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尿八联检验联合细菌定量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2018-06-14贾昭华
贾昭华
(河南省新乡市妇幼保健院设备科 新乡453004)
近年来,随着导尿管术在术后的广泛应用,尿路感染的发病率不断攀升[1]。尿路感染又称为泌尿系统感染,是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所致的炎症反应,易伴有脓尿与菌尿[2]。抗生素是治疗尿路感染的主要方法,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抗生素耐药性也日渐突显,不仅整体收效不佳,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3]。因此,采取有效的诊断方案尽早确诊尿路感染,合理选择抗生菌治疗是保证疾病康复的关键。早期尿路感染患者无明显的症状表现,故实验室结果仍是诊断尿路感染的重要手段。目前,尿八联与细菌定量检测均是尿路感染的主要检验方法,可在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条件下诊断疾病。但多项研究发现,单一检测方法对尿路感染的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均不够理想[4~5]。为进一步完善尿路感染的诊疗方案,本研究对200例疑似尿路感染者应用尿八联检验联合细菌定量检测进行诊断,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亚硝酸盐与隐血。(2)尿液细菌定性培养:对采集到的尿液标本进行培养,具体操作严格遵循《全国临床检验操作流程》[6]实施。用1 μl定量接种环取1环尿液,分别接种血平板与麦康凯平板,置于35℃的温箱内25 min,计数菌落。革兰阳性球菌>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105cfu/ml,即可诊断为阳性。(3)细菌定量检测:将尿液标本均匀涂抹于血液琼脂平板上,接种细菌,使用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标本细菌数,若细菌数>10/HP(相当于尿培养中细菌数>105CFU/ml)表示存在外界细菌感染。
1.3 观察指标 (1)记录患者尿液细菌定性培养结果,比较本组患者单一尿八联检验与尿八联联合细菌定量检测的阳性率。(2)评价本组患者单一尿八联检验与尿八联联合细菌定量检测的效能,包括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尿路感染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0例,女120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6.8±5.6)岁。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验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尿液细菌定性培养、尿液八联检验与细菌定量检测。常规清洁患者外阴部,采集晨尿中段10 ml,置于一次性无菌器皿中,并于4℃冰箱内存储,及时送去检查(取尿后2 h内必须完成检查),尽量避免检查过程中受到污染。(1)尿液八联检验:采用尿沉渣分仪设备(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型号URIT-100PLUS)进行检验,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尿八联检测指标包括葡萄糖、pH、尿蛋白、胆红素、酮体、尿胆原、
2 结果
2.1 单一尿八联检验与尿八联联合细菌定量检测的阳性率比较 尿八联联合定量尿培养检验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一尿八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单一尿八联检验与尿八联联合细菌定量检测的阳性率比较
2.2 单一尿八联检验与尿八联联合细菌定量检测的诊断效能比较 尿八联联合细菌定量检测阴性预测值和灵敏度均高于单一尿八联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见表3。
表2 单一尿八联检验与尿八联联合细菌定量检测的诊断效能比较(例)
表3 单一尿八联检验与尿八联联合定量尿培养检验的诊断效能比较(%)
3 讨论
尿路感染属于泌尿系统常见病之一,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约为9∶1,这主要与女性特殊的生理解剖结构有关,其尿道宽而短,加之阴道口与尿道口距离较近,所以易发生尿路感染[7]。研究发现[8],95%以上的尿路感染是由单一细菌所致,其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杆菌,分型高达140种,致尿感型大肠埃希杆菌与患者粪便中分离出来的大肠埃希杆菌是同一种菌型,多见于无症状菌尿或无并发症尿感;其次包括产气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杆菌、粪链球菌等感染菌。急性尿路感染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尿痛、尿频、尿急、肾区疼痛、高热、畏寒等,慢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典型特征,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尿路感染急性发病后,多数患者因缺乏相关知识,延误诊疗最佳时机,发展为慢性感染,甚至损伤肾功能,严重影响患者泌尿系统健康以及生活质量。
实验室检查是目前诊断尿路感染的主要方式,主要依靠尿液的细菌学检查,但常规尿液细菌培养周期较长(通常细菌培养2~3 d后才能得出结果),操作复杂、检验时间较长,且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可能延误对患者病情的诊断,无法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参考。尿八联因其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优势,成为肾脏疾病的首选诊断方法[9]。但尿八联需借助临床医师的经验和显微镜观察确认病情,误诊率较高[10]。定量尿培养亦是诊断尿路感染的常用手段,但其操作复杂、检验时间较长(通常细菌培养2~3 d后才能得出结果),且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标本保存时间长、标本质量低等,假阳性率较高,无法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参考。
近年来,随着临床对尿路感染诊断研究的不断深入,部分学者发现尿八联与细菌定量检测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尿路感染的诊断阳性率[11]。有研究显示,尿八联联合细菌定量检测诊断有尿路感染的阳性诊断率高达68%[12]。本研究结果显示,尿八联联合细菌定量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一尿八联(P<0.05);尿八联联合细菌定量检测阴性预测值及灵敏度均高于单一尿八联检验(P<0.05)。说明尿八联与细菌定量检测联合诊断尿路感染,可有效提高诊断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灵敏度。综上所述,尿路感染患者应用尿八联联合细菌定量检测,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1]熊章华,陈益国,陈会,等.73例尿培养菌落计数不达标标本的临床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4(8):59-61
[2]胡琼丹,汪澄.间歇性导尿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及降低尿路感染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7,21(12):2314-2317[3]王兴华.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7,34(5):502-503
[4]赖异彩,熊锋.34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其抗感染治疗的疗效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7,14(6):1123-1125
[5]赵旭,赵璐,严向明,等.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与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关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8):4154-415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88-89
[7]罗玉梅,杨兴萍,李朝金.尿液细菌计数联合涂片在快速诊断尿路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6,33(1):110-111
[8]梁美春,沈水娟.门诊与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2):1943-1944
[9]汪海源,洪涛,臧彬,等.危重症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谱和时间分布特点[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5,36(5):380-383
[10]李静芳,文丽,周友全,等.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查与尿培养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7):2538-2540
[11]汪丽萍,臧家红,程昇.尿沉渣与干化学联合检测在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性科学,2015,24(2):27-29
[12]曾仲麟,林雅媛,李健茹,等.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在尿路感染诊断的评价[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7,35(3):4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