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
2018-06-13侯立波
侯立波
摘 要:新课程教学改革理念下的政治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只能作为一种为教师培养学生的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还是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自身认知社会的能力。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必须要不断创新教学策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8-00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8.041
在传统政治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单方面扩大了教师的主体作用,这就为分割教学关系埋下了隐患,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是规范学生言行,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重要渠道,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积极改革、大胆创新,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帮助学生自我定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初中生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正是人生觀、价值观、世界观、情感态度观快速形成的重要阶段。由于学生身心都在悄然间经历各种变化,所以他们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有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肯直面或不承认自己的缺点。为了帮助学生端正思想态度,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评价自我,让学生对自己准确定位,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清楚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在学习与生活中扬长避短,健康快乐地成长。例如,在教学“新自我新认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专题活动,鼓励学生敞开心扉说一说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剖析,并征求其他同学的意见,或者让小组内的其他成员点评自己,让学生对自己的性格品性形成更为深刻的认知。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如何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以及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等。通过这样的专题活动,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知自我,还能学习到其他学生身上的长处,便于学生针对自己的不足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这对于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个体组合成4—6人的小组,通过小组形式加强管理,避免出现遗忘的角落。例如,在教学“人生当自强”时,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扬起自信的风帆;二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三是走向自强之路。本课全篇都渗透着自强不息对人生的重要意义,这也是值得每一位学生学习的宝贵品质。为了促使学生深刻理解这一品质的重要意义,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通过问题引导,让小组成员自主探讨,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的看法和见解,以开拓学生思路,这样的活动不但可以拓展学生思维,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和消化所学知识,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让学生围绕教材中的疑点、难点进行讨论交流,可以在互助质疑中学习知识。例如,在讲解公民的肖像权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以下案例:某公司未经李某同意使用了她的相片,但后来通过协商经李某同意后,又把李某的相片刊登在杂志封面上,请问李某的肖像权是否受到了侵犯?学生展开了热烈讨论,有的认为没有,原因是李某同意了,有的认为有,因为刚开始并没有经过李某的同意,后来延伸成了各小组之间的讨论,这时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让学生理解其中的问题所在。此外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对各个小组情况进行掌控。有些学生容易开小差,不积极参与,教师要进行及时引导,让他们积极加入进来,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开展好案例教学法,努力强化教育成效
所谓案例教学法指的是教师以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思考,让学生在讨论学习中根据所学知识强化记忆和理解原有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个人意见,把注重知识转移到注重能力上,强化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生动多样化的实例能够促使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更愿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除了引入时政新闻开展实例教学外,更多的应以生活事件作为教学实例,如社会生活中的侵权行为、诚信事件等,以此来增强诚信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以生活事件引导学生从中得出结论,并对以后的生活产生启发。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向学生传达这些信息,还要注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和人生观。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和故事能够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能丰富他们自身的阅历。例如,教师可以引入奥运会上国家运动员获得金牌的图片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说出图片中运动健儿的名字,并思考他们能够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会回答是因为拥有了强烈的爱国情操才促使他们披荆斩棘、超越巅峰,为国争光。爱国主义情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崇高情感,是每个中华儿女必备的品格。这样,学生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奥运会。
总之,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初中生的成长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加强情感灌输,注入情感教育,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整合,强化对学生思想的指导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王郁.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J].新课程(中),2017(6).
[2] 刘德东.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13).
[3] 李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微探[J].新课程(中),2017(7).
[4] 肖文区.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创新的探讨[J].吉林教育,20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