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初开话阅读
2018-06-12朱士连
朱士连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想借用混沌学的方法,为语文的阅读教学提供一条路径。所谓混沌阅读,就是通过了解文中的初始条件,知晓基本情感,对文章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找寻出混沌内涵。在这个环节中必须安排足够的时间,然后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读好文章,这样后面的问题探究才有可能迎刃而解,水到渠成。
【关键词】混沌 阅读 初始条件
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过于追求明晰,也就是线性,逻辑性。文章讲究文从字顺,起承转合,伏脉千里。追求明晰,这本是人类认识、改造世界的必然要求。但明晰也是一把双刃剑,这盏明灯照不到的地方将更显黑暗。一旦在阅读中我们找不到这根线,可能就会离题万里,不知所言了。那么这时,非线性,即混沌,也许会给我们的阅读教学带来点帮助。
其实,早在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混沌学开创人之一E.N.洛伦兹在美国科学发展学会第139次會议上发表了题为《蝴蝶效应》的论文,提出一个貌似荒谬的论断:在巴西一只蝴蝶翅膀的拍打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产生一个龙卷风,并由此提出了天气的不可准确预报性。
这里的蝴蝶效应正是混沌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就像一枚被用力击中的台球,满盘皆是,混沌初开,但我们也一定知道它产生如此混沌的初始条件。在阅读中,我们一旦有了这种捕捉语言文字产生混沌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就是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福建师大文学院赖瑞云教授经过长期研究,结合语文阅读的特点,赖教授构建了“混沌阅读”这一理论体系,并以此著述有《混沌阅读》一书。 书中说:混沌不是混乱,是表面混乱而内部有序,是外在随意而内在有规,是局部不稳而整体稳定,是现象复杂而本质简单。而一定量单篇(单部)作品的元读,其秩序可对应称为非线性序、混沌序。并引赵松年《非线性科学》中的一段话说:“如果观察世界已经打开了一扇窗户,那是线性的窗户;混沌的出现打开了另一扇窗户,这是非线性的窗户,人们能够用两只眼睛观察世界了,呈现在眼前的是由简单性与复杂性、确定性与随机性交织一起的千变万化的自然景象。”
这里,不妨借用一则教育案例再作阐释:美国一教师为小学生上自然常识课,课题是“蚯蚓”。一上课,老师先说明要讲的内容后,就请同学们用纸片上讲台取蚯蚓。许多蚯蚓从纸片上滑落下来,学生们推桌挪椅弯腰抓蚯蚓,教室里顿时乱成一团,老师却一言不发,任其混乱。课后老师说,上了一节“蚯蚓”课,学生连蚯蚓也抓不住,那么这节课还有什么意义!同学们抓住了蚯蚓回到座位后,老师开始了第二个教学环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蚯蚓的外形等有什么特征,看谁能把它的特点最后补充完整。经过片刻的观察,学生们踊跃举手。一学生说他把蚯蚓放在嘴里尝了尝,有味感;另一学生用线把蚯蚓扎好后,吞进了喉咙......这样的课堂就像一枚被用力击中的台球,满盘皆是,混沌初开。
教学如此,阅读也一样。当然,对于非线性教学系统的初始条件敏感性,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凭经验把握它,但如果自觉地掌握了它的规律,就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更快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任弱水三千,吾只取一飘饮。”“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从钟嵘到王国维都认为,这些句子中形象的表层全是确定、鲜明的:水之柔弱,绵延不尽。但内涵却是丰富的、混沌的。从这些鲜活明丽、精美贴切的句子中,我们可玩赏品味出一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和一个不受赏识的潇洒卓逸之士的人生态度,余味无穷,令后人拍案叫绝。
以上句子中的“水”字,便是这些诗句产生如些众多混沌内涵的初始条件。它是文本借以表情达意的载体,是语文的细胞,其中会有一个字或一个词就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阅读中,读者“是非下功夫不可的”。
鲁迅在《药》中,描写了一个众人谈话的场面:夏瑜为社会而牺牲,茶客们说他“疯了”。这一“疯”字,就是全段文字产生混沌内涵的初始条件。句子中的表层意,为革命牺牲就是疯子。其混沌的内涵,便是说人疯子的老中青三代人思想的愚昧落后了,众生“愚昧的深度和广度”就因一个字的提携而跃然纸上。
《红楼梦》中关于金钏之死,有这样一处细节:
……宝玉上来,便拉着手,悄悄的笑道:“我和太太讨了你,咱们在一处吧?”金钏儿不答。宝玉又道:“等太太醒了,我就说。”金钏儿睁开眼,将宝玉一推,笑道:“你忙什么?‘金簪儿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句俗语难道也不明白?我告诉你个巧方儿:你往东小院儿里头拿环哥儿和彩云去。”宝玉笑道:“谁管他的事呢!咱们只说咱们的。”只见王夫人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子,指着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
那么,王夫人因何这么生气,狠心撵走服侍了自己十几年的丫头呢?
此处我们同样可以借用混沌的方法进行解读。它的初始条件就是这么一句俗语,“金簪儿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这句话表层是说,掉在井里头的金簪儿,怎么也跑不了。但作为一个身份低贱的丫环,当公子宝玉要讨她的时候,王夫人听到的只能是勾引之意:“我早晚是你的人,你急什么?”混沌的内涵便就此产生,公子讨要丫头,岂是你说了算的!还教唆宝玉去拿贾环跟彩云,这种做见不得人的事,岂是宝玉能干的,这不是带坏宝玉么,岂能容她?
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句子的含义,我们读者就要对这样的初始文字有敏感性。所以,阅读教学中的混沌法,永远离不开文本中的初始条件,若离开它将是无意义的牵强附会。读者正确把握了这个初始条件,就像我们观察到了那只蝴蝶扇动着的翅膀,即将到来的龙卷风我们也就有了起码的预判。
【参考文献】
[1]赖瑞云.《混沌阅读》福建师范大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2]余文森.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作者单位: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