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下的中国喜剧电影精神

2018-06-13史传真

戏剧之家 2018年7期
关键词:微时代

史传真

【摘 要】喜剧类电影在微时代的境遇中以诙谐幽默的语言模式、消解宏大的叙事模式,通过直击现实的晦涩潜藏之处,依凭现实主义、荒诞主义等艺术手法融构成自我的影音样态。在喜剧类电影此起彼伏的展映之中,内在精神性指向成为了经典影片的灵魂之处。其中所外化出狂欢精神的缺损与感官欢愉的鼎沸,以及后现代精神中的影音超越性成为了中国喜剧电影显性的精神性征象。

【关键词】微时代;中国喜剧电影;电影精神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7-0094-01

在微时代的境遇之下,观影主体寻求精神世界短息瞬时的高妙体验。当下欣赏主体处于内心焦灼烦躁,工作生活高频率、快节奏、强竞争的真实状态之中,本应完整化、规整化的时间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向。因而,任何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契合碎片化时间的事物均被创造开发,当下中国由此进入了“微时代”。快速到来的“微时代”清晰地呈现了其独有的文化景观:以简短细小、破碎分裂构成生活行动的空间占有形态,以迅捷发散、社区化或部落化复制传播作为个体情绪的时间存在方式。[1]微时代的特征同后现代主义存有内在的关联,正如特里·伊格尔顿所认为的,“它以一种无深度的、无中心的、无根据的、自我反思的、游戏的、模拟的、折衷主义的、多元主义的艺术反映这个时代性变化的某些方面,这种艺术模糊了‘高雅和‘大众文化之间,以及艺术和日常经验之间的界限。”[2]当投射于影音审美体验的喜剧类影片之中,审美主体正是在对宏大叙事的消解之中,在中心化的裂变之下得到了短瞬时空内的审美体验。而在这一体验之下,是对狂欢精神的虔诚顶礼。

狂欢精神的缺损与感官欢愉的鼎沸。电影艺术,尤其是喜剧类影片在初创之时已然内向性地构筑了狂欢的因子。它替代了以古代广场为代表的公共空间,以影剧院的空间样式积聚审美主体。同时,又以影片时间的层递割裂了传统的时间向度;它以一种自由与不羁,宣泄与激荡的力量呈现着自我的征象。当下的狂欢形式由全民广场走向较为狭小局促的影院之中,全民性的众生狂欢转向于个体间的审美体验。因而,群集性的广场断然消散,集群化的情感外化转向于私人间的双向交流与浅声低语。喜剧类影片的剧场效应也仅限于百余方的空间之内,在哈声大笑之后转向为窃语细声,意义的再生性再次被击碎而无以更新。在当代喜剧类电影中戏仿作为一种艺术的创造样式得以沉潜,取而代之的是无端的随性的拼贴与生造。个体间通过影片中生硬的恶搞视觉传达技巧,将凌空高蹈的艺术圣物陨落于众生之间,众生的喧哗走向半地下式的窃语。喜剧类影片中大多运用极具夸张性的地域方言呈显南腔北调的奇异,以奇装异服呈示人物的个性之处,以非逻辑理性的思维充斥人物角色世界的无序与迷惘,各种滑稽、难解充斥荧屏,感官的欢愉替代了真正的狂欢。因而,当下的喜剧类影片已然消散了巴赫金所言的“狂欢”,转向于视听的内在刺激,从而缺失了精神的凌空狂欢。

后现代精神中的影音超越性。现代精神所仰仗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机械式的内在互通,但是当下机械自然观从凌空高蹈的神位陨落至人间,从而不再具有话语的霸语权。后现代走进了人类的视野,“后现代精神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解的本质在于:个人作为实体主要是社会的产物,因而只具有有限的自主性;社会不是由不同的独立的个人实体堆积而成的简单的集合体,而是有着内在相互联系、制约关系的,为某种目的而自愿结合到一起的独立的个人的有机聚合体。在这里,内在关系是第一位的,个人实体则只能是第二位的。”[3]这一超越性延伸关联至影音创构之中,它以发声为笑宣泄无法外示的潜在情感,主体间逾越了无形的社会等级差异。喜剧电影以诙谐、讽刺的技巧直面人性的阴恶、幽微,以此暗讽现实社会中的黑暗之处,予人警醒与鞭笞之感。它总是以平民阶层、普通大众、底层人士作为人物塑造的根源,以此表现出他们的绝命反抗或唯诺屈膝的姿态。他们或深或潜地深知梦想的遥不可及,但是坚守梦想的力量,以此维系着人生的无限希冀,超越着无法在短期内实现的人生梦想。欣赏主体亦受到喜剧影音的感染,将电影画面中的人物叙事同自我加以内在地关涉,以此形成“移情”的审美效应。欣赏主体同电影人物似有内在的相似经历或心理历程,以此在影视的艺术体验中暂时消解了现实社会中的焦灼与无望,在幽默滑稽的影音元素中获得了替代性的心理满足。

概言之,在微时代中,个体大多处于焦灼不安的心境,在时间碎片化下无力躬耕于艺术的园地,唯有在时空间隙寻觅相对较为集中的时间,以此择取共契于个体情感诉求的影片类型。喜剧类电影正以超越性精神施与观影者在短时内释缓生存压力的良剂,以此在短时内获得情感的满足与现实世界的暂时疏离。它更替了本有的大众广场集会式的狂欢之态,从而转向于少数个体间的欣赏空间。同时,在自我本有的幽默诙谐的影音传达中让个体在瞬时间得以超越,完成自我精神情感的替代性满足,最终呈现出自我的精神征象。

参考文献:

[1]王德勝.“微时代”美学[J].社会科学辑刊,2014,(05):162.

[2][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M].钦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前言.

[3]李东.精神超越:走向后现代之路——读《后现代精神》[J].国外社会科学,1997,(03):84.

猜你喜欢

微时代
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微美学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革新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