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牦牛生长发育的因素及对应措施

2018-06-11邓启红王苧梅杨鹏波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生长发育牦牛饲养管理

邓启红 王苧梅 杨鹏波

摘 要 牦牛,素有“高原之舟”的称号,在我国,牦牛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以及周边海拔3000m以上的较为寒冷的地区,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牦牛的数量已经占到了全世界牦牛总量的80%以上,同时,牦牛生长发育的状况直接决定着牦牛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以及藏区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将对影响牦牛生长发育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且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牦牛;生长发育;饲养管理

1 牦牛生长发育及繁殖的特点

牦牛在还没有成熟之前,其体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年的增加,1-3岁是牦牛的生长旺盛期,而一年年当中,气候温暖的季节是牦牛生长最快的时期,而当气候变得寒冷时,牦牛则会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况。品种不同,有的牦牛温顺,有的野性大,比如九龙牦牛野性很大,十分容易受到惊吓,还要攻击人,所以,牦牛的种类不同,其饲养方式、气候环境、生长条件也各不相同。通常情况下,牦牛在3岁左右具备配种的能力,在饲养管理好的情况下母牦牛基本上是3年两胎,如提前给犊牛断奶,加强母牛饲养管理还能达到一年一胎。

2 影响牦牛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

牦牛的生长环境、饲养管理方式、营养、繁殖性能,是影响其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

2.1 牦牛的生长环境因素

由于高原地区气候较为寒冷,而且自然生态环境也十分恶劣,加上饲养管理的方式比较落后,基层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都是牦牛生长发育状态较差,以及繁殖能力低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繁殖率下降、牦牛幼仔体格较小、体重较轻、生长速度迟缓、死亡率较高。

2.2 放牧方式的因素

高原牧民的放牧方式至今大多还是沿用较为落后的模式,例如:养殖规模不大、管理不够科学、牦牛的营养摄入不均衡、畜群的结构不合理、草料的缺乏等,再加上农牧民对草原生态保护的意识不强,重利用、轻保护,导致草场退化严重,牦牛长期处于饥饿状态,造成了牦牛生长发育迟缓,而且,周期较长、不科学的放牧方式使得草场超载,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3 牦牛的饲养管理方式因素

牦牛营养水平与其繁殖性能有着直接的关系,对受胎率也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如果在养殖过程中没有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式,而是选择较为粗放的方式,饲料补给不足,这样会造成牦牛营养不足,影响小牦牛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在母牦牛的哺乳期间,对其过度的挤奶,如不进行适量补饲,会使得牦牛幼仔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最终使牦牛幼仔的成活率及生长发育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2.4 牦牛的营养因素

高原地区的牦牛大多是自然放牧,饲料较为单一,因此显得不充足,如果只靠天然牧场来为牦牛提供生存所需要的营养,是远远不够的。牧民对于营养补给的知识也十分缺乏,他们大多都只会在草料枯萎,或者是草料缺乏的季节,为身体较弱的小牦牛进行饲料的补给。因此,营养不均衡最终导致牦牛的生长发育不良,身体素质较弱,抗病能力差,很难抵抗寒冷。

2.5 牦牛的繁殖性能因素

对牦牛群整体的健康状况没有仔细观察,对于牦牛的发情规律也没有进行全面的掌握,而且没有采用合适的选育措施,任由其自然交配,有时会错过配种最佳时期,导致生产能力低下。

3 改善牦牛生长发育的对应措施

3.1 对基层的牧民进行专业的饲养技术培训

基层牧民缺乏对于牦牛饲养及培育等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所以,技术部门应多组织一些牦牛养殖方面的专家,对牧民进行现代化养殖技术的专业培训。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牦牛疫病防治体系,这样便可以从根本上对牦牛的生长环境进行改善,并且还能够加强营养的摄入。同时,对牧民要传授专业的养殖技巧,让牧民可以根据牦牛身体的各项指标来制定针对性的营养补饲计划。对牦牛疾病的高发时期要做到充分的了解,提前做好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对于牦牛最佳的配种时间及年龄也要完全掌握。由于养殖牦牛的环境较为寒冷,所以,要适当的为牦牛建立牛舍,为其提供可以御寒的场所,把传统的放牧养殖模式,逐渐转变成为舍饲或者是半舍饲的养殖模式。

3.2 采用科学的放牧方式

放牧也要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根据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选择最为合适的放牧方式。例如:在春季和冬季,可以选择早归晚出的放牧方式,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牦牛的御寒能力,不但能够使牦牛的身体健康,还可以确保牦牛的体重不会减轻。在放牧的过程当中要尽量规划好放牧的草场,对草场的承载能力要考虑充分,这样才可以保持草畜平衡。同时,在饲养过程当中,对牦牛也要添加一些具有丰富蛋白质的饲料,以此来保证牦牛的营养均衡。

3.3 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方式

为了有效的降低牦牛养殖期间的患病率,牧民要定期对牛舍进行消毒,确保牛舍的清洁及干燥。同时,也要控制好牛舍的温度和湿度,及时做好牛舍防寒保暖工作。为了预防牦牛被感染上体外寄生虫病,要对牦牛做好日常的身体检查,随时观察牦牛群的情况,对于有异常表现的牦牛要及时进行隔离,并查出具体的原因,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而且要制定一套免疫程序,根据程序流程对牦牛进行免疫。

3.4 加强牦牛的繁殖性能

如果要想提高牦牛的繁殖性能,就要对牦牛群进行实时的观察,在引进健壮的公牦牛时,对于配种的比例要做到合理的掌握,科学的进行配种,还要选择优良的本种,提高牦牛的受胎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采用种间杂交的方法,来培育出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高、体格强壮、肉质好的优良品种,选育出适合当地环境气候的品种,进而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及生产力。

4 结语

在牦牛的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要不断学习科学的养殖技术,对于饲养管理方式也要不断进行完善,逐步打破传统养殖方式所带来的限制因素,改变牦牛的生产方式,这样才可以有效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并完全做好营养及御寒两大工作。同时,也要通过相应的措施提高牦牛的生长发育水平及繁殖性能,并选出优良的品种为牧民及当地的牦牛养殖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有效提高当地畜牧业的生产力。

参考文献:

[1]李丽.牦牛的养殖技术[J].当代畜牧, 2016(11).

[2]妥生智,保善科,华着.牦牛高效养殖关键技术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03).

[3]万玛加.冬季牧场牦牛的饲养管理要点[J].中國畜牧兽医文摘, 2016(07).

[4]乌英才其克.农村牧区动物防疫工作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 2017(05).

猜你喜欢

生长发育牦牛饲养管理
牦牛场的雪组诗
Yak of All Trades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