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融入德育实践的重要性

2018-06-12孙立朋

当代家庭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重要意义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孙立朋

摘 要:小学阶段对于小学生青少年发展的时期,是孩子非常重要的性格和素质成长时期,小学老师担负着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成长中起着决定作用的重要老师。班主任则是小学教学中极其关键的特殊教师群体,除了日常要担负起孩子们的主科(语文或数学、英语)教学以外,还要对班级进行全面管理和学生德育培养负责。树立良好的德育素养是小学生整体教育的基础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是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班级管理探讨分析出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总结出德育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 德育 重要意义

一、小学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发挥德育教育活动的作用及意义

小学生刚刚走进学校进行集中教育的成长阶段,无论是心智和性格都处在萌芽时期,这个时期的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要比学生学习成绩更为重要,首先小学教师要身正为范教会学生如何学做高尚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才能坚定正确选择学习方法的目的和途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从人格标准行为上都是优秀的,品学兼优的。但是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性格特别不容易掌握和控制,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灵活掌握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优缺点,因地制宜地开展个性差别的单独辅导和管理,从而使班集体学生整体素质及德育表现达到优秀的水平。因此,管理好小学班集体是非常不容易的难题。小学生的成长教育阶段来说,德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人生正确观的启蒙作用。国内有很多学校都非常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究其是把德育教育工作变成日常工作融入到班集体管理中,在实践过程中总结效果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找到具体的解决办法,进而加强了班主任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实践教育对策及作用。依据小学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培养计划要求,采取因地制宜的培养计划开展小学生的教学目标实施。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活动中通过规范小学生行为习惯的“教”与“学”为目的进行整体教育目标的德育工作基础,针对班级里不同的学生特征制定出具体实施的德育计划,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小学生德育主题班会,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小学生的德育品质,大大增强了班集体的班风凝聚力与学习氛围。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做好小学班主任的引导作用,积极引导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综合教育性,从而对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出最大的贡献。

二、小学班主任融入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班级管理中,究其主要现状问题有:一是小学班主任德育培养班级管理目标不鲜明,使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没有得到学生精神层次的收获;二是小学班主任德育机制落后,而且要有实施的制度机制管理,小学班主任在开展活动时,及时端正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心理素质,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及崇高的理想和信仰;三是师生互动交流环节少。小学班主任在实践活动中启发学生教与学认同感和德育的教育目的。

三、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的有效措施

(1)科学合理的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

小学班主任必须优化创新德育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管理机制,因地制宜地兼顾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小学班主任要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从德育管理实践活动教育上,班主任还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进而提高自身的各方面技能,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核心人物,率先为范为学生做好师德榜样,通过安全、诚信、挫折感、情绪管理、意志等多方面主题德育实践活动,因地制宜地开展个性差别区别式分层德育疏导的德育培养目标工作。

(2)小学班主任具备德育创造能力

对于小学生的不同因素环境的影响,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良好的行为习惯。针对这种情况,小学班主任通过观察学生的不同差异,抓住学生最佳的德育时机,规范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小学班主任要全面、客观地分析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解决遇到的学习和生活的种种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实效性。

(3)优化创新小学生德育实践活动方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整体核心目标,通过耐心的德育工作疏导,将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到位。在日常工作、学习、实践活动中搭建良好的师生互动沟通,小学班主任应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色去分析、去解决德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科学有效地解决学生间产生的不同矛盾及心理问题,从而规范了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实践方法,优化创新德育实践活动方法,多采用互动类型的德育交流形式,要多了解、关心班级中每位学生,通过沟通理解帮助,充分发挥以学生自身学习为主体的作用,时刻尊重学生为基础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在信任和依赖班主任的同时,将德育思想融入到學生的脑海当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为学生今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班主任应遵循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原则,兼顾小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进而提高学生小学阶段整体学习和培养的教育目地,小学班主任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应该从基础开始抓起,多与学生沟通、多倾听学生的心声、多了解学生的烦恼、正确解决学生的困惑,从而使学生愿意接受小学班主任的建议,正确的指导和引领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

四、结语

新时期小学德育班级管理工作与学生素质工作已经融为一体,注重德育班级管理应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创新,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理念,小学班主任应把德育班级管理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使小学整体教育工作推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教育理念,进而提高学生的德育实效性。分析小学班主任在德育理念与德育实施过程中不断创新与挑战的国家教育改革发展需求,进而能够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会,薛克听.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6,18:57+40.

[2]薄杨毅.谈小学语文教师作为班主任的管理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0:26-28.

[3]黄颖娟.浅谈班主任德育工作.西部皮革.2017(10):162页.

猜你喜欢

重要意义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党员素养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