位疼痛,尤其是在活动时更为严重,该种疼痛部分患者处于较为严重的状态,甚至依靠自身的抗力不可忍受;②临床查体发现疼痛部位有着轻微的隆起并存在局部的压痛,但没有反常运动发生,少数人有局部的软组织隆起。股骨的疲劳性骨折的发生率不高,临床诊断上具有一定困难[2]。该文主要通过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股骨疲劳性骨折患者的200例CT、MRI影像学检查结果,总结探讨其在CT、MRI上影响特点,以期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诊治的200例股骨疲劳性骨折作为分析对象,对其的CT、MRI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病情的确诊均符合股骨疲劳性骨折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59例,女性41例,患者的年龄在17~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3±1.2)岁。 患者的职业构成情况:职业为长跑运动员(50例)、篮球运动员(52例)、体操运动员(38 例)、其他(60 例),见表 1。 排除因其他原因导致骨折的患者、不配合参与研究的患者、精神意识严重障碍的患者、十分不配合研究进行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做过CT及MRI检查,且无股骨外伤史及手术史。入院查体表现为大腿处局部软组织肿胀、叩击痛(+)、按压痛(+),休息时疼痛感稍有缓解。

表1 20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1.2 设备及方法

1.2.1 设备 ①CT:德国产,西门子公司。层厚3.00 mm,层间距5.00 mm,矩阵12.50×20.00,扫描角度 0度,螺距为 5.00∶3.00,扫描时间 60 s。②MRI:GE 公司生产的1.5TMRI成像装置,按照部位选择相应的线圈,并分别进行冠状位、矢状位横轴位扫描,扫描序列有T1WI:TR 1750.00 ms,TE25.00 ms;T2WI:TR1850.00 ms,TE26.00 ms。STIR(压脂序列):TR1650.00 ms,TE20.00 ms。 层厚5.00mm,层间隔3.00 mm,视野200.00 mm,矩阵1750.00×200.00。

1.2.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平片、CT及MRI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扫描部位从髋臼顶部开始,平行至股骨小转子处[3]。对检查结果的描述中,股骨的异常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归纳,进而分析股骨的疲劳性骨折的CT、MRI影像特点,及其对诊断的临床价值。

2 结果

2.1 CT结果

所有200例患者的CT结果中,均有异常的影像特点的描述,主要为股骨处出现较明显的呈层状或边缘呈花边样的骨膜增生的表现,其中,有122例(61.00%)患者的CT图像显示,骨折线位于股骨中下后方内侧的部位,呈现出水平较低的密度。而有39例(19.5%)患者的图像上表现存在成形的骨痂;41例(20.5%)患者的股骨的骨髓髓质内见有高密度硬化征象,局部示囊样低密度表现;52例(26%)患者的CT图像中骨折线清晰、明显,75例(32.5%)患者有明显的骨折征象。

2.2 MRI结果

所有患者的MRI结果显示,图像上可见清晰、明显的骨折线,表现为不等线状或不等片状,部分患者同时存在少量关节腔积液,T2WI表现为低信号。154例(77%)患者的MRI表现股骨有清晰的骨折线,并呈花边状或层状的骨膜增生现象及骨痂的轮廓,T2WI压脂序列表现为高信号,T1WI压脂序列表现为低信号;174例患者的有软组织水肿征象及骨挫伤征象。

3 讨论

3.1 疲劳性骨折的发病机制

疲劳性骨折的主要病因为股骨等长骨长期受到持续性的非生理性的作用力,致使骨小梁、骨皮质结构所承受的负荷极大的超出其正常负荷范围,从而影响骨骼的自我修复能力,进而引起骨折的发生。一般多为从事体育活动的运动员或是长期受训的军人,长时间的训练使得股骨、肱骨等骨骼长时间处于超负荷的环境中,骨小梁结构也同样接受反复的刺激,使得骨折发生后不易修复。而股骨发生疲劳性骨折时,股骨外存在厚层肌肉组织、周围肌肉组织发达,软组织肿胀不明显,临床上比较不易发现。在未能确认病情的情况下,若突然发生剧烈运动,会使得股骨受到应力作用骤然增加,进而导致骨折断端发生移位或是完全性的骨折[4]。人在运动时,应力的集中部位主要在股骨下段,股骨下段的关节位为密质骨和松质骨相互连接的关键部分,若长期累积受力则极易出现疲劳性骨折。

3.2 股骨疲劳性骨折的CT影像学特点

所有200例患者的CT图像中均表现有花边样或层状骨膜增生征象,由此可见,骨膜增生征象可作为诊断股骨疲劳性骨折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另外,股骨下段发生疲劳性骨折的患者的CT图像上表现为股骨下段呈多层状、花边状骨膜增生,同时伴有骨内腔的狭窄,骨内腔狭窄是由于反复应力的作用下,除骨外膜增生外还有骨内膜的增生征象的发生[5]。一般疲劳性骨折发生的7~14 d后会有骨痂的形成,但是对于纤维性骨痂CT检查不敏感,一般无法显示出来,CT可以明确的显示出骨性骨痂,所以在该文中只有39例(19.50%)的患者的CT检查出骨痂。股骨附近的肌层较后,因此对于软组织肿胀的显示欠佳,一般无法在CT上诊断出软组织的肿胀。

