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角活动中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因素研究

2018-06-12欧燕

当代家庭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干预氛围家庭教育

欧燕

摘 要:幼儿分享品质的形成对其一生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幼儿园培养幼儿分享品质展开研究。在践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过程中,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开展了大量的区角活动。本文所呈现的是对区角活动中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因素的研究。

关键词:活动主题 干预 氛围 家庭教育

在幼儿园开展区角活动是贯彻和实施“指南”精神的有效方式。因此在研究幼儿分享品质的培养时,我们有必要对区角活动中影响幼儿分享品质形成的因素进行研究。在几年来的实践与研究中,笔者发现区角的活动主题和活动内容、教师在区角活动中的指导与干预行为、幼儿所在班级的分享氛围都会对幼儿的分享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一、活动主题影响幼儿分享行为

每个幼儿园都会设计很多活动区角,我们这里有角色/戏剧游戏区角、建构游戏区角、沙/水游戏区角、数学区角、自然/科学区角、精细操作活动区角、图书与阅读区角、音乐/律动区角、美术区角。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不同区角的活动主题和活动内容对幼儿的分享行为有不同的影响。

【案例1】画地球

幼1:“我要画地球。”

幼2:“海洋是这样画的,上面有很多浪花娃娃。”

幼1:“拿什么涂浪花好看呢?”

幼3:“就用蓝色吧。”(说完把蓝色画笔递给了幼1)

这个案例发生在笔者所在班级,是美术区“画地球”主题活动中发生的分享行为。这次美术区角的活动主题是“颜色大世界”,活动内容是要求孩子们在地球框图上涂色。笔者在活动开始前分发给幼儿相关的画纸和画笔,他们每个人都领到了不同的材料。活动中幼2向幼1分享了自己画地球的相关经验,幼3向幼1分享了画笔。从该案例我们发现,美术区角主要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绘画,并了解不同绘画材料的操作和使用方法,由于教师提供的材料有限,因此有利于分享行为的产生。

而对于图书与阅读区角,由于教师要求学生安静的阅读,因此限制了幼儿之间分享行为的发生,从而不利于幼儿分享品质的培养。

二、教师干预影响幼儿分享行为

区角活动是幼儿的自主游戏活动时间,幼儿自主幼儿并不等于教师无事可做。教师要时刻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对于幼儿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发生的意外情况,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干预。教师在区角活动中对幼儿分享行为的指导和干预有利于幼儿分享品质的形成。

【案例2】建高楼

幼1:“幼2,把那个长条的积木给我用一下。”

幼2:“我还要用呢,不能给你。”

幼1:“你有那么多呢?就给我一个,快点!”

幼3:“拿来吧!”(说完欲抢幼2面前的积木)

幼1:“不给,不给……”(幼1一边说着,一边用身子护住了积木)

师:“幼1,你看你的楼房都搭得那么高了,幼2和幼3才搭了几层。如果你能把积木分享给他们两个,你们就拥有了三座大楼,到时候你们就可以把在精細操作活动区角制作的三只小狗分别放在三座大楼里了,你看好不好?”

幼1:好!我现在就把剩下的都给他们。

通过该案例,我们发现在幼儿们自主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了有效指导和干预。从教师的指导中我们发现,这位教师是个有心人,她把精细操作活动区与建构区角的活动联系起来,激起了幼儿分享的愿望,从而使培养幼儿的分享品质真正实现了落地生根。

三、班级氛围影响幼儿分享行为

班级氛围是一种隐形的环境教育,因此我们一定要善于营造有利于幼儿分享行为发生的班级氛围,为培养他们的分享品质创造有利条件。

如在数学区角,笔者组织了一次“七巧板拼拼拼”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笔者采取平行游戏的方式,在幼儿们的附近和幼儿们进行同样的游戏。当孩子们不会拼时,他们会主动过来观看我是如何操作的,这时我会主动挪开身体,以利于分享我的操作过程。由于受到我的影响,当幼1去观察幼2是怎样拼七巧板的时,幼2也主动侧开身体,为幼1展示自己的操作过程,分享自己的操作经验。这是教师以身作则所营造的分享氛围。

在日常的保教活动中,笔者也特别注重分享氛围的营造,如有的幼儿因为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而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并获得了老师发给的小贴画,他会跟其他幼儿讲“我真棒,又得到了一朵小红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说明我很棒”。孩子们是通过互相模仿成逐渐成长起来的,听了这名幼儿的分享,其他幼儿也开始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得到了小贴画,并与其他小伙伴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在班级中形成分享氛围,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分享品质,还推动了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指南”中强调,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要以“游戏活动作为幼儿园基本活动”。区角活动用游戏特征创设环境,而且以自主游戏为主导,使幼儿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从而建构自己的经验世界。各幼儿园相继开展了大量的区角活动以推动幼儿的发展。因此,在研究幼儿的分享行为时,我们有必要对区角活动中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分享品质提供依据。本文所呈现的关于活动主题、教师干预、班级氛围对于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的阐述,是笔者在探索中的点滴收获,期待着能为大家进行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香华.境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状况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2]张玉亭.关于初中音乐有效教学途径的探究[J].艺术科技,2017,30(06):343.

猜你喜欢

干预氛围家庭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