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艺术的意象思维
2018-06-12杨文仁
□杨文仁
杨文仁 霜洁莲亦香 120×120cm 纸本设色 2012年
款识:秋满熟百果,霜洁莲亦香。壬辰年秋,赏荷归来于历下,文仁笔。
钤印:文仁之鉨(朱)
世间万物生长于大自然之中,大自然赐予万物生存的一切。人作为万物中唯一有思想意识的精英,天人和谐相处,一切顺乎自然。人们寄情于自然,大自然又赐人于福祉,这种“天人合一”的情思,是人们于长时间的感悟中寻求的唯物的、辩证的认知和寄托。《儒家》《道家》所谓的“入世”“出世”两种思想的内智,随即形成了中华民族哲学思想的根本。儒、道、释的思想相融相汇,长期以来逐渐充盈了民族的思想,从而构筑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体系,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根基,形成了意想思维模式的规律。
“意”是以人为本,按人的意愿、事物的规律,去认识世界,赋予万物以精神。而因个性的不同,便是形成多元因素的根本。所谓“文乃心生、诗乃言志、画乃抒情”,其中的心声、言志、抒情都离不开“达意”。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颺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其中之“心意”是统领的将军、是主宰者,明确地点出“心意”的重要位置。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不仅阐述了物与情的因果关系,而且说出了作者思想情感因物的变化而变化,又由于作者胸臆心境的不同,其意象思维方式随之大相径庭。同样写秋、写菊,李清照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句),黄巢有“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咏菊》),毛泽东有“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面对同样的时令,情感、心意的不同,其意象思维的反差竟有如此之大,岂不正是“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印证。
杨文仁 秋硕 140×270cm 纸本设色 2012年
款识:随心纵横淋漓笔,不求闻达唯率意。朝夕翰墨勤挥毫,扫却世间尘俗疾。壬辰年秋仲,见绿瓜满园,秋熟累累,晨兴得此,拜题自作诗一首,于环翠阁朝阳中。文仁画记。秋硕。文仁又题。
钤印:杨文仁(朱) 文仁之鉨(白)
中国画历来讲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并不讲求具象的死板的写生,更注重视觉的感受,多是以默写、观察的方式,从中体悟物象的精神内蕴,讲求“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苏东坡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其意是不仅要有熟练的笔墨技巧,更要注重作者学养、品德、情操的修炼。作画之前要先立意(即意在笔先),讲意境,营布设。对所要表现的物象,齐白石讲“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要求达到神似。黄宾虹说得更具体:“画有三:一、绝似物象者,此欺世盗名之画;二、绝不似物象者,往往托名写意,鱼目混珠,亦欺世盗名之画;三、惟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
郑所南画兰多为露根,曰“土为番人夺去”,以示因国亡而无土可栽之悲愤。徐渭才华横溢,狂傲不羁,但一生不得志,晚年穷困潦倒,而于诗书画三绝中,难有人赏识,便才有“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联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的题画诗,以宣泄其无奈与愤懑。明人皇室后裔朱耷,明亡后,愤然出家,将满腹仇怨寄情于画,致力于反清活动,绘《孔雀图》,两只孔雀形态奇丑,只画尾羽三根,暗合三眼花翎之最高附逆败类,踞于顽石之上,石之下端,圆滑不稳,似顷刻即倒,隐射满清统治之危危欲堕。其作鱼鸟之属,皆白眼向人,尝画孤鸟,鼓胸缩头,倦疲无力。幽一足鸟更有其寓,相传古有一足鸟,名“商羊”,商羊出,则国运不昌,祸患将至,喻之满清之将亡之意。其作山水图轴,多以荒山剩水、人烟渺无、枯枝败叶、树歪木斜,以喻清廷荒凉萧条即将倾覆之意。文乃心声,诗乃玄士,画乃抒情,朱耷所画其情其意最为肇现,皆可从中窥见意象造型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规迹。
中国绘画的透视学是以散点透视的方法(即平远、高远、深远)来进行创作的,这是集“天人合一”意象观察思维方法的一大创造。人们在观察名胜景观(或物象)时,总希望知其全貌,究其内质,于是采取边走边看的习惯,从观赏中了解它美丽动人的物象和参差错落变化的视觉美感。有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画家才有了了解景物精神内质的深入,“物我交融”才能“迁想妙得”。
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最好的例证。通过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揭示了北宋汴梁(开封)的繁荣景象,以各个阶层的人物的各种活动为中心,深刻地把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动态和人民生活状况展示出来。其构图手法正是像从飞机上望下来的鸟瞰法,这种鸟瞰式的散点透视给中国画家的处理提供了极为灵活的空间性。它既可以将几十里、几百里的所见在一个画面上表现,也可以将“千里江山”“万里长城”展示于一幅画中。亦可如电影的摇镜头、升降机,前后、上下、左右、内外,任其转动攫取所用,这是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所断然无法实现的。艺术讲比兴、讲联想,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达到理性的升华。自然科学讲功能,讲实用。两者之不同便是一种是通过情感的宣泄而达意,一种是无情感的以实际用途为标准。
中国书画艺术的意想思维的构图模式,给绘画艺术生出翅膀,任其驰骋翱翔,发挥艺术创作的最大主动性。
杨文仁 春日 98×54cm 纸本水墨 2010年
款识:古者识之具也。化者识其具而弗为也。具古以化,未见夫人也。尝憾其泥古不化者,是识拘之也。识拘于不似则不广,故君子借古以开今。又曰:﹃至人无法。﹄非无法也,乃为至法。凡事有经必有权,有法必有无,有法必有化。一知其经,即变其权;一知其法,即工于化。夫画,天下变动(通)之大法也,山川形势之精英也,古今造物之陶冶也,阴阳气度之流行也,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今人不明乎此,动则曰:某家皴点,可以立脚;非似某家山水,不能传久。某家清澹,可以立品。非似某家工巧,只足娱人。是我为某家役,非某家为我用也。纵逼似某家,亦食某家残羹耳。于我何有哉!或有谓余曰:﹃某家博我也,某家约我也。我将于何门户?于何阶级?于何比拟?于何效验?于何点染?于何鞟皴?于何形势?能使我即古而古即我?﹄如是者则知有古而不知有我者也。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纵有时触着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为某家也。天然授之也。我于古何师而不化之有?时在大雪题石涛《变化章》。文仁画。
钤印:杨(朱) 胶州杨氏(白) 文仁之鉨(白)
杨文仁 钟馗镇妖图 139×69cm 纸本设色 2012年
款识:钟馗镇妖图。半夜阴霾半夜骤雨,写钟馗进士以除驱心悸,于历下,文仁画。横眉如戟叱妖狐,顾九堂前好画图。路鬼揶揄行不得,愿公宝剑血模糊。吴昌硕先生题画钟馗诗。除
奸邪,正义秉,驱妖孽,寰宇清,而尽此之所能者,唯钟大进士也。龙年深秋夜雨中记于舜耕山下,文仁又题。
钤印:杨文仁书画(白) 胶州杨氏(白) 文仁之鉨(白)
杨文仁 江南春晓 68×50cm 纸本设色
款识:江南春晓。苏杭归来写此,文仁画。
钤印:文仁写生(白) 杨(朱)
杨文仁 夜山图 130×70cm 纸本设色 2012年
款识:夜山图。文仁画。
钤印:杨文仁(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