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介入时机预防性全脑照射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影响
2018-06-14黄壬峰彭少华李有强梁武赵娜
黄壬峰,彭少华,李有强,梁武,赵娜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海南 海口 570311)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imited-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 LSCLC)恶性程度较高,临床疗效欠佳,且肿瘤复发与转移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脑转移,3年内发生率为30%~50%[1-2]。胸部放疗、全身化疗及预防性全脑照射(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 PCI)是治疗LSCLC患者的主要手段[3-4]。其中,全身化疗通常采用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治疗5~6个周期,目前临床对PCI介入最佳时机尚未形成确切标准[5]。本文分析PCI不同介入时机对LSCLC患者交替放化疗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后脑转移率和生存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LSCLC患者90例。按照PCI介入时机不同,将其分为短周期组(51例),长周期组(39例)。短周期组男性32例,女性19例;年龄46~69岁,平均(58.96±6.35)岁。长周期组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49~71岁,平均(59.06±7.14)岁。两组均通过病理组织学证实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临床分期均为LSCLC。TNM分期为T1~T4、N0~N3。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两组入组前3天均给予依托泊苷100 mg/m2与顺铂25 mg/m2进行治疗,3周为1个化疗周期。2个化疗周期后进行胸部放疗:采用直线加速器5 MV X射线照射治疗,放疗靶区主要为化疗前纵隔肿大淋巴结与化疗后原发病灶部位。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 e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嘱咐患者仰卧位,应用CT以3 mm层厚行加强扫描,将扫描图像传入Eclipse治疗系统,根据CT扫描结果勾画肿瘤靶区,将肿瘤周围2~3 mm作为计划靶体积,3 Gy/次,1次/d,1周4、5次,总剂量为57 Gy。放疗完成后,短周期组再化疗(依托泊苷+顺铂)2个周期,剂量与之前相同,达到CR标准后,隔2、3周进行PCI治疗。而长周期组则化疗(依托泊苷+顺铂)4个周期,待疗效评估为CR后,隔2、3周进行PCI治疗。两组均通过3D-CRT进行双水平侧野照射操作,前界、上界与后界为骨皮质外缘0.5~1.0 cm,下界为平颅底线,进行常规分割处理,总剂量为36 Gy,3 Gy/次,1次/d,1周4、5次。
1.3 预后评估标准
1.3.1 总生存时间 患者自入组治疗起至末次随访或死亡的时间。
表1 两组临床基线资料比较
1.3.2 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 OS= 通过治疗后生存的病例数÷同组患者总数×100%。
1.3.3 局部无进展生存期(local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LPFS) 原发病灶自治疗结束到首次原发病灶复发、进展或死亡的时间。
1.3.4 局部无进展生存率(local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rate,LPFSR) LPFSR=通过治疗后无疾病进展的病例数÷同组患者总数×100%。
1.4 复查与随访处理
两组均进行定期复查处理,治疗后第1年内每隔3个月进行1次复查,第2、3年每隔6个月进行1次复查。此外,采用CT或MRI对患者脑转移情况进行检查。两组90例患者均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随访时间为27~50个月,平均(38.68±1.75)个月。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通过Kaplan-Meier法制作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情况
短周期组均如期完成治疗;而长周期组2例患者在化疗5个周期后发生Ⅲ度骨髓抑制情况,采取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后得到改善,故行PCI时间晚于同组其他患者。
2.2 两组治疗后脑转移发生率比较
短周期组3年内12例患者出现脑转移,其发生率为23.53%(12/51);而长周期组3年内8例患者出现脑转移,其发生率为20.51%(8/39)两组3年内脑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6,P=0.733)。
2.3 两组生存率比较
短周期组第1、2及3年OS分别为82.35%、39.22%和21.57%,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长周期组第1、2及3年OS分别为76.92%、43.59%和23.08%,中位生存时间为18个月。两组第1、2及3年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7、0.174和0.029,P=0.523、0.676和 0.865)。短周期组第1、2及 3年LPFSR分别为54.90%、19.61%和15.69%,长周期组分别为66.67%、23.08%和12.82%,且两组中位LPFS均为16个月。两组第1、2及3年LPF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3、0.159和0.146,P=0.344、0.689和0.702)。见图1、2。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短周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9%;长周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5%。放疗结束后两组均未见瘫痪、癫痫或精神异常等表现。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5,P=0.925)。见表2。
2.5 两组肿瘤复发和转移率比较
短周期组随访过程中发现肿瘤复发率为31.37%;长周期组肿瘤复发率为30.77%。两组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951)。短周期组随访过程中肿瘤转移发生率为33.33%;长周期组肿瘤转移发生率为35.90%。两组肿瘤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4,P=0.894)。见表3。
