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壶大器,大象无形

2018-06-14Alla

神州民俗 2018年1期
关键词:壶嘴壶把泥料

□Alla

巫山沧海,“浪子”回头

命运,对于谢华来说,或许也是开始于一场“恶作剧”:“俊合”号创立于清朝咸丰年间,设号制壶,代代相传,解放后传统手工艺渐趋式微,谢华父亲无以继承祖业,成为了国营单位一名普通工人。母亲早逝,兄弟姊妹5人,作为幼子的谢华初中毕业,适逢文革结束,为了补贴家用,便又重操祖业。所谓“老天爷赏饭吃”——他手指修长、聪明好学,又生于长于“瓷都”潮州,但他仍是一位勤力刻苦的学徒:他向同行的老师傅请教、偷师,阅读大量制壶和壶艺欣赏的典籍,收藏过百多把老壶潜心钻研,四处拜访古董商人及艺术名家,82年还进入了广东省陶瓷学校陶瓷装饰专业接受系统艺术理论培训......最初的两三年,起早贪黑,“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一边摸索,一边担任销售”,时光荏苒,从8毛钱卖出第一批壶,到广受泰国、新加坡、台湾客人的亲睐,谢华终于以“俊合”号第五代传人的姿态在行业内站稳了脚跟。

95年,利用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在潮汕基因强大的商埠血统与周遭“一切向钱看”的如火如荼热潮的综合作用下,谢华未能免俗,创办了莲云红陶制作厂,运用他的专业技能和市场积累,工业化生产陶制品,行销至世界各地。经常去欧洲、美国等地考察,每到一处便去参观艺术博物馆,“走的地方多了,见识多了,视野宽了,格局大了,开始思考对生存真正有长久意义的东西”,曾经眷顾于他的缪斯女神似乎又传来了新的呼唤“赚钱多了又如何?不如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曾经十多年每日手抚厮磨,对做壶特别有感情”,他也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呼唤。

2002年,恢复一介手工艺者的身份,谢华重新回归潮州手拉壶。当然,这一次,不再会为了纯粹‘混口饭吃’,他更是带着一个宏大的自问和一份缱绻的情怀——“如何将这个产业做得更好、更大、更久?”

大音希声,大繁至简

从艺三十多载,谢华说自己真正称得上“满意”的作品,其实只有屈指可数的三把——2008年的贵妃壶、2014年的提梁壶和2016年的梨形壶。“就做壶而言,不是为了做壶而做壶,要做到好用、好看已是不易,但要真正把一把壶的精、气、神都做出来,那岂是一个‘难’字了得?”谢华感慨:“对很多人来说,一把所谓‘漂亮’的壶往往花俏、抢眼、有较多的装饰,甚至有一些谄媚的讨好;但对我来说,‘漂亮’,就是大道至简。”

苹果壶

儒风壶

玉壶春

贵妃壶

腾飞壶

2008年,基于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他想以唐朝壶器为原型,以杨贵妃为灵感,“大胆”创作一件作品——壶嘴、壶身、壶把、壶顶做了夸大处理,加强拉胚表面张力,造型线条更圆润,内体更凸出。茶聚,完全外行的好友太太一看就脱口而出:“这把壶长得真像杨贵妃。”从此,壶型分类里又多了一款“贵妃壶”。每每说起这段轶事,谢华总是喜笑颜开:“当一把壶的精、气、神能通过自己的用心、设计、制作得以百分百实现的时候,那么它的美是无论行家里手,还是百姓素人都能感受得到的。”

“做壶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技术一般,经验粗浅;第二阶段:日臻完善,追求完美,往往对复杂、抢眼、炫技的东西充满热情,有所偏执;第三阶段,回归简单、古朴,壶器与书画同源,同样可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谢华悠悠然侃侃而谈:“所以说,做壶就像是人生,经历和阅历多了,你才慢慢领悟到还是简单一点好,而简单却一点也不简单。”

“我的终极目标是制作‘美’的作品,它兼具实用与美感,自己感到满足,同时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也觉得既顺手,又带来情感上的愉悦,”每一件完成都必试茶,对每一个细节,他都锱铢必较——拿起来舒不舒服,稳不稳,摸起来顺不顺,哪里会不会碰切,出水漂不漂亮......“潮州手拉壶是为功夫茶而生的,历来最看重实用性,结合人体工程学则能更精益求精,”谢华说:“制壶师必须是耐得住寂寞的,必须是虚心好学的。”

海纳百川,以志明德

如今,谢华的壶一把难求,但世界上没有一条通往巅峰的道路不曾历经坎坷曲径。2003年至2004年期间,谢华花了半年的时间去宜兴拜师取经,寻访云南建水、广西钦州等制陶胜地,历经十多年,从泥料、造型到工艺不断改良革新,博众家之长而自成一派。

潮州手拉壶素以朱泥为原料,有句行话“十朱九皱,一朱难求”,即指朱泥原料的颗粒细腻含有机物多,干燥及烧成收缩率比较其它泥料均大,因此容易产生皱纹、变形、干裂等,得一优质成品“比登天还难”,也正因如此,烧得的茶壶胜在吸水率低,特别聚香,因此非常适合泡茶。