3.3 股骨疲劳性骨折的MRI影像学特点

MR图像中,154例 (77%)病例可见清晰骨折线影,具有明显的骨膜反应,而且,因为MRI对于组织水肿的高敏感性和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其显像在软组织当年具有一定的优势。所有病例全部可以见到骨折邻近骨髓腔内的异常信号,并邻近的骨质水肿,T1WI上表现为片状的低信号,压脂像为明显的高亮信号。压脂像上软组织水肿边缘表现为模糊的高信号。

MRI虽然能够提高疲劳性骨折诊断的敏感,但是因为MRI显示的病变范围与平片相比较为广泛,范围广泛带来的就是一些细微之处的不清晰甚至是忽略,给具体的细节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临床上多容易将其误诊为一些肿瘤性、感染性的病变,所以股骨疲劳性骨折应当与骨样骨瘤、慢性硬化性骨髓炎、骨转移瘤、骨肉瘤等疾病相鉴别[6]。一般骨样骨瘤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患者夜间疼痛,口服水杨酸类药物后症状可有减轻,而疲劳性骨折在活动后疼痛症状更为明显,休息后疼痛有减轻的趋势,但是并未达到完全消失的程度。骨样骨瘤瘤巢的影像学表现为透亮区,周围是反应性硬化区,范围大于疲劳性骨折的硬化区。慢性硬化性骨髓炎的主要表现也是硬化,且范围较广,常常累及整个骨,在动态变化的反应过程中发生较慢,且不是十分明显。骨转移瘤多存在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病灶大多处于分散的位置状态,其大小、形态及部位不定。骨肉瘤常多发生于长骨的干骺端,多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骨膜反应不完整或出现Codman三角等。

该次研究的研究分析对象为已经确诊为股骨疲劳性骨折的200例患者,对此200例股骨疲劳性骨折的患者的CT和 MRI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可以发现:CT检查结果中,200例患者可见骨折线 ,密度较低 ,而最为显著的特征则是骨膜增生 ,39例患者CT可见骨痂形成,而在MRI的检查中,则有154例患者出现了可见骨痂,这说明MRI检查要比CT检查具有更高的敏感度。熊焕煜[7]认为:MRI对诊断疲劳性骨折的敏感性比CT检查的敏感性要高,尤其是STIR与DWI功能成像。

临床上现今多采用CT、MRI检查方法来诊断股骨疲劳性骨折,诊断明确后,由于该种骨折在致病原因、病情发现、病情特点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其治疗方法与其他类型的骨折治疗方法不同,针对疲劳性骨折,临床多采用局部的外固定与正确恰当的康复功能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但是,由于疲劳性骨折一般发现就诊较慢,部分患者到医院就诊检查时,骨折位置处就已经存在了骨性硬化的不良现象,因此骨折的愈合难度较大。对于患有疲劳性骨折的患者,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建议:①禁止食用一些燥热、变质、不新鲜的食物,加大蛋白质、维生素量的补充,多食蔬菜和水果,切忌生冷辛辣的食物,可以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适当加以各类肉类补充缺少的蛋白质和钙等物质,同时切忌暴饮暴食,食物的摄取应遵循干净清洁、适量、营养丰富且均衡的原则;②不得服用激素类药物,在患者的确有确定需要的时候寻找相关的替代治疗药物及治疗方法;③改善卫生习惯,在护理人员或家属的帮助下保持自身卫生的清洁避免有关不良感染的发生;④根据个人自身的状况,调整自己的运动量,并进行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可以适当选择太极拳、慢跑等项目,运动前做好拉伸和保护;运动锻炼不可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可以从相对简单、基础的运动做起,运动幅度与运动量都遵循从小到大的原则,可以从室内运动进行到室外运动,方法正确,掌握要领;不能过度、过量进行运动,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若要进行难度较高的运动时,最好在运动前进行医疗咨询,掌握了解一些运动生理方面的知识与常识,注意保护自己;运动时,要穿着专业的运动服及运动鞋,减轻运动时对于骨骼的负荷[8]。同时应有医护人员或家属在患者运动时在患者身侧陪伴,一方面起到辅助患者的作用,一方面以防出现患者摔伤等意外情况。

综上所述,骨膜硬化反应、骨髓水肿、骨折线、软组织肿胀是疲劳性骨质的特征性表现,MR在疲劳性骨折的早期诊断中,在敏感性方面比CT具有明显优势,应该得到临床上的重视与应用,同时对其的研究还应进一步深入,为此方面疾病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临床参考依据。

[1]赵先泉.36例股骨疲劳性骨折CT、MRI影像特点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4):1802-1803.

[2]许树林.股骨疲劳骨折12例影像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17,26(1):110-111.

[3]祁志华.疲劳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 [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27-228.

[4]赵建中.48例股骨疲劳性骨折CT、MRI影像特点分析[J].医学信息,2015(32):92.

[5]谢雨晴,夏正嵩,谭倩.股骨疲劳性骨折CT、MRI影像特点及应用价值探讨[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12):284-285.

[6]谢忠伟.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MRI影像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2014(28):6253-6254.

[7]熊焕煜.疲劳骨折诊断中磁共振STIR和DWI的应用价值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8):36-37.

[8]诸静其,汤光宇.疲劳性骨折的医学成像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4,37(3):263-267.

猜你喜欢

性骨折骨膜股骨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骨膜反应对骨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0 年第1 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超负荷运动时当心疲劳性骨折
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特点及转归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关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的探讨
骨膜外克氏针固定并切开修复Ⅰ区伸肌腱断裂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