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声歌曲《一杯美酒》演唱风格
2018-06-13张鑫淼
张鑫淼
【摘 要】本文对《一杯美酒》进行演唱风格的分析,通过对演唱中音乐表现力的展示,突出这首美声作品丰富的艺术内涵和魅力。
【关键词】《一杯美酒》;演唱风格;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7-0064-01
《一杯美酒》作为一首经典的美声音乐作品,历来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它之所以受到如此多的关注,与它自身的音乐结构内容有很大关系,这首作品演唱难度很大,但是又充满艺术魅力。
一、《一杯美酒》创作概述
《一杯美酒》是由艾克拜尔作词,戴宏威编曲的新疆维吾尔族现代音乐作品,题目十分日常简单,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一杯酒,但是却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这首作品仍然是维吾尔族一贯的切分节奏,听来很带感,很有律动性。总的来看,这首作品是讲述男女之间的一种单纯的情感和热情,歌词也十分直白,让人直抒胸臆。
众所周知,维吾尔族很重视爱情,许多音乐作品和舞蹈作品都体现出了爱情的分量,这首歌曲也不例外,但是它相比《送我一朵玫瑰花》更加热烈饱满,富有代表性,值得研究。这首作品结构很精致,篇幅不长不短,旋律动人,节奏切分律动,情绪极度饱满,属于新疆地区音乐风貌的集中代表佳作。
二、情感与声音
我们知道维吾尔民族十分注重国家、家族与个人的关系,尤其对人与人之间有浓厚的情感。其中爱情的影响对于传统的维吾尔人民而言,极具重要性。由于长期受爱情观念影响,维吾尔人无论在劳动、生活当中,还是在艺术创作当中,处处涵盖这种文化色彩。这首音乐作品《一杯美酒》不仅主题形象鲜明而且歌唱性非常强,它也是比较早的将五声音阶曲调与现代和声创作融为一体的作品。它的演唱方式说白了是流行的演唱方式,主要难点就在于把握情感,用一种沉稳、大气、饱满、连贯的方式演唱下来,不论是节奏还是调性都极为鲜明,展示了极高的艺术魅力,只要把握了这些元素,就可以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連续的高音更加强烈震撼地表达对恋人的爱,仿佛歌者在向世界大声呐喊出对“恋人”的深切爱慕。此句要调整好气息后再进行演唱,结束时长拍子的高音才能稳定,先断声音再断气息,演唱时,应当注意句与句的强弱对应关系,需更加细致地处理强弱起伏,注意两个句子之间的衔接部分,做到声断气不断,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到了副歌部分,旋律更加跌宕起伏,音高也逐渐升高,仿佛是歌者尽情向听者抒发自己对恋人的无限热爱。《一杯美酒》作为一首歌颂爱情、赞美爱情的民族歌曲,最应注重的除了演唱的相关技巧外,还有一个“情”字,即感情的叠加,注意逐渐深入与层次感。只有真挚地将自己的感情唱进歌曲中,才能更好地诠释整首歌曲。
三、力度与旋律
在声乐作品的表演中,演唱的力度强与弱,都和音乐作品表现的情感密切相关的。因此,演唱者在处理作品时,应该遵循所表现作品的力度掌握,做到恰如其分地运用声音力度,来完美地诠释每一首音乐作品。
美声唱法注重混合共鸣,也就是加强整体唱歌的感觉,使用的是全共鸣,是混合声区、真假声音等共鸣同时产生,以使整个声区将共鸣发挥到最佳效果。如意大利美声唱法是使用人的共鸣腔体,将人的胸腔、咽喉、口腔、鼻腔和头腔等腔体有效结合,并以最小的基音和气息获得最大的共鸣效果,因此,美声唱法在不使用扩音器的状况之下将音量达到最大。
演唱者演唱时应当力度逐渐加强,但不可过分,只有演唱者设身处地地将自身的感情与歌曲相融合,才能更有感情地演唱。一定要首先熟悉温习它的背景,让自己处在那个背景之下,融入进去,自己首先感染自己,然后才可以把这种情绪释放出去,感染别人。具体方法是演唱者可以在台下朗读歌词,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将每一句歌词烂熟于心,通过哼鸣的方式来对旋律进行温习,要注意好呼吸的节奏,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嘴型适中,不能过于修饰。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音乐作品《一杯美酒》和其他的传统抒情音乐作品不同,它并不是那种煽情戏,它抓住了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恋人的无私。这种无私精神内容被放大后,就成为了一种真挚的无私情感,反映了少数民族的特有品质。这首作品的节奏始终保持在了每分钟80拍的速度左右,尤其要注意千万不能按照规律的节奏进行演唱,要加入一点布鲁斯的摇摆节奏,稍微错开一点时值拍子,这样听起来更加有真实感和律动性,但是也不能过分松散,否则就会影响整体的感觉。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一杯美酒》这首作品和传统的爱情歌曲意义具有激情澎湃、热烈的演唱风格。其中作品的内涵及审美特征需要我们表演者在舞台表演中慢慢地理解与体会,在此基础上结合科学的歌唱技巧,真挚、骄傲地表达对爱情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声情并茂地完成对作品的诠释与演绎。
参考文献:
[1]意何.音乐表演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及培养[J].中国音乐学,2008(01).
[2]郭建民.20世纪20-60年代的中国歌剧表演艺术[J].音乐研究,2002(01).
[3]杨易禾.意境--音乐表演艺术的审美范畴[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04).
[4]杨民康.音乐形态学分析、音乐学分析与民族音乐学分析——传统音乐研究的不同视角及其文化语境的比较[J].音乐艺术上海离校音乐人类学,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