图1 两组总生存曲线
图2 两组局部无进展生存曲线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例
表3 两组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 例
3 讨论
SCLC来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中的kchitsky细胞,能合成不同异位激素,其恶性程度较高,且肿瘤细胞生长速度较快。同时其倍增时间较短、分裂指数较高,能在初期发生远处大量转移,导致其自然生存时间<12个月[6-7]。此外,通过电子显微镜能发现其神经内分泌颗粒,手术切除效果欠佳,对放化疗较敏感,原发病灶容易复发,且发生远处转移的可能性较高,特别是脑转移[8-9]。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预防与控制LSCLC复发和转移发生率显得尤为重要。
LSCLC是全身性疾病之一,故全身化疗在治疗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化疗(依托泊苷+顺铂)是治疗LSCLC的重要方法[10],而胸部放疗逐渐应用于治疗LSCLC,其放射野、照射剂量及放疗时机等均得到进一步规范[11]。其中,胸部放疗的靶区以化疗后影像学检查的肿瘤与直径>1 cm转移淋巴结为主[12];PCI在提高LSCLC的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学者对选择PCI介入时机的看法尚不明确。
本研究结果表明,行早期或晚期PCI对LSCLC患者脑转移的影响较小,其转移率低于文献报道水平[13]:其一,可能是因血脑屏障的功能,导致脑组织中抗癌药物浓度较脑外组织降低,而延长化疗周期,并未对脑组织内肿瘤细胞造成较大影响。但对治疗前脑组织中已存在的肿瘤细胞,即使延长化疗周期后并不会出现肿瘤细胞倍增的情况,因其能被PCI所杀灭。其二,无论是早期行PCI,还是晚期行PCI,对LSCLC患者OS和LPFSR的影响均较小,但其远期疗效仍需今后进一步探讨。其三,早期或晚期行PCI后,LSCLC患者不良反应、肿瘤复发及转移发生率相当,表明其受PCI不同介入时机的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采取不同介入时机PCI对LSCLC患者行交替放化疗CR后脑转移率和生存率等影响较为接近,无较大差异。
[1]GENSHEIMER M F, LOO B W. Optimal radiation therapy for small cell lung cancer[J]. Curr Treat Options Oncol, 2017, 18(4):21.
[2]TAKAHASHI T, YAMANAKA T, SETO T, et al. 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 versus observation in patients with extensivedisease small-cell lung cancer: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openlabel, phase 3 trial[J]. Lancet Oncol, 2017, 18(5): 663-671.
[3]兰四友, 张德芬, 邓述恺, 等. 足叶乙甙联合奈达铂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 25(8): 51-54.
[4]TURGEON G A, SOUHAMI L, KOPEK N, et al. Thoracic irradiation in 3weeks for limited-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 is twice a day fractionation really needed[J]. Cancer Radiother, 2017,21(2): 89-98.
[5]KÄSMANN L, BOLM L, JANSSEN S, et al. Prognostic factors and treatment of early-stage small-cell lung cancer[J]. Anticancer Res, 2017, 37(3): 1535-1537.
[6]沈捷, 王绿化, 张福泉, 等. 不同模式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3, 35(3): 343-347.
[7]陈珑. 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EP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 25(12): 45-48.
[8]ROENGVORAPHOJ O, EZE C, NIYAZI M, et al. Prognostic role of patient gender in limited-disease small-cell lung cancer treated with chemoradiotherapy[J]. Strahlenther Onkol, 2017, 193(2): 150-155.
[9]黄鲁众, 张晓晔, 管超. 45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术后预后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 2016, 24(13): 2063-2066.
[10]QU X M, MISHRA M V, BAUMAN G S, et al. Cost-effectiveness of 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 with hippocampal avoidance in limited 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J]. Radiother Oncol, 2017,122(3): 411-415.
[11]NICHOLLS L, KEIR G J, MURPHY M A, et al. 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 i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single institution experience[J]. Asia Pac J Clin Oncol, 2016, 12(4): 415-420.
[12]FAROOQI A S, HOLLIDAY E B, ALLEN P K, et al. 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 after definitive chemoradiotherapy for limited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 Do all patients benefit[J]. Radiother Oncol, 2017, 122(2): 30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