谢华曾对几百种泥料进行化验,不仅研制出“紫砂泥料贵族中的贵族”的朱泥,还将潮州手拉壶的泥料拓展到绿泥、紫泥、段泥和团泥;造型上也不再拘泥小巧玲珑、圆润简朴,而是将四方、六角等异形也兼容并蓄;烧壶后,还增加了一道抛光工艺,使成品更加细腻精致......“我所做的潮州手拉壶,其中传统的占比可能只有三四成,”谢华说:“对一门手工艺而言,保留传统固然重要,但它不应该是单一的,它应该允许多种形式的存在,是包容的,给创新以空间,它才能有长足的进步,有永续发展的可能。”

为了他所信仰的“永续”,他也打破了手工艺业内“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千古铁则——2010年,他自筹资金开办培训班,免费教授世界各地慕名而来者潮州手拉壶的技艺;常年与徒弟在熙来人往的潮州地标湘子桥上演示如何制作潮州手拉壶,不厌其烦地向好奇的路人讲解、普及;与高校合作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派遣徒弟任教,自己也不定期前往亲授指导......“让更多人了解潮州手拉壶,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挖掘到人才,让后辈们少走一点我当初走过的弯路,就是我至大的幸福,”谢华说。

现在,谢华唯一“抱怨”的就是做壶的时间少了,应酬多、活动多,一年毛胚也拉不到一百个,“做壶对专注力要求很高,做到心、眼、手高度统一才能做出完美作品,一个手艺人手上的生命基本到60岁就终止了,而我已经52岁了,所以每天争分夺秒争取工作3到5小时,只要两三天不干活,就会焦虑,”深谙时间不待的谢华谦和地笑着:“不过,我意识到目前我的工作,比起个人创作,更重要的是传播。无论从泥料、工艺还是使用,潮州手拉壶都不输他人,它有理由被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和喜爱。”

壶如其人,谢华说年轻的时候并不怎么理解,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会跟徒弟们说“只有好的品格才能制作出好壶”,而他,正用身体力行来传递着对这句话“由技入道”的独有领悟。去年新建的工作室,他取名“明德堂”。

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上海国际书展上,《遇见手拉壶》这本小红书的发布会让更多人认识手拉壶、认识谢华。谈及《遇见手拉壶》,谢华说:“手艺的传承需要文化的传播推广与市场消费的润养,如果手拉壶这门手艺没有走入生活,终究有一天会成为博物馆里永久的历史印记而已。这次薪传立体图书发起人陈镜顺先生对手拉壶产业做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作为80后的年轻人,他们用这个时代的语言与互联网工具,实现了传统手艺的传承。一本书一个小程序一家店,确保读者可以在阅读中买到货真价实的手拉壶。”

商业,是推动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的源动力,我们回首历史,意大利文艺复兴正是因为有美第奇家族与那个时代对于文化艺术品的热捧,对于艺术家与工匠精神的敬重,才开启了人类历史上一个文化的鼎盛时期。谢华感言:“我只是一个手艺人,而一门手艺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更多像薪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瑞丽》杂志这样的机构,更多像陈镜顺、王焰社长这样愿意为传统文化助力的人,需要社会的力量,才能薪火传相传。”

手拉壶制作过程

Tips:

Q:制作手拉壶有哪些步骤,其中哪一步最为重要?

A:与宜兴紫砂壶盘泥条的成型手法不同,潮州手拉壶采用古老的辘轳手拉方法,制作过程要经过近七十道工序,简而言之可归纳为:挑选矿土,提炼泥料,揉土,拉壶身、壶盖(成型时挤拉压捏按),修胚,安装壶嘴壶把,安装的时候壶嘴、壶盖中心点和壶把要成比例,安装后再把壶嘴和壶把的接口处理得自然完整,使壶嘴、壶身、壶把完美连成一体,最后放置于1080至1180度的高温炉内烧制。其中,制泥、拉胚、修胚都很重要,烧制最为关键。烧制成功的朱泥壶呈红色,光滑度高,手感细腻,保温较好,泡出来的茶水不失原味,能吸走杂味,壶用越久,色泽愈加光亮,手感愈加顺滑。

Q:对零基础而言,如何快速读懂紫砂朱泥壶?

A:1,观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审美,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造型就好;

2,听声:用壶盖敲一下壶身,如果声如铜钟一般清脆,说明烧制温度充足;如果声如柴石,说明烧制温度较低,会对泡茶质量和口感有影响。

猜你喜欢

壶嘴壶把泥料
浅析《腾飞提梁壶》的创作理念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老夫妇10年免费供开水
泥料对陶瓷艺术的影响
基于ANSYS变温场的真空练泥机泥料挤出质量的研究
浅谈紫砂壶的壶嘴和壶把
基于ANSYS变温场的真空练泥机泥料挤出质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